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舰进行夜间演习)
这不是服役了20年的广州舰首次进行类似的夜间军事演习,但这次演习仍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和热议,而问题居然出在广州舰舰员的装束身上——原来在新闻画面中,当摄像机镜头对准广州舰的火控中心时,其舰上官兵居然戴着一款灰色的全脸式面罩,只露出两只眼睛。这不免让人产生了一些疑问:这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面罩到底有什么玄机,又为什么要人手一副?
(广州舰舰上官兵戴着灰色的全脸式面罩)
这玩意,可能很多常玩枪战游戏的朋友会很熟悉——这不就是非常经典的“反恐面罩”嘛。事实上,在二十年前CS火遍大江南北时,许多玩家应该都会对游戏中戴着这种全脸式面罩的“反恐精英”印象深刻。
当然,它的真名并不是“反恐面罩”,而是巴拉克拉瓦帽(Balaclava)。它的历史根源已不可考,但在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国军队在巴拉克拉瓦战役期间大量配发了这种面罩用于抵御严寒,它也因此而得名。
(头戴巴拉克拉瓦帽的荷兰DSI特警)
一百多年来,这一形制的装具几乎在全球各地的军队和安全部门中都有广泛应用——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其作为配发装备;苏联特种警察将其作为标准制服的一部分;南美国家特种部队在打击犯罪分子时也非常热衷于佩戴巴拉克拉瓦帽。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巴拉克拉瓦帽能够大面积遮蔽面部、隐藏身份,同时也能在寒冷条件下避免面部的冻伤……
但广州舰的船员们显然不是在寒冷环境中工作,也没有什么“必须遮蔽面部隐藏身份”的需求,那为什么他们还要佩戴这东西?
(广州舰船员佩戴的面罩做工相当不错)
这玩意实际上算是巴拉克拉瓦帽的衍生产物,学名叫做“防闪光面罩”(Anti-flash gear)。它在形制上与传统巴拉克拉瓦帽相同,同时也是现代海军水兵人员安全与损害管制系统的一部分——当然,它不是防一般意义上的反光,而是军舰上随时可能发生的“爆闪火花”。
这东西的历史能够追溯到一战期间著名的“日德兰大海战”,因为当时英国海军发现,许多军舰弹药储存室内的炮弹推进剂,在与敌舰的交火中非常容易被火花或火焰引燃,导致在狭窄舱室内发生爆燃,导致水兵大面积烧伤,战斗减员非常严重。而在佩戴这种通过浸泡硼酸等物质而具备有限阻燃能力的面罩后,舰员被火焰烧伤的概率有明显降低。
(英国海军的龙号驱逐舰船员佩戴防闪光面罩进行演习)
因为这东西很快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证明非常有效,因此包括美国海军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开始广泛推动这一装备的普及。不过,当时这种面罩的材料往往只是厚棉布,而如今已经升级为了更先进的混合阻燃面料,例如1313型高分子聚乙烯芳纶面料或1414型凯夫拉混合面料等等。这些面料具有更好的阻燃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阻隔火花、电弧和高温蒸汽,使得船员的战斗和非战斗减员概率大大降低。
(美国海军水兵穿戴防闪光面罩)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这款防闪光面罩对解放军来说还真是新装备,直到2021年它才首次低调亮相。它当然不能像什么新型反舰导弹一样直接地提升舰艇的战斗力,但这种非战斗子系统的逐步完善,是中国海军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和强大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