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商汤2024年年会上,商汤科技创始人,刚去世不久的汤晓鸥以数字人的形式现身,还来了一场演讲。
并且,汤晓鸥数字人的演讲风格,与汤晓鸥生前的演讲风格非常像。
事实上,不论是包小柏的女儿还是数字人汤晓鸥,他们都并非是首个被AI“复活”的人。
自生成式AI技术兴起以来,一直都有人在探索用AI“复活”逝去的人。
不仅如此,用AI来“复活”逝去的人,已经发展成了一门生意。
90后小伙一年做了600多单
多家媒体曾报道过,来自江苏的90后小伙张泽伟利用AI帮助600多个家庭“复活”亲人的事。
只要拥有逝者生前的视频、音频数据,张泽伟团队就可以用AI技术让逝者再现于亲人眼前。
据悉,张泽伟团队的主要业务有两个,分别是“数字遗照”和“AI治愈”。
“数字遗照”是收集逝者的形象、声音等数据,然后用AI技术制作出虚拟的数字人形象,可以拥有简单的动作和表情,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
“AI治愈”则是用AI技术给真人换上逝者的形象和声音,让其扮演逝者与人交流,可以在线上实时互动。
此外,张泽伟团队还在探索一种“3D超写实仿生数字人”,就是让数字人以3D全息的方式呈现出来,用立体形象与别人进行互动。
据了解,从2022年开始,张泽伟就做起了这门生意。因需求火爆,他在一年内完成600多个订单,平均一单几千到1万元不等。
其中,有年轻人希望拥有偶像的数字分身,也有母亲找他“复活”癌症去世的孩子。
而张泽伟在做了600多单后,又提出了关于“数字永生”的设想:无论生者还是逝者,每个人都可以用AI创造一个“数字分身”,用这种形式留存在亲人身边。
电商平台标价几元到几千
有商家称可以软件自动生成
有商家称需要AI训练
一些电商平台上,也有不少在做AI“复活”生意的商家。
在某电商平台,这些AI“复活”的商品,标价从几元、几十元,到上百元,乃至数千元的都有。


另一位商家的店铺里商品比较多,标价基本都是几十块。


该商家还表示,可以出售教程,售价1500元。可以用软件自动生成,也可以手动做。还有一位商家的店铺中有两个产品,分别是“AI复活亲人”和“明星AI祝福视频”,标价均为10元,销量均为个位数。




事实上,这种只是让照片动起来的技术已存在多年了。
笔者印象中,在网贷正盛行的那几年,就有很多做贷款的中介能做到让照片动起来,来通过人脸识别。
从这些商品的销量和高达数千元的售价来看,AI“复活”逝者的确是有市场的。
但一直以来,AI“复活”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让逝者通过AI“复活”有没有意义?
这是个问题
有观点认为,在生成式AI技术的加持下,和逝去的亲人“再见一面”成为可能。
通过AI来实现和逝者相聚,不仅能得到一丝慰藉,还能在难过的时候和已故亲人倾诉。
也有观点认为,这样的做法没有意义,人没了就是没了,自欺欺人的做法只会让自己陷入虚无,更难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
也有人质疑,用逝者生前影像样本“克隆”出来的“亲人”,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人吗?
其实这种AI“复活”逝者的做法,跟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数字声明”有些相似之处。
在《流浪地球2》中,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因为女儿丫丫意外身故,思女心切,将女儿的精神转化成数字生命。
但图桓宇的同事马兆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人死了就是死了,离开人类的文明没有意义。
早在去年年初,三言就在《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数字生命,〈流浪地球2〉中的科幻产品能实现吗?》一文中,对所谓的“数字生命”进行过分析。
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肉身”生命,都有自我意识,是具备无限可能性的,有真正意义上的随机性,而数字生命很难完全代替“意识”。
如果精神、思想能够被数字化,意味着一切事情都是能够被电脑计算出来的,是否能够通过计算实现真正随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生成式AI技术还有法律风险
除了伦理上的争论之外,生成式AI技术在法律层面上也有着侵犯肖像权、AI诈骗等风险。
日前,刘德华电影公司映艺娱乐还连发2条声明,提醒警惕AI语音合成骗局以及盗版网站骗演唱会订金。
去年,福州一老板10分钟被骗走430万的事情也曾轰动一时。
骗子就是通过AI换脸技术,佯装成受骗者的好友,对其实施诈骗。
生成式AI才兴起不久,它象征了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灰黑产业。
对于这项技术,目前既无专门的监管条例,也没有自发形成的行业标准。
因此,AI“复活”这门生意的未来走向如何,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