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诸如“香港人北上扫货”“香港年轻人居住环境逼仄”“港漂归宿是卖保险”的报道变得越发常见。


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批香港人,离开家乡,到内地重新开始职业生涯,最后选择定居:


“要很努力,才能在香港挣个前程”


2018年,Mike Yeung每个月花六千多港币租住在8平米的Appledorm里,他的IT事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对这样的生活感到疲惫,恰好遇上鼓励香港人到内地的政策,他决定去深圳考察。


不同于小时候回内地探亲的见闻,从过海关开始,他的刻板印象不停被打破:“深圳的地铁好新”、“深圳人好爱排队”,更重要的是,“原来深圳的房子又大又好”。就这样Mike很快搬到了深圳,后来又辗转广州、上海、青岛、大连等城市工作居住,决定不再回到香港。


香港面积小,也决定了其资源有限,“每个香港人都要很努力才能给自己挣个好前程”。本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香港人对自己要求很高,对Mike Yeung来说,“内地的卷是跟别人比,但他们的卷是跟自己比。大家都忙于工作,走路急匆匆,发生小摩擦都很容易爆炸;住房也小,几乎没有时间生活。”


Mike的很多朋友来到内地之后选择在上海安家,虽然有人被香港人“鸡自己”的精神浸染已久,觉得月入5万依然不够,但大家都走在尝试新鲜生活方式的路上。离开香港,对他们来说是做出了一种更松弛的选择。


Amali出身香港中产家庭,父亲从蓝领做到公司管理层,家里有房有车,不愁吃穿。上大学时,他就出于就读的新闻专业的需求,去过北京实习,当时正值内地发展的黄金阶段,小时候那种对广东老家的排斥心情彻底转变,他觉得内地的风景真的不错。


毕业后先留在香港传媒行业上了几年的夜班,因为始终觉得香港地方小,视野不够开阔,有了工作经验后Amali就开始谋求去往内地的工作机会。


“香港年轻人早出晚归,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但在内地,除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二线城市或者小县城,都有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Amali看到招聘普拉提教练的信息,可以零基础,只要会讲英文,于是他去了珠海,一直工作到现在,在当地买了房,和老婆女儿安了家。


“在内地,有钱可以买到最舒适的生活”


内地的生活对习惯了快节奏的香港人来说,可能更加容易适应。Mike有过一段在上海外企的工作经历,因为太过“安逸”,从来没加过班,反而选择了辞职。


生活方面自然更加便利。“美团外卖20多块已经可以吃得还不错,但香港的简餐至少要50元。”“内地不管是坐车还是网购,都非常便利”。


Mike在深圳体会到了什么叫“富人的天堂”,收入在中产以上水平的人,生活会非常舒服,在香港的现代化和便利程度面前,像上海这样的超级都市已经不遑多让。一些北方的海边城市比如青岛、大连,城市建设和风景都让他感到心旷神怡,也成了他将来定居的首选地。


对于2019年之后开始创业的Amali来说,内地的某些行业具有更广阔的市场,比如最具代表性的网红经济。他所在的健身行业,前两年发展顺利,如今已经开起分店。广州、珠海等城市,针对港澳创业青年也有一定的帮扶政策。


阻碍他们回到香港的更主要原因是这里的高房价。不久前,香港楼市宣布“撤辣”,取消印花税以刺激房产市场,背景正是香港房价跌到七年以来的冰点,李嘉诚旗下的新楼盘“亲海駅II”开盘最低报价恰好是七年前的价格,知名“豪宅区”大潭浪琴园有二手卖家巨亏510万港元求脱手。


“房价高,加上升值潜力不大,不如把供房的钱花在旅游、买喜欢的东西上”,Amali说。


不过内地职场隐形的“年龄歧视”让他们无所适从。Amali31岁遇到了裁员,不得不开始创业;Mike担忧50岁之后很难再租到房子。这里的生活有着开阔、舒心的一面,但另一面依然与香港存在一定的差异。


香港年轻人正在离开


Amali和Mike有一点感受不谋而合:有能力的香港年轻人大多都选择离开,一部分移民国外,一部分北上内地寻求发展机会。从数据来看,香港的劳动人口数量从2019年9月的399万人,到2023年同期已经跌到383万人。与2022年相比,2023年第三季度减少的劳动人口主要集中在20~24岁人群,跌幅约7.3%,其次是25~29岁。年轻人流失严重,因此香港政府不断放宽优才计划,试图吸纳人才。


在香港工作的猎头表示,符合香港企业要求的高端人才越来越难寻,“要一流国际大学毕业,同时精通英文和广东话”,这些人大概率已经被科技企业的巨头垄断。通过优才计划等新输入的劳动力,对维持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来说“作用不大”。


经济不明朗、工作机会减少,让香港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走出去。Amali身边暂时并未移民的年轻人,北上寻求职业发展的情况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来看,通过优才计划来到香港的内地人,一大部分也在职场中挣扎。不少人为了续签IANG(非本地毕业生留港)从事保险行业,据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香港持牌保险中介人数4个月就增加了2000人,从3月底的114007人增长至7月底的116040人。陌生环境加上并不精通粤语,“港中文社科硕士的就业竞争力不如学美容美发”,香港早已脱离曾经“遍地是机会”的状态。


“撤辣”为香港楼市在短时间内带来了巨大的购买力,但“房价总体的下滑趋势,依然加速了人才离开的过程”。有香港房产代理表示,成交会好于2023年,热度不会维持太久。香港经济需要时间去修复,楼市会慢慢地平静安稳下来。


在这个修复的过程中,内地的某些差异化给了香港人一个额外的选项,继续小房子、快节奏的生活,还是换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会是更多年轻人面临的选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LLEMEN睿士 (ID:ellemen_china),作者:tt、B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