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言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年3月是全国第8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作出的六项部署,其中最亮眼的是第二条“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通知要求,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望远,缓解视力疲劳。


这是否意味着,消失的课间十分钟有望回归?


曾经,一打下课铃操场上就人声鼎沸,跳皮筋的、踢毽子的、打乒乓球的、自由玩耍的……我上小学时,快下课的时候乒乓球拍就握在手里,老师一说下课就冲到操场抢占乒乓球台,虽然只有十分钟,但也是宝贵的玩耍时光。


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场景消失了,现在大部分学校,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孩子出教室,稍微宽松一点的,可以在教室门口的楼道玩。这当然不是正常现象。很多人在没有孩子或者孩子还没上学时会惊呼“不可能吧”,因为与他们的童年记忆不一样,与他们认为的理所应当不一样,只有家有学童的家长才会淡淡地说:“现在都是这样的啊。”


舆论对课间正常化的呼吁一直很多,尤其是去年,青少年抑郁成了显性话题后带来了很多反思,其中之一就是不自由的课间是否会压抑孩子的身心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不能让孩子的童年困在“厕所社交”里,获得广泛共鸣。上厕所是课间出教室的唯一正当理由,所以孩子们纷纷跑到厕所去聊天互动,听着确实让人心酸。


先不说课间自由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益处,单从近视防控来说,也不要低估这短暂的十分钟。保证足够的户外时间是近视防控最关键的因素,每一个十分钟加起来,就积少成多。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去年已有所下降,但依然有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10个小学生中有三四个近视,近视防控的确任重道远,课间正常化刻不容缓。


问题是,如何落到实处?这两年,关于允许孩子课间自由活动的民间呼吁和红头文件都不少,但落实却不尽人意。或许我们先要回答,让课间十分钟消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学校如此“不近人情”非要把孩子“按”在教室里


恐怕还是出于对安全的担忧。现在的孩子确实更“金贵”了,家长的维权意识也更强,大部分家长是明理的,不会动辄把孩子在校内的正常小磕碰怪罪于学校,进而投诉闹事索赔,但这样的事件还是仍有发生。教育部门对类似事件经常是“和稀泥”的态度,让学校承担了一些过度的、不恰当的责任。久而久之,这种无限的责任让学校出于自保,干脆一刀切地不让出教室,没有嬉戏就没有伤害。


因此,要想让课间正常化,解锁的关键钥匙可能还是责任的依法厘清以及风险的合理分配。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最高法在工作报告中提到广州南沙法院审理的学生校内“抽凳子”玩闹受伤的案例,这一案件考虑到校方已充分尽职,判定由“闯祸”孩子家长担责。最高法指出,小学生体育课意外受伤,家长起诉学校,校方已尽必要教育管理责任和救助义务,法院判定学校不担责。对学校依规组织体育活动等不施以苛责,有利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最高法的表态具有指引现实的意义。只有法律责任界定清楚了,风险分配合理了,学校才有动力不采取那些极端规避风险的措施,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只有卸下过度担责的包袱,课间正常化才有可落地性,不然沉重的压力会让老师疲惫不堪。教育部门也不要一刀切地要求“校园零风险”,而是要明确规范校方有哪些应尽之责,当发生校园伤害时,如果学校没有失职和过错,则不应被过度追责。


谁都不希望孩子受伤,但有的时候,一些小的磕碰擦伤,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的伴随品。一味追求零风险,代价必然是扼杀掉孩子嬉戏玩耍的自由,从长远看,其实是以保护的名义阻碍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学校、教育部门、司法机构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并做出相应的改变。规则是在探索中慢慢完善的,当各方都真正以孩子利益为上,多一些担当,少一些退缩,每一点改变都是朝完善更近一步,课间十分钟应当也可以被找回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言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