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香港户籍人口为750.31万人。

2024年3月29日,香港入境处宣布有52.6万名市民出境,其中46万从陆路离开香港,也就是说来了深圳。



同日深圳口岸宣布的出入境游客人数为88.2万人次,香港至深圳方向的边检站全部爆满,人流量接近了口岸设计的极限值。



罗湖口岸


根据香港媒体报道,罗湖口岸已经被香港人塞爆,到处都是香港人,通关的排队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乌泱泱的人在排队,很多香港市民因排队时间过长被迫折返回家。



这些被堵在口岸的香港人,都是复活节假期来深圳游玩的。



但这还没完,香港方面预计入境深圳的客流高峰4月4日才会出现,出境高峰预计出现在4月6日。

也就是说在一天之内接近50万香港人涌入深圳游玩的同时,最大净入境人数高峰值可能超过百万,而玩一两天就回去的那种叠加起来更是无法计算,也许这次的假期半个香港的市民都跑深圳玩了一次。

香港人来深圳玩的风潮是从2023年开始的,然后规模急速扩大,从疫情期间的接近于零,扩大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到了2023年3月,香港每天入境深圳的市民人数就达到了10~20万人次左右,同期大陆户籍入境香港的人数只有3万左右。



之所以那么多香港人来深圳消费,是因为深圳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在性价比上已经全面超越了香港,让香港人认为大老远跑到深圳消费是很划算的一件事情,和一二十年前完全相反。

一二十年前的深圳虽然消费价格很低,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质量不行,哪怕再便宜都吸引不了香港消费者。

因为综合各方面的考虑下来,包括奢华和档次等因素,消费者认为香港那边的价格虽然贵,但总体性价比是要超过深圳的。

这不仅仅是香港自身的消费者这么认为,我们大陆的消费者也是这么认为的,一二十年前疯狂前往香港消费的是大陆人。

但如今深圳提供的消费体验已经在性价比上显著碾压了香港,所以深圳人不去香港消费了,而香港人疯狂来深圳消费,和当年反过来了。



来深圳各大商场疯狂消费的香港人,甚至已经有人开始统计深圳哪个商场的冷气足,然后给攻略。。。



为什么香港人要来深圳山姆超市扫货,一个商场里香港人超过了一半,难道香港的超市不好逛吗?

消费者已经用脚投票了,那肯定是香港人自己认为香港的超市不好逛啊,不然跑那么远来深圳商场干嘛。

曾经的香港是自由港,是免关税的,所以很多大陆人托人到香港代购,就因为香港的商品便宜,很多深圳人周末都跑到香港消费,采购商品。

但现在深圳超市里的商品,哪怕需要加入关税,总体性价比还是比香港超市要便宜,深圳人早就不去香港超市购物了,甚至连香港人都已经跑到深圳超市购物了。

也许香港商店在奢侈品化妆品这些关税特别重的领域还能凭借自由港的税收政策获取竞争优势,但在普通消费品的领域已经完全没法打了,如今的香港人啥都喜欢从深圳买,甚至都出现了反向代购,托人从深圳代购奶茶和外卖到香港。



根据深圳网友的反馈,皇庭盒马的阳山水蜜桃去年底上市时,天天被香港人买空,自己当时好多天没买到水蜜桃。

深圳人还总结出了辨认香港人的技巧,那些在商场里偷偷摸摸观察别人怎么用手机点单的,全是香港人。



曾经的香港胜在高楼大厦,胜在繁华都市,胜在自由港零关税。

如今深圳的高楼大厦远胜于香港,两岸哪里更繁华入夜之后简直一目了然,而绝大多数日用品大陆直接是原产地,自由港零关税的优势体现不出来。

所以香港消费者把深圳给挤爆了,每周日晚上的深圳地铁4号线简直成了香港地铁,放眼望去全是大包小箱拖家带口说粤语的香港人。

深圳壹城中心连小孩玩的游乐场都被挤满了,全是香港人。

根据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深圳市域级、区域级商场2023年前4个月日均客流量较去年分别增长68%、46.8%,远远超过大陆城市的平均值。



这凭空多出来的一半消费者,都是香港来的。

今年数据还没出来,但从口岸通关人数来推断,带来的消费量应该数倍于去年。

如此之多的消费者涌入深圳,导致深圳突然变得拥挤,各项生活物资供应也有点紧张,水蜜桃被香港人买空不是个例,而在多个商品中存在。

面对生活物资被香港涌来的消费者抢购,深圳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当年香港的奶粉被大陆消费者抢购,导致奶粉被买空,香港人做出的反应的是立法严惩。

2013年3月1日,香港政府宣布“限奶令”,所有离境人士携带的奶粉不得超过2罐,,违例者一经定罪,可被罚款五十万元及监禁两年。



去香港买奶粉,买多了会坐牢,大陆人当年对此印象深刻,而类似这种对大陆消费者歧视和排挤性的行为过去十年在香港比比皆是,所谓香港服务业发达、服务态度好这种事,大陆消费者是永远体会不到的。

香港不产奶粉,所有的奶粉都是进口,有人来买是多好的事情,反手下单采购就了,全世界的奶粉没有买空前,大陆消费者来买那不是送钱吗,这世界上哪有把财神爷对外赶的道理?

但香港当年就是这么做了。

十年后,风水轮流转,大陆城市彻底崛起了,从繁华程度到商品价格全部碾压了香港,大量香港人反过来对深圳商品大买特买,一些商品被买断了货。

所谓一报还一报,深圳要立法限制香港消费者吗?深圳的商户会明里暗里排挤香港消费者吗?

这怎么可能呢,头脑稍微正常一点的政府和商户都不可能这么干,而深圳的政府和商户很明显头脑是正常的。

深圳所有的商户对大买特买的香港消费者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歧视和排挤,反而笑脸相迎,恨不能所有香港人每周末都来自己店里大买特买。

哪怕你说要买一个亿的货,只要今天敢把定金付了,明后天深圳的商户就敢把一个亿的货拉到口岸请你签收。

到货时间只取决于距离和物流速度,规模无上限,服务态度绝对周到。

而深圳政府面对涌来的香港消费者,给设置了单独的服务中心,帮那些初次来深圳的香港人解决麻烦,方便这些人畅玩深圳。



香港总共才750万人,口岸全开一天能单向五十多万人怎么算都够了,结果如今一天之内香港市民就过来了50万,直接把口岸挤爆,这是当初设计的时候怎么都不可能预料到的客流量。

口岸被挤爆了是当年设计的问题,但这不是个大问题,深圳政府绝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长期出现,通关口岸的扩大化改造方案不是在几个月内会被通过,而是在几个月内就会竣工。

这种服务精神和行政速度是香港人不可能理解的,但我这种大陆长大的人对这个太了解了。

深圳速度会允许来深圳消费的客流被口岸最大通过能力卡死几个月甚至更久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香港当年怎么对待大陆消费者的,那是香港自己的事情。

我们今天的做法也不叫以德报怨,而是在市场经济中做一个商家本就应该做的事情。

别说香港人了,就算美国人大量涌入中国消费,我们一样热烈欢迎。

人家是过来消费的,是真金白银掏钱的,以前有啥恩怨都先放一放,收完钱之后再抽空细算也不迟啊。

这个才叫自由市场精神,这个才叫服务业发达。

付钱的顾客是上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基础原则,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要社会主义的深圳来教资本主义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