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城市的速度比我们批准房屋还要快”,德国《图片报》当地时间3月19日以此为标题报道称,在会议现场,朔尔茨提到了自己去年曾参观纽约帝国大厦的经历,感叹如果德国花三年时间建造同样一座大楼,可能连规划都还没有完成。
他随后转而提及中国,认为中国建造城市的速度比德国审批建造一栋房屋还快,提醒德国必须实现“令人难以置信的加速”,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早在2020年,德媒就曾反思,为何德国无法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追赶“中国速度”、“中国效率”。而自从朔尔茨上台执政以来,其政府成员也频繁提到中国近年来的进步和发展速度,想要以此激励自己,并追赶中国在汽车、太阳能等多个领域的领先地位。
德国总理朔尔茨参加贝塔斯曼基金会组织的活动 图自《图片报》
据报道,朔尔茨在当天的讨论会上首先提到了他2023年9月在美国纽约参观帝国大厦的经历。他说:“因为我是德国总理,他们向我讲解了这栋建筑是如何建造而成的。我想如果不是更短时间的话,应该花了三年时间。要是让我们来干,我们甚至还没有完成规划。”
回忆完在美国的经历后,朔尔茨又表示自己还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你看看中国城市建设的速度,那我们还没有完成一栋排屋的审批。”他提醒称,德国必须实现“令人难以置信的加速”,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这将带来很大的改变,也会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乐观情绪。”
《图片报》指出,但根据贝塔斯曼基金会现有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德国人中间的“乐观情绪”似乎并不高,在传统的中产阶级当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对于未来充满信心。
讨论会上,朔尔茨承认,德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还没有生产出气候中性的钢铁,没有气候中性的化学物质,也没有气候中性的移动出行”。他解释称:“但我们以一种几乎重新焕发的乐观态度来谈论技术进步,这让我们有机会准确地完成这项任务,这一点非常重要。”
德国总理朔尔茨参加贝塔斯曼基金会组织的活动 图自德媒
事实上,德国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或扩建项目进展缓慢、龃龉前行早已是公认的事实。柏林新机场、斯图加特火车站、汉堡易北河疏浚工程常常被拿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相比之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不到五年建成通航,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十几天交付使用……在德国网友为“中国速度”、“中国效率”点赞的同时,德国《明镜周刊》2020年就曾撰文反思——德国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究竟为何如此缓慢?
文章指出,德国基础设施项目频频遇阻、推进不畅,是德国面临的通病,其中:审批时间长、抗议人士反对、国内各方争吵不休、能源转型受阻等都是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从去年开始,尽管德国总理朔尔茨多次向市场释放信心,但却未能阻挡德国经济衰退的脚步。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3%。经调整后,经济表现总体下降0.1%。值得一提的是,德国GDP去年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还陷入了“技术性衰退”,从昔日欧洲“火车头”沦为欧元区“害群之马”。
2023年,德国不但是全球表现最差的世界主要经济体,还在各个领域表现低迷,甚至连此前引以为傲的工业领域也乏善可陈。为此,德国政府频繁提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速度,想要以此激励自己。
众所周知,去年可谓是汽车行业的“中国年”,中国不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电动汽车厂商更是闪耀各大全球性车展,当然也包括2023年德国国际车展(IAA,慕尼黑车展)。
去年9月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出席慕尼黑车展,为德国车企加油鼓劲。朔尔茨表示,面对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德企“应该被激励,而不是被吓到”。他同时宣布了一项价值1100亿欧元的激励计划,为德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在朔尔茨发表上述讲话之际,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车企正“焦虑不安”。德媒此前介绍称,此次前来慕尼黑参展的厂家中,有41%来自中国。现场图片显示,在媒体开放日上,比亚迪、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中国汽车展台周围围满了参观者。
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在慕尼黑车展亮相 图自《纽约时报》
而在清洁能源领域,德国也试图追赶“领跑者”中国的脚步。去年12月17日,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在接受德媒“德国编辑部网络”(RND)采访时称,他计划通过提供国家补贴的方式,加强本国太阳能制造商的实力,并与中国制造商竞争。RND称,近年来,德国太阳能市场蓬勃发展,但绝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来自中国。
报道中,《图片报》也提及了另一家德媒《法兰克福汇报》今年2月曾披露的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4月率商业代表团访华。报道指出,这是德国政府去年7月发布首份“中国战略”后,朔尔茨首度访问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提到,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也是中国在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发布的报告,2022年,中国连续7年蝉联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1至11月,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895.5亿美元,其中我方出口919.6亿美元,进口975.9亿美元。
对于德国政府的“中国战略”文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表示,我们认为,以“去风险”降依赖之名、行竞争和保护主义之实,将正常的合作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只会适得其反,人为制造风险,以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划线,鼓噪所谓制度、利益、价值观竞争更是逆时代潮流而动,只会加剧世界的分裂。
汪文斌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中德共识远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在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希望德方全面客观看待中国发展,制定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