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在其他国家建立工厂,减少在华工厂数量,减少对华依赖……’这是德国政治家几个月来一直絮絮叨叨说的话。而现在,德国经济研究所(IW)提供的数据似乎与之相悖。”

综合德国《南德意志报》、英国路透社等14日报道,基于对德国央行数据的研究,IW当天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高达1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18.8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创下历史新高。报告还显示,去年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总投资的比重非但没有下降,还上升至10.3%,创下近10年来新高。

“这是一个新的记录——此前两年的数字已经很高了。”IW国际经济政策、金融和房地产市场部门负责人约尔根·马特斯(Jürgen Matthes)对此评价称。



2023年2月6日,沈阳,位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华晨宝马里达工厂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 图自视觉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正面临着“两难境地”,尽管政府呼吁德国企业减少对华投资,并大幅削减了对华投资担保,但德国企业仍在中国大量投资。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初步数据,2023年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德国经济研究所(IW)14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去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为119亿欧元,同比增长4.3%,创下历史新高。德国企业过去三年(2021年到2023年)在中国的投资额与前六年(2015年至2020年)相当。

IW的报告还称,由于欧洲最大经济体徘徊在衰退边缘,去年德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从2022年的约1700亿欧元降至1160亿欧元,但去年中国在德国海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份额总体上没有下降。

2023年,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总投资的比重上升至10.3%,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超过10%大关。而德国在亚洲其他地区的直接投资则停滞在8%左右。

研究认为,总体而言,德国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情况存在分歧。“一方面,德国企业在中国一直有新的投资,这些投资的资金完全来自于在中国产生的利润。”马特斯称,“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四年中,显然也有资金从中国流出。”

马特斯表示,德国央行的数据还不能准确地证明这一点,但他推测,仍有少数几家大企业在大量参与中国市场的业务。



中国电动汽车亮相2023年慕尼黑车展 图自视觉中国


今年1月底,在华德国企业官方协会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3/24年度德企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存在所谓“对华去风险”的噪音,但中国“对德国经济的意义依然是独一无二的”。

报告数据显示,91%的受访德企计划继续扎根中国市场;78%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五年其行业将持续增长;54%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在华投资,其中79%的企业表示,这是保持在华竞争力所必需的。

此外,有64%的企业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只是暂时的,会在未来一到三年出现反弹。42%的德国企业预计2024年他们所在的行业将呈现积极发展势头,相比去年调查中21%的数字翻了一番。

还有37%的受访企业认为,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作为创新市场的吸引力正在增强。46%的公司计划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以保持竞争力。

受访德企还认为,中国企业的创新领导能力不断增强,其中汽车行业企业最为明显。在汽车行业,11%的企业将中国竞争对手视为创新领导者,58%的公司希望自己能在未来五年内担当这一角色。

这一观点也在前两天(2月13日)发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中有所体现。报告承认,尽管所谓“去风险”和“减少对华依赖”的陈词滥调在不断重复渲染,但实际上美欧对华经贸数字正在“逆势而上”。

报告提到,美国2022年对华贸易额仍以53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美国的“友岸外包”努力似乎比看上去更加脆弱。在美国的贸易量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墨西哥等国的同时,这些国家从中国的进口量几乎同步增加,表明中美经济的间接联系仍然存在。

欧洲表现更甚,由于从中国进口激增,欧盟对中国的总体贸易逆差从2018年的1550亿欧元激增至2022年的3960亿欧元。德国公司也继续在中国大量投资,无视德国政府减少投资的企图。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在2023年上半年保持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占整体投资的比重甚至有所上升。

路透社提到,今年4月中旬,德国总理朔尔茨计划将率商业代表团访华。报道指出,这是德国政府去年7月发布首份“中国战略”后,朔尔茨首度访问中国。

朔尔茨上一次访问北京还是在2022年11月初,也是他就任德国总理以来首次访华。据德媒报道,当时有100多家德企申请随行,最终仅包括宝马、大众、巴斯夫、阿迪达斯、德意志银行等在内的12家行业巨头入选,被形容此行是将“德国最大的品牌带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