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究竟是现代年轻人面对生活的妥协,还是寻找条件匹配、双向奔赴爱情的另一种渠道?


在上海某中外合资汽车总部工作的小齐,名校毕业,90后,年收入60万,身高一米八,却迟迟找不到女朋友。年轻时,小齐还能以来日方长为借口,但过了30岁,终于拗不过父母开始在老家相亲。


然而,小齐相亲了两年多,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依旧没有收获。各种奇葩的相亲经历,让他渐渐对这种寻找爱情的形式感到怀疑,甚至厌恶。


“但是不相亲又不可能,除非我能找到女朋友。”小齐说。


在北京打拼多年的姗姗,同样面临脱单难的问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着急。28岁之后,姗姗不仅在北京频繁参加各种相亲联谊活动,还连续三年春节假期回老家相亲。她认为,女性在婚恋市场的价值取决于年龄,过了30岁会快速贬值,要在更老之前,给自己找到条件俱佳的结婚对象。


对于很多北漂“空巢青年”来说,他们大多是外出打工的漂泊者。想在一线城市站住脚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在职场拼搏,工作和恋爱很难达到平衡。


小齐也曾在上海积极寻找脱单机会,受限于理工男的圈子太窄,又跟汽车打交道,很难扩展社交圈。等过了适婚年龄,回老家相亲,成了不少一线城市单身青年的无奈之举。


一、一天见了6个相亲对象


为了避开今年的春运高峰,小齐特意请了一天年假,开车回到县城老家过春节。除了与家人团聚之外,小齐还背负了父母制定的相亲任务。


一个收费的职业婚介人,两个只拿烟酒好处的乡村媒人,以及七大姑八大姨安排的相亲对象,春节期间小齐被介绍的相亲对象总共有二十多位,可以说,整个假期除了大年三十,小齐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


大年初二,本该走亲戚的小齐,被家里安排到媒人约定的地点相亲。这一天,小齐需要见6个女孩,时间并不充裕。吃完早饭,他就被父母催着出门,开着上海车牌的大众迈腾,后备厢里装了6大袋糖果和6包烟,赶往媒人定下的相亲地点。


按照当地的习俗,相亲见面男方去女方家不能空手进门,糖和烟是必备品。当天安排了6个相亲对象,烟和糖也是按照每家一袋一包准备的,用不完再带回。为了让儿子顺利相亲,小齐的父母早早准备好了两大箱糖果,为儿子的相亲铺路。


早上9点小齐到达女方家时,门外早已停了6辆车,还有两个骑电动车的男孩,全部是与小齐一样待定的相亲对象,小齐不禁感慨相亲市场太卷。


最重要的是,他对把相亲对象安排在同一时间见面的行为感到震撼,结婚彷佛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谁条件最好,谁就能带走女方。


到了半个小时,上一个进去的男生还没出来,小齐非常焦躁,等会还要等着赶赴下一场,照这样等下去,也不知道多久能轮到他。常年在老家发展的男生们,似乎对这种流水线相亲习以为常,互相有说有笑,甚至还有男生自我调侃“今年相亲了十几个,一个也没成。”


在县城的相亲市场中,通常经济条件是最优先的入场券。小齐的上海车牌让他进入了快速通道,紧接着就被媒人安排走进了相亲对象家的大门。然而,这个相亲对象并没让小齐很满意,他认为女方家里要求的见面礼8万8、彩礼30万与对方的条件不符。最重要的是,小齐对这位相亲对象并不心动。


上午见了两个之后,时间被严重挤压,为了能快速见完今天安排的相亲对象,媒人把剩下的女生全部约在村头的路口分别见面,当天下午,小齐在路口见了三个女生,晚上也安排了一个。


整天下来,小齐见了6个相亲对象,总觉得差点意思。按照小齐的说法,他喜欢有颜值且有智慧的女生,最好视野开阔、谈吐到位,但在县城的相亲安排中,大多数人都没走过出县城几次,双方的思想观念差距很大。


好不容易遇到一位颜值不错、还能聊得来的相亲对象,但对方在杭州体制内,两人都有自己稳定的事业,如果在一起,要长期异地,没有一方愿意妥协。


似乎在小县城里,美貌、性格、谈吐永远无法同时在一个女生身上兼得,正如他在上海遇到的困境一样,在长达十多年的沪漂生涯里,好不容易遇到兼具这些条件的女生,人家往往看不上他,而是选择条件更好的人走入婚姻的殿堂。


二、错位的相亲局


从不相亲到妥协,小齐用了几年的时间与父母做抗争,并多次为结婚的事情产生激烈的争吵,小齐认为以自己的条件能在大城市找到更好的结婚对象。实际上,由于社交圈子窄,性格内向,小齐蹉跎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女朋友。


用小齐的话来说,“我看上人家,人家看不上我;看上我的,我又看不上人家”。


到了30岁那年,父母对这件事的关心程度,由口头唠叨变为言语攻击,如果反抗,父母甚至以死相逼,小齐为此感到非常痛苦。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小齐开始密集相亲。


在上海相亲时,小齐遇到过一个比较心仪的女生,虽然在物质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有上海市中心的独立住房,上海户口和一辆代步车,但这些小齐已经具备。


然而上海女生在穿衣打扮方面非常内卷,喜欢享受小资生活。小齐表示,外地普通女孩过着向上海老钱看齐的生活水准,每周都要打卡米其林餐厅,开口就买几万块的包包,导致他每个月的金钱压力非常大。


小齐说:“在这段恋爱当中,除去每个月的房贷和必要开支,剩下的钱基本花在恋爱中,交往一年多的时间没存下多少钱,这跟我的生活规划完全不符,花钱少了就甩脸子。”


在后续的相亲中,虽然他也对一些女生心动,但还是被现实情况打消念头。“有的穿着太好,一看就不是我能养得起的,有的家庭条件很差,对我来说是个负担。我就是个小镇做题家,好不容易才在上海站住脚跟,人生目标一致很重要。


县城相亲也存在鄙视链。长得好、年龄小、家庭条件不错的女生往往都是香饽饽,男生成了待选的“秀女”。而条件一般的女生,如果超过30岁又着急结婚,则成为男生挑拣的“白菜”。


原本只是想在小县城中浅浅一试的小齐,最后反被狠狠地上了一课。想要匹配到优质的年轻女孩,经济条件往往是决定男生是否胜出的重要因素。女方不光要求有车房,还有天价的彩礼和见面礼,小齐“带着单纯懂事的美女回上海”的愿望最终还是落空了。


在小齐眼里,结婚不只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它需要一定程度的喜欢和眼缘,也要有旗鼓相当的实力,考虑各种现实因素,如收入、房子、车子、家庭背景等,增加双方在一线城市的抗风险能力,然而这些条件都给他的相亲增加了失败率。


同样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姗姗,已经到了30岁,错过了县城老家婚恋市场的最佳年龄。她此前在现实的相亲市场摸爬滚打了三年,早已身心疲惫。


姗姗也曾反复盘点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在相亲的牌桌上,她有身高有长相,能养得活自己,而对于家庭条件好一些的男生来说,姗姗连相亲的门槛都没有踏进去。


在一线城市和小县城中,姗姗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在北京过了30岁虽不好嫁,也在陆续相亲中;到了小县城,相亲机会急速下跌,自己仿佛已经被市场抛弃。过去三年,姗姗每年春节都回老家相亲,试图找到同在大城市打拼的男生,现在这条路被她彻底放弃了。


为了能接触到优质的相亲对象,姗姗频繁流转于各大相亲联谊会,在婚恋市场中,男女的婚姻条件更加露骨,联谊会外形条件突出的男性反倒没人选择。姗姗也因为现实条件,与其他女生的竞争显得尤为吃力。


曾经姗姗的相亲更加现实,对男性有着非常明确的硬性条件,如一线城市的相亲要有户口和房子,老家的男生要么体制内,要么经商。如今跨入30岁的行列,这些要求也在慢慢降低。


三、职业“媒婆”,三年赚到两套门面


两年下来,小齐在上海和县城已经累计相亲超过50位女生,光买糖果的钱就花了两千多块,再加上介绍费以及送肉、送烟、送酒的费用,总共花了约3万块钱。如果是亲戚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还要在规格不低的酒楼正式宴请吃饭,但依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


而他父母安排的职业媒婆,仍然乐此不疲地为他安排更多的相亲对象,并反复暗示“好事不怕晚”,给小齐的相亲之路注入希望。等相亲次数的额度用完,小齐的父母又该续费了。


小齐父母选择的婚介所,是离家不到800米的熟人开的店。这家店开在县城的老街上十几年,前十年卖皮鞋,后来因为能说会道跑起媒婆的生意,专职做起了婚介所。


小齐从父母那里得知,这家店老板干了十年的皮鞋生意都没赚到钱,做了三年的婚介所之后,一下子就买了两套门面房,在当地每套起码值四五十万元。


为了应对过年期间的市场需求,婚介所会在临近春节前三个月前往农村集市摆摊。他们会送一些小礼物招揽客户,收集未婚男女的信息,任何单身男女或父母都可以在摊位注册,留下年龄、身高、手机号码等信息。


几乎每个县城的婚介所,都会专门做几个情感类的抖音号,经常更新内容并分享当下相亲市场中的各种情况、奇葩故事,以及情感连线,在对男女择偶作出劝告的同时,顺便推广业务。


县城职业婚介所的生意并不光鲜,当地人普遍觉得为姻缘牵线搭桥是积功德的好事,收点烟酒肉水果还说得过去,收钱就是缺德。即便这样,也阻碍不了婚介所的生意干得红火。


婚介所给小齐家制定的套餐是5000块介绍50个,熟人打85折,无论成不成功都不退钱。据小齐透露,这50个额度即将要用完。


作为女生的姗姗,今年过了30岁,回老家相亲明显给她介绍对象的人变少了,为了赶紧嫁出去,姗姗不仅动员了亲戚朋友帮忙介绍对象,甚至开始打听有哪些老同学没有结婚,来场同学叙旧试着发展新恋情。


“我甚至开始跟我高中时候非常不着调的同学相亲了。”姗姗表示,“我最大的感悟是,曾经瞧不上的人,你再接触还是会瞧不上,无关其他条件。”


由于父母催婚厉害,姗姗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接触婚介所,职业媒婆的收费并不便宜,她觉得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现在姗姗正在跟婚介所老板商量另一种合作形式,介绍成功才收费,但这种模式,并没有被接受。


姗姗认为,如果相亲要交钱,自己会选一线城市的相亲网站,而不是去小县城,她认为在县城花钱匹配到的男生质量也不会太高。


对于小齐和姗姗来说,相亲比高考、找工作还难,找工作录取需要考察的东西,相亲市场上一样也不少,无论男女,面对年龄的增加,逐渐会被相亲市场判定为贬值。


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小县城,是北漂青年们疲惫时短暂靠岸的温暖港湾,也是他们在婚恋市场中受困的地方。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 (ID:baobiannews),作者:朱晓宇,编辑: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