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深圳人第一次懵懂中接触到“世界”这个庞大的概念,应该都是在去世界之窗玩的时候。
“您给我一天,我还您一个世界。”入口处的广播循环播放着宣传语。
未待进门,埃菲尔铁塔的腰线就已经挺进视野。打印机“滋滋”作响,一张带着个人头像的门票被打印出来。
图源@往集央
走进大门,整个世界好像瞬间浓缩在这座公园里。罗马斗兽场、泰姬陵、大皇宫等奇观,随着一批批不同的面孔,在“喀嚓”声中被写出照片,在不同人的记忆中留下相近的片段。
如此往复,世界之窗建立(1994年)至今,已经过去整整30年了。
但相比过去的好评如潮,今天的世界之窗风评,逐渐变得两极分化。
图源@面团猪
一、去世界之窗会被开除深圳户籍吗
你可能听过在上海、武汉等地流传甚广的一类“地域笑话:“在上海,去东方明珠,是要被开除沪籍的/在武汉,去爬黄鹤楼,会被开除户籍。
不过深圳是座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人的身份认同感、排外心理不如上海武汉等地那么强,世界之窗有幸避免成为深圳人被开除户籍的元凶。但逢人提起自己刚去过世界之窗玩,依然容易引起对方的不解,第一反应往往是:带外地朋友去的?若答案为否,对方眉心又会皱上一重。
接待外地亲友,的确是相当一部分深圳人,还会重返世界之窗的理由。只不过,过去带亲友去世界之窗,一方面因为它名声在外,显得倍有面子,而且票价不便宜,可以稍稍秀下经济实力。为了少花一份门票钱,有人还会选择给亲友买完票后,自己翻墙进园区。
另外,深圳二线关的存在,使得外省人前来深圳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深圳关外居民也不例外。可以说,早年间来世界之窗看“世界”,多少有点“特权”。
如今再带亲友去世界之窗,则体现了此人的耐心:愿意为你花费一天时间在不想做的事情上。而亲友之所以选择世界之窗,则又是因为深圳多年都没有新建的主题公园,世界之窗依然“质不配位”地被列在深圳旅游推荐景点的行列里。
比起称其“过时、土气”的直接排斥,许多深圳人对于世界之窗的态度,更倾向于单纯的无视:“你对世界之窗有什么看法和感受?”“没看法,没感觉。”这比排斥更甚,毕竟排斥还意味着眼中有它的存在,而世界之窗作为公交枢纽的意义,在这些人心中早已远远盖过了景区的身份。
但即便如此,看似死去的回忆,也可能忽然复活展开攻击。世界之窗在心底留下的片段,也说不准会在某天会被忽然唤醒。也许是在整理老照片时的忽然停顿,又或许是亲自走出国门看世界,想起多年以前被家长带着去世界之窗看金字塔的那个下午。
世界之窗,确如其名,给暂时无法走出去看世界的人,打开了一扇初探世界的窗。
二、在世界之窗“看世界”
世界之窗,对于80、90后的深圳人而言,意义格外重要。
在建成后的十几年里,都一直被当做深圳的城市名片大力推广,以至于和深圳孩子的童年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春秋游的地点列表里永远有它的身影,盖满“各国签证的世界之窗护照”,让深圳孩子从小就在“出国”这方面遥遥领先。
在世界之窗,抽象的“外国”一词,有了具体的含义:美国、泰国、埃及、柬埔寨、荷兰······这些国家,也伴随着园内的微观建筑在孩子心中有了具体的形象:比萨斜塔、婆罗浮屠、凯旋门······
拥抱世界,可以说是那个时期整个社会最主流的价值观之一,不光表现在世界之窗的旅游热,还表现在日常用语、社会大事件等各个方面。
彼时,“全球化”、“地球村”已经成了街头巷尾的流行语,尤其后者,甚至出现在学生作业里,要求画出想象中的地球村模样。一种最通行的画面模板,是画自己和想象中的异国黑人白人小朋友牵着手,站在变得比皮球大不了多少的地球上。
蛇口的这幅墙画可见当年的流行风采
“信息高速公路”和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到成功,推波助澜,让世界的波浪,在孩子的心中越发澎湃。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奥运圣火在深圳传递时,世界之窗正是重要的一站。芬兰前奥委会主任在这传递圣火,契合了背后世界之窗四字所传达的用意。
很多欧美老一辈人会怀念上世纪60年代,反战的浪潮不分国界地席卷,让他们第一次看见了世界各地有如此多面孔相异、但精神相通的人。
80、90后则普遍怀念千禧岁月,政治和技术双重加持下,国界好像变得不那么明晰,世界似乎触手可及。
不同的两个时代和地区,都隐约透着“对外开放”、“世界大同”等宏大的愿景。世界之窗,是时代的产物。
对个体而言,宏大叙事是供个体日常生长的土壤,以世界之窗为代表的新事物,激发且满足人的基本欲望:好奇心。
都说迪士尼乐园是个梦幻王国,走进其中可以暂时忘却大人世界的烦恼。世界之窗,其实也早已做到了这点。
当初走进世界之窗的游客,无论老少,都表现出了整齐划一的行为:连连感慨异域(微缩)风光,开心地和景观合影。
“人在埃及,等下拐个弯去巴黎”是在世界之窗里才能经历的魔幻现实,也正因这样,世界之窗也许是“地球村”概念的一个具象化缩影,好奇被满足所带来的快乐,不分国界也不分年纪。
在世界之窗种下的好奇,往往会慢慢地成长、萌发,从环游世界之窗,到向往环游世界。
对于有能力、有欲望走出去的人而言,世界之窗是他们看世界的起点。
三、深圳就是一个巨大的世界之窗
如果说过去的游客,来世界之窗的首要目的是看世界,那现在的游人,来意变得更加多元。
虽然一部分深圳人不再到场,但不断有新面孔到来,还有一些老游客解锁了世界之窗的全新打开方式。
比如,一些深圳人转变了对它的看法,当它是一个游玩项目格外多的大公园,带孩子来发泄精力,或者避开人群找一处树林休息,年卡价格不贵,深圳户口的退休人士还可以免费入场。
有人为了重温回忆而来。世界之窗的各个角落,都能唤起当年父母带自己来玩的珍贵记忆,如今已经为人父母,再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重走童年之路的同时,也给孩子的未来埋下难忘的回忆。
世界之窗,还是深圳市区为数不多的几处可以看烟花的场所。留深过年,可以来这里感受年味。
另有一些年轻人会不定时前来,为的不是微缩景观和机动游乐项目,而是被园区举办的音乐节、万圣节节庆等活动所吸引。聚在世界之窗窗前的人群更多样,窗外的风景也更多元。
2020年到2022年,新冠防控一度切断了走出国门旅游的通道,世界之窗因祸得福地迎来一小波“文艺复兴”。2022年最后一晚,三万深圳人齐聚世界之窗倒计时跨年,释放积蓄已久的压力,宣布重新回到自由通行的世界。
“假装在国外”的拍照潮流也在这段时间格外流行,一直持续到现在。“世界”不只在世界之窗,还散落在深圳的各个角落,你一定听过这些熟悉的标签:“小镰仓”、“小罗马”、“深圳马尔代夫”、“深圳济州岛”······
深圳这座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世界之窗。
过去它是代表全国和外面世界交流的一扇窗,现在它早已深入融入世界,从几乎任何一扇窗向外望,都能看见世界在此浓缩凝结的模样。
窗的作用主要限于观看,门则意味着可以通行。今天的深圳,某种程度上又是一扇“世界之门”。
门和窗并不冲突抵触,两者兼得才显得立体,就像城市不是单面而已。世界之窗的意义,不再限于景点本身,解释权应该归全部深圳人所有。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30年也好130年也罢,只要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我们总会需要这样的或者那样的世界之窗。
内文图片由作者供图,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地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