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萎缩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一个港口的工人在使用起重机吊起中国建筑工业能源建设集团的海上风能设备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低于50荣枯线,且是连续第5个月萎缩。在工厂难以斩获新订单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在即将到来的“两会”期间可能面临推出进一步刺激措施的压力。

中国官方公布的2月份制造业PMI为49.1,较上月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1.4%,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2月份受到春节假日因素影响,制造业处于传统生产淡季,加之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企业员工假期返乡增多,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制造业市场活跃度总体有所下降。

赵庆河另外表示,受惠于春节假日等因素带动,服务业扩张力度有所增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0%,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恒生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对路透社表示,PMI在农历新年期间通常会下降,但他同时指出,官方PMI的下降也是因为国外新订单大幅萎缩所致。 由于已开发市场经济放缓以及国内供应链的转移,海外需求减弱似乎是永久性的,而不是暂时的现象。

不过,财经媒体《财新》在同一天公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则是微升50.9,并且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首次连续4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从财新制造业PMI各分项指数来看,2月制造业产出与需求都持续扩张。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财新中国制造业PMI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首次连续4个月高于荣枯线,显示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不过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仍然偏多。新订单指数低于生产指数,生产和销售端价格持续低迷,内外需仍然不足;就业指数长期徘徊在荣枯线以下,企业增员扩产积极性不高,乐观预期有待进一步夯实。

凯投宏观经济学家黄子淳向美联社表示,对两个 PMI 进行平均来衡量行业状况是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上,总体制造业指数保持在 50.0 不变,与上个月工厂活动保持稳定的情况一致。

中国在新冠疫情后令人失望的复甦引发了对其经济模式基础的怀疑,并引发了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更大胆的改革以支撑长期成长的预期。过去一年,由于房地产危机、消费者减少支出、外国企业撤资、制造商争夺买家,以及地方政府背负巨额债务负担,中国一直在应对经济成长低于预期的问题。

北京将在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重点讨论提振经济的财政措施,以期提振消费、投资并为股市注入更多信心。此外,北京也将在6日公布2024年的成长目标,熟悉政策的人士预计北京将维持与去年类似的5%成长目标。




预计中国人大将在下周二开始的年度会议上公布适度刺激计划以稳定经济增长,但可能会让那些呼吁制定大胆政策详细路线图以解决中国深度结构性失衡的人感到失望。

中国房地产危机、通货紧缩加剧、股市暴跌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重,给中国领导人带来了巨大压力,要求他们做出重大政策决定,为经济奠定长期坚实的基础。但分析师和政策顾问预计,在疫情后的反弹迅速陷入困境后,全国人大议程将更多地关注对陷入困境的经济的短期支持。

他们表示,李强可能会赞同改善营商环境的措施和促进技术创新的变革,但不太可能推出需要中国共产党批准的重大改革。因为当务之急是稳定经济。”国有银行中国银行研究部主任宗良表示。

预计李强将设定 2024 年 5% 左右的增长目标(与去年相同),以使中国继续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到 2035 年经济增长约一倍的目标,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预计中国将设定预算赤字目标为经济产出的 3%,但最重要的是,宣布计划发行 1 万亿元人民币(1,390 亿美元)的预算外特别主权债券,这些债券可用于为食品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行业提供资金和能量。

2023年底,中国发行了1万亿元主权债券以刺激增长,并纳入年度预算。

政策顾问表示,随着公路、铁路和桥梁支出的回报率越来越低,投资支出可能会更多地依赖5G电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基础设施”。

中国将继续向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投入资源,以响应习近平推动“新生产力”的号召。然而,一些分析人士批评了这一政策,称其加剧了工业产能过剩,加深了通货紧缩,并加剧了与西方的贸易紧张局势。

改革倡导者担心消费者信心创历史新低以及投资者和企业情绪暴跌,希望中国回归亲市场政策的道路,并找到刺激家庭需求的方法。

建议包括放宽城镇居住许可,释放农民工的消费能力;削减大型国有企业的翅膀,以帮助陷入困境的私营部门参与竞争;重新设计税收制度以解决市政债务激增的根本原因。

这位政策顾问表示:“刺激措施可能只能帮助解决短期问题。我们需要加快改革。经济形势可能会迫使当局推动改革。”

据路透社说,全国人大并不是政策急剧转变的传统场所,这种政策通常是为共产党在每五年一次的代表大会之间举行的全会活动而保留的。最初预计将在 2023 年最后几个月召开一次这样的全会。事实上,会议尚未安排,加剧了投资者对政策不作为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