五一出游最令人破防的场景,不过是到了机场才发现,国际机票竟然没有包含免费托运的行李额度……


如果这样的事情是发生在廉价航空的身上,估计大家都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没有免费托运,不能升舱,不能累积里程,甚至到了饭点也没有餐食——这些都是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标准配置。


但不曾想,这些“抠门伎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传统航空公司所效仿。


今年起,在一些传统航司国际航班值机柜台前,时不时能看到一些游客翻箱倒柜地整理行李,场面蔚为壮观。


即使再无奈,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旅途泡汤,大多数游客只能纷纷在埋怨中,一边减轻托运行李的重量,一边硬着头皮掏钱——少则需要补上三五百元,多的话甚至要付出上千元,多出堪比一张机票的价格,只为让自己的行李也顺利登上飞机。


行李托运吃相难看,飞机餐却始终不给一口好饭


“你们公司什么时候变成了廉价航空?”


面对旅客的频繁质疑,地勤人员费尽口舌也解释不清。


社交媒体上,关于国内最大的几家传统航司航班竟然不带免费托运行李额的吐槽早已冒头。


当有网友晒出自己捡到的便宜国际机票,正暗自偷笑时,他们极有可能被评论区提醒“是不是无免费托运行李啊”,心情如过山车般跌落谷底。


不过与那些到了柜台前才发现问题的旅客相比,这样的遭遇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有乘坐国航的旅客就分享了自己在抵达机场后才被“背刺”的心酸历程:她年初在OTA平台上购买了由天津到曼谷的往返机票,计划在春节假期的时候与家人享受一趟东南亚的异域风情之旅。


一行人在出发的时候都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去程的行李也如常进行了托运,可是直到在回程准备值机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返程机票竟然不含免费托运行李额。她在机场当场石化,只能花费超过800元人民币额外购买行李额,另外含泪吞下一个“买票不长眼”的教训。


根据国航公告,部分国际以及地区航线的标准经济舱无免费托运行李额。


东航公告显示,涉及欧洲、韩国、东南亚、中国台湾等地区航线的基础经济舱已经不再包含免费托运行李额。


稍加调查可发现,在过去两三年中,有两家国有航空公司默默地推出了“品牌运价”,在出境航线最低档的基础经济舱当中,刨去了免费的托运行李额。


只是在疫情期间,由于大家的脚步大多停留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甚少有人会特别注意到这样的变化,而如今随着世界重新流动,行李“刺客”们才狡猾闪现,让那些本不就充裕的旅行预算雪上加霜。


不只是行李费用,为了降本增效,传统航司也算“想破了头”。


如果你发觉现在的飞机餐越来越“难吃”,请不要怀疑是自己的要求变高了,那是因为餐食的成本缩水已然成为明显趋势。


从我国三大航司的2023年财报数据来看,餐食成本费用以及占总营业成本的比例均在下降。

多家航空公司都在通过降低餐食标准、提供更多辅助收入业务来开源节流。


有媒体将过去一年各航司餐食总成本按照旅客人次均摊计算,结果显示国内主要航司在每人次20元上下浮动。


这样的成本数字,放在地面上,或许还能点到一顿不错的外卖。但在飞机上用餐,就像开盲盒一样,掀开温热的锡纸盖前,都猜不到听起来平平无奇的食材会以怎样的惊吓状态出现。在人类最高级的交通工具上吃最难吃的食物,已然成为了国内旅客出行的“传统习惯”。


所以你也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绿色飞行”,只保留饮品,而不选择在飞机上用餐。


旅游达人Tony就是这样的代表之一。他现在每一次出行之前,只要是预订一家航司的航班,都必定会提前在手机上选择放弃餐食,而换取一部分里程的进账。如果遇上饭点,他宁愿在路上打包到飞机上,或者在机场的小食店里提前用餐,都不会选择飞机上的餐食。


这样的行为,既避免了互相打扰,也无须被迫咽下难吃的食物,至少能在空中数小时的飞行旅途中保持内心的一片平静。


想破了头赚钱,航空公司的底线在哪里?


其实无论是行李收费还是餐食缩水,这些事情都并不属于国内航司的首创。


放眼全世界,英国航空、瑞士航空、汉莎航空、法荷航等知名航司都已经早早开了国际航班不包含免费托运行李的先河。


只不过,这些传统航司所谓的差异化服务,更像是在“巧立名目”收费来为难旅客。飞机票没便宜多少,飞机餐还越来越难吃,有些甚至连舱位和航段累积都没有,还随时可能要在行李和选座等项目上砍一刀。收费的类目越来越多,买一张机票就如同经历一场智商考试。


例如,亚洲航空的柜台行李超重费和登机口托运费就高得离谱,就像故意让乘客陷入窘况,好狠宰一笔。


而美国边疆航空则将托运行李限重设定得比一般航司都要低,如果旅客按照习惯收拾行李,那将会不可避免地遭遇上百美元的超重费。


欧洲规模最大和最知名的廉价航空公司瑞安航空,还曾在十多年前宣布要对飞机上的厕所进行收费,使用1次支付1欧元。不过幸好,由于技术和安全等各方面的限制,这样的一个提议直到目前依然只能停留在PPT上,不然乘客又将会失去在高空中“一泻千里”的自由。


经常需要出差的商务人士或许早已习惯了通过积累里程来兑换升舱机会或免费机票,这本是享受更高品质服务以及航司对旅客忠诚度的奖励。然而,在世界知名500强企业任职市场策划的Suzy,在最近的一次飞行中就惊讶地发现,自己长期选择乘坐的航空公司竟然悄无声息地调整了里程政策,不仅累积里程的比例出现大幅度缩水,同时,免费客票的兑换标准则被大幅度提高。她的常旅客身份,似乎一夜之间变得不再“尊贵”。


向廉航看齐,似乎成了全球航司的发展方向。


旅客在航空公司面前好像就是一只被宰的羔羊,每时每刻都在被换着花样榨取财富。为了一次更舒适的旅行体验,不得不支付更高昂的费用。


或许,还保留着厕所已经算是航空公司给大家留下的最后的温柔。


想要迈开脚步,出行成本却越来越高


春秋航空的原董事长王正华曾经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语:“只要政府批准,我就敢在飞机上卖站票。”


一定不要怀疑航空公司的想象能力,或许这样的事情,在未来真的会变为现实。正如多年前飞机经济舱的餐食还有多道菜可供选择,甚至酒水也有各种不同的种类不限量供应,而如今,就连简单选个座位都要施加多种限制条件,想坐前排或者窗边等位置,都只能够靠“钞能力”。


如果单纯是把服务拆分,给旅客带来真切实在的价格优惠,或许大家并不会有太大的情绪反弹。


可是骨感的现实是,决定机票价格中最大头的还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就像每逢春节、国庆等长假,三亚的机票总会冲破万元大关;如今临近五一,许多热门旅游目的地又开始机票大跳水,把所有提前高价购票的乘客当成了笑话……


买机票如同炒股,本就让人的心情七上八下,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要埋藏各种收费地雷,航司无非是算准了乘客“来都来了”的心理。


为了好不容易才拥有的一次愉快假期,为了不浪费已经花出去的钱,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再给一点”。


以为在飞机降落那刻,收费就到头了么?


越来越多的机场也加入“抢钱”的行列。如今在备受国人欢迎的东南亚旅游胜地,机场服务费、机场税、转机费等全新收费物种已经开始出现。吉隆坡国际机场就向转乘国内和国际航班的乘客,征收7~42先令不等的价格。


我们不能否认航空公司、机场所普遍面临的经营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保持盈利,它们确确实实需要寻找新的增收途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无视旅客的需求和感受。


购买机票的时候,重要的服务信息经常会被隐藏在细小的字体或者复杂的条款里,让普通消费者很难注意到。这种策略或许能够短期内提升公司的财务状况,长远来看,这种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的商业模式,无疑是在透支品牌信誉和顾客忠诚度。


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之下,航空旅行曾是探索世界的美好起点。只是当飞行被安排了条条框框,探索世界与旅行也变成了更为复杂的价值权衡。


此时只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买机票前一定要看清楚服务条款,因为临时购买的项目,它真的很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余泓陶,编辑:道喵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