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车”
4月18日这天,刚从美国回来的中国互联网企业360集团的创始人周鸿祎,在他的社交账号上发了一段短视频,说他将卖掉陪伴了他9年的品牌豪车迈巴赫600,而原因,是他想“体验新一代车的感觉”,也就是中国国产的新能源智能网联车。
他的这段视频就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圈子里成为了一个热点,因为很多车企都在向他推荐自家的主打车,包括但不限于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极氪、阿维塔以及小米等等,以至于周鸿祎调侃说自己就像“老鼠掉到了米缸里,不知道该吃哪一个了。”
新浪微博的CEO王高飞(@来去之间)则开玩笑地建议周鸿祎干脆都买了,然后每天坐一辆,说这样能更好地鼓励车企的竞争,造出更好的车来。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81岁的美国总统乔·拜登,也在谈论着换车。他想让美国人尽快完成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替换,因为这关系到他的碳减排政策的成败。但他得到的回应,却与中国那种百家争鸣的氛围,截然不同。
原来,尽管拜登也在支持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曾亲自试驾美国生产的新能源车,可习惯了开大排量车的美国人,对新能源车就是不感冒,销售的绝对大头一直是燃油车,占到美国汽车销售量的8成以上。即便拜登上个月专门出台了针对燃油车的一个相当严格的排放新规,想以此逼美国人换车,作用目前看来也很一般。
相较而言,根据中国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乘用车市场联席分会的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
而更令拜登头疼的是,在今年这个美国的大选年,他总统宝座的竞争对手——77岁的前总统特朗普,对新能源车是持完全否决的态度的。这位美国地产商宣称,如果美国朝着新能源车转型,会导致美国的汽车工人大量失业,拜登的做法会害死美国的汽车工业和工人。
“锈带”
虽然厌恶特朗普并且更支持拜登的美国主流媒体,都在驳斥特朗普那番新能源车会让汽车工人失业下岗的言论夸大其词。可特朗普的说法却并不是瞎咋呼,而是针对一群能决定美国今年总统选举结果的人,专门定制的。
什么人呢?原来,从多家美国媒体的分析来看,今年拜登和特朗普谁能赢下总统选举,关键要看几个 “摇摆州”支持谁。其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月9日的报道还特别提到,有不少选情分析人士认为,拜登能否在今年赢得连任,关键在他能否获得“锈带”的认可。
所谓“锈带”,是指曾经支撑美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但如今却“日薄西山”的老工业地区,比如闻名世界的“汽车城”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以及美国的“钢铁之都”匹兹堡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
所以,不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他们在那里竞选拉票时,都会把“振兴制造业”挂在嘴边。不同在于,拜登认为转型新能源才能给走向没落的“锈带”带来生机,而特朗普则认为,这种转变反而会祸害掉深受美国人欢迎、且支撑着“锈带”最后尊严的燃油车产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的说法在“锈带”显然是更受认可的。耿直哥前面曾提到,燃油车在美国汽车销量中绝对的大头,占比8成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拜登要强推新能源车,就势必会冲击燃油车目前的利益。而且新能源车目前在美国还处于“画大饼”阶段,价格比起燃油车缺乏吸引力,卖不动还贵,和中国的情况也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很多美国的老牌车企本身转型也不积极。
路透社今年2月15日的一篇报道就印证了这种尴尬局面的存在。而且这篇报道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美国传统车企业的核心利润,恰恰来自于拜登最想让美国人换掉的大排量的燃油车。比如中大型皮卡车和大型SUV占到了通用和福特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的销量,而电动车在这两家老牌车企中的销量,甚至连全部销量的5%都占不到,还有进一步放缓的趋势。
所以,虽然这些车企在面子上都很支持拜登的新能源车的计划,但他们并不想为了拜登画的那张大饼,现在就去饿肚子。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这个美国汽车工人的工会组织也表示,虽然工会愿意支持拜登,但他的新能源车计划,确实也存在让工人失业的风险,不能太急了。而在更为基层的美国汽车工人那里,他们在乎的就更加是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了。
“中国鬼故事”
而且,特朗普为了进一步打击拜登对新能源车的推广,还祭出了历代美国政客用来忽悠美国产业工人时屡试不爽的那套“外国/中国威胁论”,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虽然因为美国的高关税等原因难以直接在美国销售,但会通过墨西哥绕道渗透进入美国,而拜登打压燃油车的操作,则会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冲垮美国的汽车工业的铺平道路。
他还承诺说,他如果赢得选举,就会给在墨西哥制造的中国车加征关税。
眼瞅着特朗普这些直击美国汽车工人焦虑点的咋呼和“中国鬼故事”开始深入人心,迫切需要把人心拉回来的拜登和他领导下美国政府,便编出了另一套“中国鬼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被描述成了一个在中国政府疯狂补贴下诞生的怪兽,准备用极为低廉且严重过剩的产能去冲击美国乃至全世界,只有拜登和他领导下的美国新能源产业才能阻挡中国,力保美国的工业和工作岗位。
于是,我们便看到,不论是今年4月初访华的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还是已经到来的布林肯,他们都把“中国产能过剩”写在了他们的议题表上,走到哪儿都想要在这个议题上喷中国两句,好让美国“锈带”的工人们看到“霸总”拜登对他们强烈的“保护欲”。
“他们太能打了”
虽然美国社会对中国普遍的无知,给了特朗普和拜登去编造“中国鬼故事”的想象空间和发酵空间,但在那些了解中国、尤其是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做过一番客观且细致的功课的美国专业人士那里,这些“中国鬼故事”就非常荒唐了。
比如美国彭博社记者的专栏作家大卫.费克林在今年3月25日的一篇文章中,就用直观清晰的数据,阐述了为何中国的新能源车乃至新能源产业,不是一个靠政府疯狂补贴给养出来的怪物。
他的核心观点是,如果中国蓬勃的新能源产业是被政府补贴给拔苗助长起来的,那么相关企业的财务数据上就会有明显可查的痕迹,比如经营性现金流和债务的情况。如果债务支付大于经营性现金流,说明企业的情况很不好,得靠外部力量去帮助。
但在对比了多家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数据,尤其是头部出口企业的数据后,费克林发现这些企业的债务支付是小于经营性现金流的,偿债能力充足,看起来并不想需要政府去补贴的样子。他还对比包括77家中国企业在内的145家全球新能源企业的情况,发现中国企业也并不存在过度杠杆化的情况。而如果企业的情况糟糕,需要靠政府补贴,那么杠杆加得会很多。
费克林还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政府当然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是有扶持政策的,但这些政策,比如土地、规则和税收上的优惠,和其他发达国家都在采用的产业扶持政策是一样的,谈不上“不公平”。再加上中国国内的新能源产业链本身很完整,所以才把价格做下来了。
他因此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繁荣,是一个成功的市场经济案例。
彭博社记者汤姆·汉考克在一篇4月2日分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报道中,也引用许多专家的分析指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企业太有效率了,而且是从科研论文、到技术、再到供应链和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的有效率,再加上中国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才做到了如今从质量和价格上都很有竞争力的局面。
汉考克在这篇报道中还从出口价格、产能利用率、出口占比、库存量等可以量化的数据方面,还原了被妖魔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情。价格方面,中国并没有低价倾销新能源汽车,去年出口的价格反而还涨了。产能利用率上,中国大型的、且有出口业务的新能源车企业,比如比亚迪这种,其产能利用率都在80%以上。产能利用率低的中国出口车企,反而是被燃油车拖累的。出口占比上,中国本土生产的轿车中只有很小比例的被用于出口了,远低于德国和日韩。销售与库存比方面,中国的新能源车企的情况也和美国的车企情况差不多。
汉考克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点,就是国外一些炒作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声音,往往会为了吸引眼球而把中国燃油车中哪些即将被淘汰的落后产能,也算在新能源车头上。
即便是在太阳能板和新能源汽车电池这些眼下看起来产能确实超过需求的领域,汉考克也指出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一方面未来的需求往往是容易被低估的,另一方面技术的升级也意味着新产能的出现和旧产能的淘汰。而中国这方面的市场机制也在发挥作用。但对其他国家的竞争者来说,这意味着中国留下的都是更能打的企业。
有分析人士还对他说,中国把价格做下来,是有助于推动世界朝新能源转型的。
“我们自找的”
当然,除了上述这两篇,国外还有不少用心介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文章,这些文章都不乏对中国这一产业的溢美之词,还会主动为中国澄清那些妖魔化。同时,也有一些美国或西方的学者,在被中国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盛况所冲击和震撼后,对美国眼下的困境,又有了更为深刻的担心。
比如,美国《大西洋月刊》一篇4月18日的文章就指出,其实美国的一些车企很清楚,如果他们想要和中国的车企竞争,就需要先掌握中国的新能源电池技术,去向中国的电池厂家学习与合作,争取把价格也做下来。可美国福特公司与宁德时代进行的这种尝试,却反而被一些美国政客扣上了“境外势力渗透美国”的大帽子,遭到了无端的阻拦。
而拜登为了保住自己的岌岌可危的选情,也迎合了这种看似是在保护美国的安全,但实际上却是在伤害美国车企自己前景的操作,出台了进一步给这种合作设置障碍的规定。
既要实现美国的碳减排、又要保持美国的汽车工业不受损,还要能与中国的车企竞争,《大西洋月刊》这篇文章吐槽说,这就是拜登当局目前在新能源车上陷入的困境。
但这个困境,难道不都是美国自找的吗?要知道4年前,中国的新能源车还也远远落后于燃油车的销量。但在中国苦练内功时候,美国在干什么呢?
有些研究中美贸易历史的外国学者也指出,美国如今指控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套路,与以往在服装或钢铁上指控中国的套路,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想以此掩盖美国自己的问题,把责任还给别人。
比如,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历史系学者伊丽莎白·英格尔森,在今年4月22日的一篇文章中,就回顾了美国历史上对中国做出的种种“产能过剩”的指控。但她认为,美国制造业的困境并不是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导致的,而是美国自己的政策导致的。
在上世纪50、60和70年代,是美国的企业和政府里的决策者主动把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的,先是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后来是中国。但在产业转移发生的同时,企业主虽然通过降低劳动成本赚取了大量利润,却并没有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和岗位给到受冲击的工人。
当美国人民享受着中国生产的更便宜更丰富的商品时,代价却是一些美国人的工作岗位,可这个本该是美国自己去反思的问题,如今却被政客们“因果倒置”了,变成了是中国的责任。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的一名经济学者在一篇4月9日谈及美国的工会指控中国摧毁了美国造船业的文章中也指出,美国造船业的没落不是什么中国政府补贴中国造船业害的,而是早就上世纪中国还没进入这一行当时就不行了,反而是美国政府一直在用政府补贴给造船业托底,因为美国的造船业效率低下,而且成本还高得离谱,远不如海外的便宜。即便没有中国,美国的造船业也没有吸引力。
最后,在耿直哥看来,美国对中国一次次的“产能过剩”的指控,其实是一场场明天和昨天的碰撞。
当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完成一个个发展目标,大步流星地迈向市场经济的美好未来时,美国却深陷在昨天自己挖的泥潭里不断地扑腾,显得自己好像很努力,却无法脱身。
如今,他们还把泥汤子扑腾到中国身上,然后反咬一口:这泥潭是中国给我们挖的。
这个场景,实在是可悲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