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亟需绘就第二曲线


资源型城市是一类特殊的城市,它们依托本地区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发展,除少数森工城市外,或因煤而生,或以钢立市,或因矿而兴……靠着上天的眷顾,它们的经济曾一度高速发展。


但是,在经历了长时期、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利用后,这些曾经现代工业的“血站”“粮仓”,不仅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逐步进入枯竭期,发展后劲堪忧;而且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曾经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惆怅。


而且,资源型城市数量庞大。截至2013年,国务院共公布了262个资源型城市——总量占到了我国城市总量的1/3还要多。


毫不夸张地讲,这类城市的转型成败实际上决定着我们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尤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单向从自然索取的典型,他们的转型成败其实最终将关系着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与否!


转型,已成为资源型城市的头等大事!


1. 转型,绘就城市发展的第二曲线


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就在于经济发展与资源开采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周期关系:当资源可以充裕开采的时候,城市经济呈现快速上升,然后比较平稳的发展状态;但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乃至枯竭时,开采量下降,城市就逐渐步入衰退期,城市的发展也开始走下坡路。所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关键是要摆脱资源依赖:寻找绿色、环保、低碳的可持续的接续替代产业,从而绘就城市发展的第二曲线。


▼图注:第二曲线示意图


2. 第二曲线的产业优选,一定是产业创新,发展现代工业


产业兴则城市兴。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是经济转型,而经济转型的根本是产业转型。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采矿、以及因采矿而产生的工业能力,无疑是他们骨子里的基因,也是他们的比较优势所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系教授路风曾就这种优势有过非常深刻地阐释:“工业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延续性的,中间有很多积攒在人脑中和肌肉记忆中的经验和关窍,只有通过实干才能产生记忆和传承,这些都是失去后很难再找回来的。


所以,紧紧抓住并充分依托这个比较优势,勇于创新,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根基,发展接续产业,挑起新时代发展现代工业的重担肯定是资源型城市的最佳选择。


事实上这也是资源型城市们积极努力的方向,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已经凭借新工业实力,重塑了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地位。


黄石,曾经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和十大铁矿基地之一,随着资源开采枯竭就从传统产业换挡升级入手,促进城市转型。如在铜加工产业领域,以印刷线路板为突破口,全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目前,市内百余家企业为武汉头部企业配套,补齐湖北“光芯屏端网”的万亿产业链。再如在钢铁工业领域,以大冶特钢技改为契机,逐渐成为国内特钢品种规格最齐全的“棒”“管”“锻”三大生产基地……


▼图注: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如今的黄石,通过持续不断地对传统工业技改创新,已成为全国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第二大特钢生产基地、最大的模具钢生产基地、“四大”铜及精深加工基地之一和中部地区最大的新型铝型材生产基地,为新时代成就综合性区域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资源型城市转型,另一个有高度共识的起点是发展旅游


资源型城市转型,另一个有高度共识的起点是发展旅游。相信这些道理大家都懂,至于如何发展新工业以后有机会再专题研究。


今天想讨论的是另外一个有趣的发展:在对国务院公布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梳理中发现,在126个地级行政区中,城市转型的开端居然有接近一半(48%)都是从发展旅游开始的。


资源型城市转型,到底要不要做旅游?


众多资源型城市的选择没有错!资源型城市转型当然要做旅游,不但要做旅游,还要坚定不移地做好旅游!


旅游作为一项产业,不仅符合绿色发展的导向,而且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是扫清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诸多障碍的最优解!


1. 旅游能帮助资源型城市清除负面认知,实现再度翻红


矿产对于资源型城市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助力完成了城市“前半生”的经济建设后,也将污染遗留在了这些城市。而这些污染让他们“早早出名”,但只可惜这个“名”是负面的:煤城多呈黑色,水泥城则眼飘褐灰,即使在矿区的城区也是尘灰漫天、机器轰鸣、污水奔泻……


这些固有的、早已在大众心目中形成共识的传统认知,都让人和产业产生厌恶的情绪,闻而逃之。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起到非常不利的抑制作用。


作为开启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幕的阜新,其转型办主任董彦超曾坦陈转型中所面临的这种抑制作用,“招商乱是因为招商难。当一个城市的血液基本被抽空,环境严重恶化,政府的招商引资困难重重。”


而一个城市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是城市精神与价值观的传递,是支撑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商誉。正面、积极的城市形象不仅能够增加城市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还可以提升人们的向往度,从而源源不断吸引人来,吸引产业的聚集——这正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所以,摆脱城市负面形象,将这些曾经的负面认知扭转,是资源型城市转型首先必须面对与解决的迫切问题!


对于大众而言,以前对一座城市的形象感知可能来自城市宣传、可能来自电视广播。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体验感已经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买单和获取高溢价的原因。


同样地,城市体验也成为我们喜欢或者讨厌一座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起的城市形象越来越丰满、越来越立体。


从一开始只注重外在的形象,过渡到逐渐关注能满足我哪些生活需求,直到现在延伸至精神层面的契合度,是一个全息、沉浸式的感知。旅游正是这样一个可以全息感知城市形象的最佳方式,也成为重塑城市形象的最佳抓手。


借旅游重塑城市认知的成功案例还是比较多的,不管是埃森从“煤炭之城”变身为“鲁尔的办公桌”,还是伯明翰从“世界车间”变身为创新城市,其中都少不了旅游发挥作用的影子。


▼图注:资源枯竭型城市带转型典范,德国鲁尔区


国内也不乏借旅游黑转红的例子。比如曾经的国家煤炭基地枣庄,“鲁南煤城”的形象早已在大众心目中根深蒂固。2007年,枣庄明确提出发展文化旅游,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建设台儿庄古城旅游景区;同时,积极构建集红色旅游、山水人文旅游以及城市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格局。


在旅游的带动下,枣庄成功摆脱了“一黑一灰”的煤城认知,展现出古运河畔美丽水乡的新形象。


2. 旅游能化解资源型城市结构性失业困境,确保平稳转型


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城市,而且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深度绑定。当资源枯竭或者产业结构调整一旦开始,城市就会出现大量劳动力被释放、城市失业率高企与大量高技能岗位无人可招的“低端供应过剩,高端供应不足”的劳动力结构性失衡现象。


失业人口的激增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大隐患。这些人的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会引发民生保障支出激增,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更深远的影响是,失业的激增将直接导致城市吸引力下降,导致人口持续地减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


有人曾对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我国常住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做过统计:全国常住人口减少速度超过20%的城市中,资源依赖型城市占据8席。不夸张地说,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就业稳不稳,是转型稳不稳的关键。旅游其实能很好地吸纳资源型城市的失业人口,确保城市平稳转型。


首先,旅游能吸纳转岗、下岗劳动力。


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同样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需求明显,而这些行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较大,可以在进行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后,吸纳大量低技能的劳动者就业。


四川绵竹的清平镇就开展了相关的探索。清平镇曾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生态环境恶化后,开始发展旅游业。同步推进的就有矿工以“技”转型,把“矿工变第三产业从业者”。


清平镇通过开展校地合作、部门互通,邀请大专院校、培训机构等专业人士,组织厨艺、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能培训,在帮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也为清平镇发展旅游提供了人才保障。2017年至2022年11月,全镇旅游产业直接从业人员,从数十人增至1500余人,年接待游客人数从1.5万人次增至30万人次,全镇人均收入年增长超过15%。


其次,旅游还可以多次开发相关人才专业领域的潜能。


没有任何一种现代工业能够像采矿业这样富有组织性、专业性与知识性。每一位有着丰富矿井工作经历的工作人员,其实都可能是一部相关工种的活字典,如果能够把这些活字典在旅游中用好,将专业的人重新放到专业的岗位上,可实现对人才的二次开发。


早在2017年就有媒体报道过: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煤业公司生产经营形势严峻,转而发展工业旅游。一位有着20年工龄的煤矿瓦斯检测员就被区政府正式聘为煤矿产业旅游培训师,让他从专业人士的角度为游客讲解瓦斯的成因,进行井下监控、通风,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和生存方法,大大提升了旅游的知识性与场景感。


▼图注:扎赉诺尔国家矿山博物馆


而且,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还有可能实现对他们的跨领域潜能的开发。贵州万山2009年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尝试发展旅游,其中一个特色景点就是依托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汞矿万山汞矿,开发朱砂古镇。


矿区体验项目,为了保证矿洞的安全性与游览的舒适性,开发者就聘请曾经的矿工吴长平作为矿洞的守护者。他的合同内工作是每天检查洞里是否有碎石落下、保证游客人身安全。


不过,出于对矿山的喜爱,巡山间隙,吴长平还会拿出手机拍短视频进行记录,然后闲暇时再上传到社交平台,向更多的人分享矿山转变的喜悦。两年来,吴长平上传了上百个短视频,其中有一条朱砂古镇雪景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几个小时就获得400多个点赞。


吴长平不仅有了旅游博主新身份,也让众多网友了解了昔日矿区的华丽转身,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


再次,即使是什么都不会的普通工人,旅游也能让他成为新职业的尝鲜者。


2022年6月,人社部对外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在新职业名录中,既有煤提质工等和资源型城市自身转型提升相关的绿色职业,更有包括民宿管家、研学旅行指导师在内的和旅游紧密关联的新职业。而这些与旅游相关的新职业为那些普普通通的矿区工人提供了新的职业希望与机会。


3. 旅游能触发新产业,夯实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


资源型城市往往采掘业和原材料加工业是主导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大,且大都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的直接转型与调整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移动互联时代,经济发展衍生出了新的路径:C端消费反向牵引B端产业发展。就是充分挖掘场景感越来越足、社交性越来越强的消费的传播效应,消费后,借助消费者的分享等方式,构建认知,然后用认知带动更多的消费,最终实现聚集相关产业的目的。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成都依托汉服消费聚集汉服产业的实践。成都虽有锦官城之称,但其实就汉服产业本身的生产链条而言,拼不过杭州,甚至还比不上曹县。


成都独特的城市风貌、开放的文化氛围使得汉服这种社交性强、场景感足的文化消费十分具有活力。到过成都的人都会发现:身处成都,地铁站、商场、景区、餐饮店,甚至是酒吧,随时都能看到穿汉服的人。


同时,在线上抖音和B站短视频的助力下,2019年成都一举成为中国汉服爱好者聚集最多的城市之一。次年,成都就有4万多名年轻人在网上开汉服店,增速排全国第一名。


在这里,全国第一家汉服实体店、第一个汉文化主题书店以及国内第一个汉服文产街区……接连诞生。借助汉服消费,成都成功聚集起汉服产业,成为汉服第一城。


其实旅游是典型的场景感足、社交性强的消费方式。资源型城市应把握C端消费反向牵引B端产业发展这一经济发展新趋势,紧抓旅游的发展特点,积极构建面向C端的消费场景,从而反向引导相关产业的聚集。


在借势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能有机会发展那些曾经渴望不可及的产业,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尝试更加多的产业发展机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实践中,有一些资源型城市已经开始尝试了。贵州六盘水,素有“江南煤都”之称,也是一个转型使命在身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六盘水抓住2005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的称号,大力发展以“凉”为特色的旅游。


依托连续15年的消夏文化节,并积极打造4个滑雪场,构建北纬26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的高山滑雪场,构建“中国凉都”旅游场景,2019年,六盘水市接待游客达52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00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4.2和5.4倍,旅游持续呈现“井喷”式增长,成为旅游界的新黑马。


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让六盘水看到了更多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六盘水明确了要积极拓展“旅游+休闲养生”,推进“推动养老、医疗、康复、护理、旅游的融合发展”;并在重点打造的七大产业板块中,积极布局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延伸。


如“纺织业,布局生产旅游用棉被、帐篷以及酒店、医院等家纺产品,积极开发绿色、健康、个性化的中高端服装产品和床上用品”;“新材料,加强与大连中英产业园合作,组建企业生产玄武岩耐腐蚀旅游护栏、步道板等材料”;“旅游装备制造,打造旅游装备制造基地”等发展构想。借助旅游消费,实现了对新产业领域的探索与引导。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不仅能很好地解决转型中城市负面影响过大、劳动力结构性失衡,以及未来产业发展新方向未知的问题。有效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紧迫性问题、关键问题以及终极目标,可谓一举三得,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这个角度讲,资源型城市不仅要认真地发展旅游,还要借助旅游的发展,触发新的产业机会,将旅游作为资源型城市开启第二曲线的起点来打造,最终为城市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第二曲线!


▼图注:第二曲线示意图


资源型城市该如何发展旅游?


前面已经强调了,资源型城市做旅游,以改变城市认知为第一要务,这跟其他城市发展旅游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发展旅游一定是首先围绕这个目的展开。


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一个具有辨识度的城市形象既可能是其独特的建筑环境所营造的形象,如西安的古都形象;也可能是其独特的城市气质所代表的生活氛围,如成都的休闲、巴适。


▼图注:古都西安


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首要的认知肯定是外在形象认知,要努力的应该是城市气质的塑造,二者和谐统一是终极目标。


因为资源型城市最负面的认知就来自于外部:常年开采导致的“黑”“灰”“破”“脏”“乱”等,是一定要改变的。而更重要的是,资源型城市自诞生起所一直伴随着的不甘落后、勇于创新、不断突破的奋斗精神,是更应该在当下被铭记与传承的。很多资源型城市都因矿而生、因矿而兴,从无到有。如果没有这股精神,这些城市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存续至今。


这种在资源开采过程中一直所秉持的“艰苦奋斗、排除万难”的愚公移山的信念,以及在工业生产中所坚持的埋头苦干、专注忘我的工匠精神,都是今天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所必须的。


这个目标该如何实现呢?可以由外而内地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外”塑形象:打造旅游目的地,彰显城市绿色、生态新形象


改变城市形象认知一定要拿出一个全新的能够代表新的城市形象的近悦远来的城市新地标。而打造这个新地标,要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因为即使曾经家里有矿的资源型城市,家底儿也都不太厚实,财政紧张是普遍状态。


长久以来,我国在矿业收益分配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并不十分健全,所以即使在资源价格高企的时期,资源型城市所产生的巨大资源收益,大部分通过税收被上级抽走,一部分又被民营承包业主赚取,实际上最后留给资源所在地基层地方政府或普通百姓的其实是十分有限的。


比如积极谋求转型、大力招商的大冶曾经透露过转型家底儿:2008年大冶财政收入为18.06亿元,但上缴国库后,市内可支配额度为7亿元左右,再剔除财政工资等支出,可用于建设经费只有不到1亿元。


旅游本身其实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尤其对资源型城市来说,发展旅游本身更多时候是从无到有创造奇迹的过程,更要真金白银、实实在在、持续不断地投入。


所以,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既有快速出形象的发展要求,又有资金并不十分充裕的发展家底儿,要重视新地标点位的选择。


1. 做新名片,彰显城市新形象


其实很多资源型城市,本身也具备非常好的生态景观资源,比如“江南煤都”的萍乡,就拥有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2009年,中国国家地理评)的武功山;因辽河油田而兴起的辽宁盘锦市就拥有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苇河湿地,以及举世罕见的红海滩景观……


对这类资源型城市而言,最简单的做法是:利用现成的景观资源,重点打造,形成新的城市名片。焦作就是这种做法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是靠旅游实现城市认知转变的典型案例,至今都是那些渴望转型的资源型城市争相考察、学习的对象。


焦作地处河南省西北部,煤炭规模化开采已超百年,资源型产业比重一度超过90%。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焦作市为了避免矿竭城衰,进行城市转型探索,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着手打造以云台山景区为主要带动景区的旅游开发。


依托云台山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焦作市实现了由“煤城”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旅游业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1%猛增到2015年的10%以上,实现了城市的华丽转身。


  • 锁定云台山,坚决投入


1999年,焦作下定决心转型旅游,在一众景点中选中了拍摄极其入画的云台山作为龙头带动景点,投入精力与资金,积极谋求破局。云台山地处修武县,位居太行山南端,是一处有着独特地质地貌、丰富水体景观、立体自然生态和深厚人文历史的山水文化景点,但当时也只是城市内的一处小景点。


2000年,焦作明确以云台山特色为特点的焦作山水旅游的定位。同一年,在国内普遍品牌意识不强的时候,明确确定以云台山为核心品牌的营销策略,并赋予云台山“云台山水、峡谷极品”的定位,全力打造云台山景区。


对内,整合云台山周边小景点,提升旅游吸引力。首先是管理能级的提升,这显示的是发展旅游的信心。


云台山1985年开始开发,1989年成立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为正科级建制。1999年被选为转型龙头景区后,2003年就将风景管理局升格为正县级。局长由修武县一名县委常委担任,副局长则由县旅游、建设、林业、水利、交通、国土等行政部门及岸上乡的主要负责人兼任。很好地整合和发挥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当地镇村人员的力量,并且提高了景区的建设效率。


然后扩充景点,夯实发展旅游的实力。云台山起初只是一个小景点,经过扩充,现在已经扩充至包括国家森林公园、子房湖、百家岩、青龙峡、峰林峡等诸多景点,是一个大景区。景区根据每个景点的特点确定不同的主题,在这里可以享受山水观光游,体验特色民俗、高空漫步玻璃栈道、水上动感飞艇等时尚且热门的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满足各类游客需求。


▼图注:云台山子房湖(来源:虎嗅,拍摄:萬一)


对外,焦作积极推进云台山丰富专业特色背书,凸显其稀缺性。


云台山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6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2007年与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结为姐妹公园,成为中国第二家中外姐妹公园……在国内、国际提升其旅游影响力。


20年间,云台山景区从无到有,游客量持续增加,从2001年20万人次到2018年的589万人次;客群范围不断扩展,“最近十来年,云台山的客源市场半径已从300公里扩展到1500公里,辐射全国各地,甚至延伸到日韩和东南亚;年收入从400万元达到5亿元……创造了旅游业的‘焦作现象’”。


  • 把服务做成软实力,提升景区魅力


资源型城市做旅游,起步都比较晚,但偏偏又赶上旅游发展的低垂果实的时代结束。单纯拼景观资源的硬实力其实是比较难的。


但是,其实拼软性的服务的赢面更大,更容易弯道超车。因为服务特色的提升,本质拼的是理念与态度。这一点上各大景区没有任何差别,就看谁更用心、谁更具有格局观。


云台山就从以服务打动游客开始!多年来,云台山景区始终把优质服务当作景区的“一号工程”去打造,景区的服务理念也不停升级:由“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到“感动每一位游客”,都体现出云台山的用心。


实践中,云台山首创了安全员、服务员、保洁员、救护员、宣传员的“五员一体”服务模式。2000名职工,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具备专业的安全、服务、保洁、救护、宣传等技能,是“一专多能”的服务人员;每个职工都有救护证,如果有游客出现身体不适或者各方面问题,能够确保黄金四分钟之内对游客迅速实施救援。


正如云台山景区介绍所描述的:走进云台山景区,无论是售票岗上的售票员、景区入口的验票员,还是大巴上的讲解员,游客走到哪里,总能体验到他们面带微笑的热情服务。


▼图注:云台山风茱萸峰(来源:虎嗅,拍摄:萬一)


优质的服务确实成为云台山的重要特色之一。有网友在介绍云台山的时候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印象最深的有3个地方:第一就是洗手间,各大景区去过的也不少,只有这个,里面竟然有洗手液;第二个,就是洗手间里面都有空调,关键它们不是摆样子,有一半是开着的;第三,保洁员很多,走不远,就看见他们的身影。相较于其他的景区,这几点着实让我诧异不少。”


事实上,优质的服务也赢得了市场的关注与认可。根据云台山的统计,该景区的游客重游率达到了25%,综合评价好评率达到了98%,每年通过亲朋好友推荐来的游客占到近50%。


同时,优质的服务也奠定了云台山的行业领军人物地位。2016年3月,云台山景区获得了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证书和奖杯,成为中国质量奖全国唯一获奖旅游景区,也是河南省唯一获得该奖项的服务企业,其获奖内容为“以满足游客需求为核心的质量标准化经营管理模式”。


而且,云台山不仅将提升游人体验的细致服务作为抓手,关键还将服务上升为一种标准来执行,用标准擦亮云台山旅游品牌。在云台山,员工的培训课程是标准化的,服务礼仪、急救知识、职业化形象以及法律知识等;服务的实现也是标准化的,云台山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五员一体”服务模式的实施办法》《关于全面落实“五员一体”服务模式工作方案》等文件力促服务标准在全景区科学、规范地落实;服务的标准还是可推广的。


早在2018年9月,云台山景区与河南大学合作编写了《云台山“五员一体”服务模式》书籍,全面完善“五员一体”标准体系,2022年,云台山“五位一体”服务在全焦作景区推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马春明就曾自豪地说,“在云台山事事有标准可循,岗岗有标准可依,人人有标准在心。”


2013年12月,云台山编制的《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景区编制的国家标准。2014年12月1日该标准正式实施,在全国旅游景区中推荐使用。成为国标,让云台山风景区在旅游中占据了“制高点”,掌握了“话语权”。


  • 城市接待能力有限,景区基础设施必须超配


旅游不一定都是快乐的,但是旅游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寻找快乐。在整个旅途中,优质的旅游服务保障体系是提升旅游快乐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资源型城市,即便在旅游资源相同的情况下,和别的城市比,为旅游提供服务保障总体上来讲是存在劣势的。


由于经年累月地“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惯性,资源型城市多围绕着矿业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短板与历史欠账。在这种情况下,景区自身的餐饮、停车、交通等硬件设施的配置就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要么提前有预案,要么一定要快速解决,以免影响刚刚建立的新认知被颠覆。


▼图注:云台山红石峡(来源:虎嗅,拍摄:萬一)


其实这也是云台山景区取得成功的关键。比如停车位的问题就体现了云台山景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2004年云台山“十一”游客大增,由于停车场地有限,很多游客凌晨就在门外等候进园,社会中引起了很不好的反响。


2005年,云台山景区在充分征求知名设计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一次性投资1亿多元,仅用2个多月时间就建成了拥有5000个停车泊位号称“亚洲第一”的大型生态停车场。而且这个停车场在“五一”前就投入使用的“云台山速度”,让游客们更增加了对云台山景区的喜爱、更愿意到云台山旅游。


再比如就餐场所,也是一直提前规划的配套,和景区同步发展。早期政府先将位于云台山出口处的岸上乡的5个自然村,改造为5个旅游综合服务区,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和交通服务,解决了一部分餐饮、住宿的问题。


2010年随着景区扩充,又在云台山景区小寨沟旅游区内,投资1200万元,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的云台山餐饮服务中心。该中心采用最先进的无明火、无污染技术,是可容纳2000人同时就餐的“绿色厨房”,而且价格便宜、种类丰富、提供焦作地方美食,获得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有游客就在携程上留言“服务中心服务热情周到,十分方便外地游客”。


焦作凭借并不出众的山水资源,瞄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痛点,从旅游入手,单点突破,打了一个漂亮的城市认知翻身仗。


2. 用最直接的视觉反差塑造最新的形象


缺生态景观资源的就把污染地做成生态旅游地,用最直接的视觉反差塑造最新的形象。当然,大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处境是,真的就只有矿。那就采用粗暴且直接地选择,把曾经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拿出来——哪儿被污染了就选哪里,哪儿最影响观瞻就选哪里——打造旅游生态目的地。通过这种最极致的视觉反差,最直接、快速地扭转城市认知。


任何一个城市,污染最厉害的地方,一定是最需要治理的地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不过他们的污染和一般城市的污染比起来,往往涉及面积更大、地貌更多样。这样的空间一旦修复好了,就既能营造多样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多种休闲,其实是非常适合于发展旅游的。


关键是,这些治理与修复,有明确的治理时间表,上一级政府乃至中央都会有大量政策、资金支持。借助他们发展旅游,其实是最容易上手和起效的选择。


实践中,我们也确实看到,在生态环境修复取得重大的进展的同时,很多资源型城市也都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城市新名片:枣庄市就借助棚户区改造,重建台儿庄古城,造就“江北水乡”名片,石嘴山市通过沙湖治理,打造“塞上江南”名片……


▼图注:石嘴山通过沙湖治理,打造塞上江南名片



而这些画面感十足的标签,本身也成为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所以从最脏、最丑的地方起步,把他们打造为旅游目的地,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讲,往往是惠而不费的最经济的选择。


▼图注:石嘴山通过沙湖治理,打造塞上江南名片



徐州贾汪就采用这种旅游融入生态修复的理念,紧抓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的历史机遇,将曾经“一城煤灰半城土”的城市,打造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旅游目的地。


  • 明确治理思路,旅游开发导向的生态修复


贾汪曾是徐州地区重要煤炭产地之一,常年的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曾经的荣光,也给贾汪区留下累累伤痕:13.23万亩的采煤塌陷地和283座裸露荒山。贾汪区并没有回避,以潘安湖的修复为重点,变城市伤疤为城市名片,重新树立徐州的名片。


潘安湖原来是权台矿和旗山矿采煤塌陷区域,也是徐州市塌陷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区域,是环境最糟糕的区域。潘安湖在全国首创了“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的治理路径,“对塌陷积水较浅区域,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和耕作能力;塌陷积水较深区域,则重新规划布局水系,建设湿地公园,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和景观服务功能。”


总之,就是要依托生态修复工程,将沉陷区变身湿地景观这一旅游价值极高旅游吸引物。


在明确这一目标后,潘安湖选取了我国现行的各种湿地景观标准,引导修复: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现在不仅是生态修复的典范,更成为江苏省知名的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


2022年11月,潘安湖景区又和南京钟山、苏州金鸡湖、无锡竹海等十个景区一道入选了2022年度江苏省智慧旅游景区名录,在发展旅游的路上越来越专业,越来越被认可。


  • 用旅游的手法体验治理成效,开展研学活动


潘安湖承担着改变徐州形象认知的使命,在展示生态蝶变过程中,也没有仅仅停留在文字宣传上,而是借鉴旅游的手法打造了一个体验式的湿地科普馆,让每一个人可以亲身体验转变的过程与成效。


在这个科普馆里,全展厅都采用了沉浸式的场景设计:把整个展馆做成一个湿地生境,从墙面到地面全方位展示潘安湖生物多样性。每一个小的湿地场景也都进行了场景复原,游客可以结合各种互动装置了解湿地以及其中的动植物。


不仅如此,还在室外配置了观景镜和依托全息虚拟体感技术设置的小游戏强化游客对生态蝶变的感知。来湿地馆玩一通就能很好地了解潘安湖的过去以及转变的过程,学习到矿区治理的最新手法与趋势,成为徐州很好的生态研学旅行地。


最吸引人的一点是,潘安湖创新研学课程,将体验馆讲解和实地体验进行结合,吸引了大批的专业学子前来实际研学体验。2022年,潘安湖景区和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的研学。


在这里师生们一同乘船到湖上,听老师讲述潘安湖生态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更直观地了解、学习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治理技术与成效。


  • 用旅游吸引物展示治理成果,用生命说明生态


生物多样性一定是生态的最佳注解。潘安湖也正积极朝这个方向努力。在潘安湖公园核心区,设置有一个鸟岛,岛上目前展示的动物有80余种、1200余只,其中国家与国际附录公约保护的一级二级野生动物30余种,国家三有保护及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余种。


尤其是2022年新被吸引来的邻居,更是寻遍徐州都看不到的网红动物,优雅、美丽的火烈鸟,嘴大想装一切的白鹈鹕,成群结队地出现在这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小朋友前来打卡,和她们进行亲密接触。


  • 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打造文旅品牌,塑造城市系列名片


潘安湖风景度假区在开发湿地景观的基础上,还通过引入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团队,打造了潘安湖湿地公园、潘安古镇、马庄香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旅游品牌,丰富了潘安湖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如今,名为真棒的香包,已成为马庄村的知名IP和注册商标;占地2000平方米的香包文化大院也已成功带动马庄村几百名妇女就业创业的新乐土。


现在的潘安湖,有着“鹭影飞舟何处饮,池杉岸柳初成荫。潘安五月雨蛙鸣,璀璨榴花千里沁”的美景。徐州在塌陷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用这种最直接的办法,彻底重塑了城市认知,从灰头土脸的矿区变身人人都称道的徐州后花园,年均接待游客达到200余万人次。


“内”练气质:重视旅游融入本地生活,在生活中传承城市独有的精神


王国平在《城市怎么办》中说道“一座忘记历史的城市,是没有特色的城市;一座丢失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


工业以及工业精神既是资源型城市的历史,也是资源型城市的文化,更是资源型城市的气质。国内的很多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也会考虑融入工业精神,以彰显城市过去的历史与荣光。


比较常见的是依托工(矿)业遗址建立工矿博物馆、遗址公园,用展示表达纪念。这样的做法在历史记录方面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在将工业精神与城市绑定、形成城市的名片的效果上还是欠缺的。


当今年轻人远离工业,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接触重工业的机会尤其更少,埋头苦干、专注忘我的工业精神是离年轻人生活最远的精神存在。


所以,很难单单凭一个人、一件事、一段历史的诉说去向年轻人灌输“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种工业觉悟和情怀,更谈不上作为一种城市精神进行理解。


所以,一定要以当今人,尤其是年轻人容易接受和感知的方式,彻底融入他们的生活进行传承。国内外的实践中都涌现出了一些非常有借鉴意义的例子。


1. 大多数城市可选:变工业遗址为生活地标,在生活中形成对城市精神的传承


德国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阿莱达·阿斯曼也认为文字、图像、地点是记忆的主要媒介,利用“地点”这一储存器的功能,能实现精神的符号化


所以,遗址、遗迹等地点媒介毫无疑问是资源型城市可以用的首选媒介。把他们与当今人的生活进行共振,让工业遗址从符号变成文化,真正成为能代表城市的文化符号。鲁尔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意义的示范。


▼图注:德国鲁尔区


  • 连点成链,大手笔打造全景教科书


鲁尔区对于引导现代人感知与理解精工精神,是通过将当今的生活注入遗迹来实现的——让年轻人在当下的活动中,去切实感受与理解当初的光辉历史。


▼图注:德国鲁尔区



也就是说,在鲁尔旅游,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发现之旅。这对于信奉旅游的真谛在于发现的年轻人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他们把鲁尔做成了一本大的教科书。


鲁尔其实是个非常大的范围,以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Regionalverbands Ruhr,RVR)所辖地区作为地域界限,面积4400km2,占德国面积1.3%。这个广大的区域内构成了包括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基础的一系列重化工业,构成昔日“德国的工业心脏”。


▼图注:德国鲁尔区


鲁尔将原有中部工业景观最密集的地区的遗迹遗址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保护,以此为基础,打造了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 Emscher Park,IBA)项目。


项目覆盖面积近800平方公里,既是鲁尔地区开始“擦去了脸上的煤灰”的项目,也是鲁尔铭记150年德式精工工业发展历史的项目。项目大手笔修复了3000多座历史建筑,既包括杜伊斯堡的蒂森钢铁厂这样的整体工业遗迹利用,也包括一些简单的地标,如三角形金字塔Triangle Pyramid。


▼图注:德国鲁尔区




这些旅游景点(工业遗产、博物馆、公共休憩场所等)被规划为3种不同的主题线路,覆盖全区,全景化、“教科书”式展现煤矿、炼焦工业发展,成为德国工业文化的见证和标志。


  • 把遗址都做成生活磁极,以发现的欲望刺激主动的传承热情


鲁尔的工业遗迹不仅仅因“可观”而存在,更是实实在在引人来的“可感知、可发现”的。比如“埃森关税同盟工业区”的工业遗迹,在很好地保存了以前生产痕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开阔、通达的空间,进行现代化的音响、照明等设施的配置,一举成为鲁尔区最受欢迎的文化活动举办场所。


▼图注: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


在这里参加音乐会、展览、戏剧、舞蹈表演的年轻人,身处现在的体验中,看到这些震撼的工业遗迹,就会被激起好奇心,这以前是做什么用的?是怎么来的?他们是怎么建起来的?


激起年轻人们了解当年工业活动、感受当年工人巨大创造力的渴望与动力。有一个在穷游上发游记的博主,在图文并茂地介绍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haftspark Duisburg-Nord)时,提到“这些巨大的、数量极多的输送管掌管着各种原料和能量,可见当时厂区的工作产量是如何庞大啊。”


这比单纯的解说式说教更有教育意义与传播力——因为他们会在主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而这些理解配上作者的图片会成为符合当下年轻人视角与喜好的“工业文化传承实录”。


年轻人的广泛关注,也极大地刺激了年轻人的传承热情。比如Grubenhelden是一家诠释现代生活方式的德国的时尚时装品牌,他将鲁尔区的文化理念融合在服饰文化上,以可持续、矿业为灵感的街头服饰和配饰为特色,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图注: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内,由厂房改造的餐厅、书店,深受年轻人喜爱



在对马蜂窝旅游主播的采访中他们就坦承:“用衣服的故事讲述曾经的历史,将历史融入到设计中,把矿工的灵感与当今的时尚融合……这就是创始人乃至整个鲁尔区的理念:用产品呈现历史,用历史装饰产品。


  • 凝练一个大奖,在全世界内为德式精工代言


鲁尔将德式工业的严谨、实用、美观直接浓缩进了一个大奖,红点大奖,并将红点大奖打造为国际公认的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


尽管有些专家对于其奖项的严谨性有不同意见,但是笔者始终认为,这并不妨碍红点大奖作为德式工业精神与德式审美的传承与演绎;而其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地位更使它无可辩驳的是鲁尔工业旅游最厉害的手笔,也是最难以超越的手笔之一。


▼图注:德国鲁尔区


首先,尽可能地做大专业影响圈。红点设计大奖每年会收到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18000多个组织的参赛作品;覆盖了工业设计、室内设计、交互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诸多方面,成为工业设计领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知名大奖。


其次,尽可能地走入每个人的生活,从圆珠笔到挖掘机,从背包到汽车,已经覆盖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触手能及的领域,其中不乏大疆无人机、苹果的AirPods这些兼具高颜值、高科技的产品进行了新时代的代言。


最后,每年一次,打造盛会。红点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颁奖典礼,吸引设计、媒体和商业界数以百计的宾客,成为设计界日历上的最大的亮点。


埃森特意在矿区设立红点设计博物馆,满足那些工业设计从业者、在校学生,或者是仅仅是对喜欢汽车、喜欢工业、喜欢材料的普通游客的膜拜,平均每年有15万名游客参观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已成为德国现代工业设计和工业旅游的代表性景点之一,也是德式精工的重要体验点。


▼图注:红点艺术设计中心


在工业旅游的推动下,鲁尔不仅重塑了地区活力,更重要的是再塑了地区居民的自豪感。以前这里的居民不会主动讲自己来自于鲁尔,仿佛一说出口就像在说自己是乡下来的。


但是在工业遗址和工业旅游开展后,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工业区内举行的文化活动,开始有自信说出自己来自鲁尔、埃森。这将成为鲁尔迎接新时代挑战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图注:德国鲁尔区


2. 新的尝试,将精神融入生活,传承城市精神


也有一些非常特殊的资源型城市,他们的资源以及资源所支撑的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高度相关。


虽然曾因资源开采枯竭,城市面临衰败,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和生活的紧密结合,也将城市的精神与文化进行了很好地传承。景德镇以及景德镇盛产的瓷器正在这条路上进行先行探索。


景德镇是在群山环绕之中、聚昌江而生的一个城市。依托山上的高岭土、昌江的运输便利,景德镇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瓷器生产地。2000多年的冶陶史、600多年的御窑史,让景德镇瓷器一度成为中华优秀陶瓷文化的高地。但是,随着“高岭土”矿开采结束,景德镇的资源禀赋丧失,曾经的国营瓷厂亏损停产,景德镇也逐步走向衰败。


景德镇紧紧抓住城市更新的机会,积极将陶瓷生产以及陶瓷文化融入生活,再塑城市名片。


  • 把手工基因植入建筑,以建筑彰显城市气质


景德镇所具有的气质就是手工艺及其所创造的高级美。所以城市在更新中,即使拆了很多建筑,修缮了很多建筑,都要展现与城市不可分割的记忆,又美又有内涵。比如景德镇艺术中心,整体建筑从造型概念上就采用“宋代湖田窑影青斗笠碗”为原型,以期从视觉上开启陶瓷文化源头的意向。


同时,一些单体建筑的改造从细节彰显城市的瓷器魅力。比如有世界皇家瓷厂之称的景德镇御窑厂,远看,御窑博物馆由8个大小不一的拱形建筑组成。


近看单体,设计师将传统窑炉与中国瓷器圆润简约曲线造型的结合,用单体拱券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结构,体现出了东方拱券的魅力。


再比如陶溪川大剧院,虽然是由英国顶级建筑大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也遵循景德镇一贯工业风的基础上,局部用砖块布置成穿孔的屏风,将景德镇的手工基因融入建筑,彰显城市文化特质。


这一系列建筑更新,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城市旅游的特色。《ELLE DECORATION家居廊》携手《路易威登城市旅游指南》开启全球设计之旅的评选中,凭借这些美学建筑,景德镇成为该City Guide中收录的中国城市的四十五分之一,同深圳、苏州、大理等知名旅游城市一起站在了世界游客面前。


  • 以美会友,组织美学活动,再现“汇各地良工之精华”盛况


景德镇的高光时期是“汇各地良工之精华”。为了重现这个盛景,景德镇巧妙地抓住当今年轻人圈层化交流的特点,积极组织多种水平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市集是景德镇聚集吸引年轻人的最有特色也是最有力抓手。景德镇天天有市集,而且各不相同:


乐天陶社市集、陶溪川市集、明清园市集都风雨无阻开放,满足各种偏好游客和“景漂”的交流需要。乐天陶社市集注重趣味性和原创性,摊主不固定,每次去都像“拆盲盒”,期待不一样的手工艺人带来的新作品。


陶溪川集市以景漂一族和大学毕业生为主,售卖创意独特且种类丰富的手工品,装饰瓷、文房器、茶器、饰品、自制美食、原创服装……应有尽有。为了让市集更吸引人,陶然集还融入了音乐活动、美食、艺术展览、工艺课程等内容,力求做到好玩、有趣、可逛。


市集就是一个催化剂,成功吸引并留住客流的同时,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巧匠。到景德镇,参加各种市集已经成为年轻人中非常时尚的旅游项目。


景德镇还连续17年举办的国际陶瓷博览会,聚集国际陶瓷经贸、旅游、交流、合作。瓷博会成功举办多年来,共吸引了来自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427家参展企业、3000多家采购公司共20000多位中外嘉宾与会,旅游、观光人员达到91万人次。


  • 构筑“织梦空间”,留住各地良工


景德镇将瓷器体验、消费与文创相结合,打造陶溪川文创街区,给年轻人们创造了来景德镇玩,住在景德镇感受美的载体空间。


陶溪川是在前景德镇国营陶瓷厂——宇宙陶瓷厂的旧址上改建起来的艺术空间,之前的厂房,被改造为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美术馆、陶公塾研学教育平台、邑空间双创基地、艺术中心,以及文化主题酒店、青客共享公寓、陶艺培训、音乐教育……成为美学生活的集中展示街区。这里引进品牌企业173家,涵盖文化交流、教育培训、艺术创作、休闲娱乐、品牌体验等方方面面。


在建筑面积不到9万平米的陶溪川里,集聚了近万名“景漂”“景归”艺术家,其中还包括许多来自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景漂”。同时,吸引了50多个国内知名艺术家工作室及艺术机构入驻于此。如今,能与北漂、沪漂、深漂对标的景漂一族,已经成为在景德镇定居的一个庞大群体,成为未来的良工以及良工精华。


景德镇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景德镇圆梦。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景漂”数量每年5万人左右,其中约5000人为“洋景漂”。同时,“景德镇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由2012年的2001.28万人次,提高到2021年的5331.65万人次,增长了166.41%。”


当然,像景德镇这样有名的资源型城市并不是很多,但是资源型城市中类似这样能跟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相结合的工艺却有很多,如招远市的黄金工艺、阳泉市的砂器其实都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后者更是早在郭兰英时代就已经传唱大江南北,可以尝试借鉴景德镇的做法,将城市精神与工艺生活进行结合,最终形成城市的气质、重塑城市认知,构筑转型的雄厚基础。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关键。每一个资源型城市都需要尽快开启并绘就自己的第二曲线。转型绘就第二曲线的过程中,毫不犹豫地发展旅游,是开启第二曲线的最佳选择!


但是发展旅游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隔行如隔山,不主动谋划就容易费力不讨好。如何把这个“费力”、费钱的事情,变得“讨好”,充分解决城市的认知问题,就要提前做好点位谋划、资金的投入规划以及打造目标管理。


只有明确并解决了这些问题,打好一套组合拳,旅游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助力资源型城市顺利绘就第二曲线。从一座山峰攀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首先要穿越一个非理想状态的“峡谷”。资源型城市穿越非理想状态“峡谷”的过程,旅游一定是我们可以使用的拐杖!用好这支拐杖,必将迎来春暖花开的彼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高莱斯(ID:RL-CONSULT),作者: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