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总是在生产一些没人知道该如何运用的知识。”

近几十年来,大学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全球高等教育机构聘用的研究人员已经从1980年的400万人增长到1500万人左右。这些研究人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大约是过去的五倍。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某种程度来说,这种快速扩张遵循了合理的经济原则。大学本应该产出更多思想和科研领域的突破,能够应用在商业活动、政府决策与普通人的生活中。新产生的创意被置于公共领域,所有人都能引用。因此,理论上来说,大学应该是生产力提升的绝佳动力。

然而,现实中,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同时,(西方)生产力提升的速度却在放缓。上世纪50到60年代,西方富裕国家工人的每小时产出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十年里,每年增长1%已经成为常态。即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浪潮推动下,生产力的增速依然疲软,根据粗略估计,现在是每年不到1%,这对经济增长来说是个坏消息。阿希瑟·阿罗拉(Ashish Arora)、莎隆·贝伦松(Sharon Belenzon)等五位经济学家新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大学的高速扩张与富裕国家生产力的停滞可能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研人员


要了解其中缘由,应先回顾历史。二战结束后,高等教育在促进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一般。企业承担了更多实现科研突破的责任:在1950年代的美国,企业在科研上的时间投入是大学的四倍。当时,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AT&T)与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等企业既注重商业盈利,也重视学术科研。在1960年代,杜邦(DuPont)化学公司的研发部门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的论文要比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加起来还多。贝尔实验室(Bell Labs)曾经隶属AT&T公司旗下,那里有十多位研究人员日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巨型企业实验室的出现部分源于美国严厉的反垄断法。这些法律往往令某家公司很难购买另一家公司的发明成果。因此,企业别无选择,只能靠自己去开发创意。到上世纪70至80年代,随着美国限制竞争政策的放松,企业实验室的黄金时代也随之落幕。与此同时,大学科研的发展让许多老板们相信,他们不再需要自己砸钱搞研发了。如今,只有少数几家大型科技公司与大型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能够与历史上的杜邦公司相媲美。

阿罗拉先生与他的同事们发表的论文,以及2019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作者略有不同)均提出了一个微妙但杀伤力极大的建议:在实际提高生产率这方面,过去以大企业为主导的科研模式要胜过新时代以大学为主导的模式。这些作者引用了大量数据,从博士学位数量统计到对参考文献的分析等。为了确定公共科学与企业研发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采用了一种复杂的分析方法,包括分析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变化。



原文提及论文中,关于美国40年多来大学理工科论文发表等数据的统计 图自:《公共科学对企业科研的影响》 The Effect of Public Science on Corporate R&D.

总的来说,他们的结论是,在若干年内,公共机构取得的科研突破“很少或根本没有引发行业资深企业的回应”。大学实验室里的天才大脑们可能会发表一篇又一篇精彩的论文,推动学科前沿的发展。然而,这些对企业自身的科研发表、专利申请数量或科学家雇佣人数往往没有产生影响,唯一例外的是生命科学领域。这反过来表明,大学对整个经济层面的生产力提升影响很小。

为什么企业如今很难利用大学产生的创意?企业实验室的消失是部分原因,那里曾经是思想家与实干家紧密配合的乐土。20世纪40年代的贝尔实验室拥有一支由化学家、材料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足以应对开发晶体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理论与实践问题。现在,这种跨学科专业知识的运用已经基本消失了。

另一部分原因同大学有关。摆脱了企业界大老板的需求,大学科研工作现在更偏重满足科研怪才们的好奇心,或者是提高论文被引次数,而不是探索能够改变世界或赚大钱的技术突破。适度地“为了科研而科研”并非坏事:有些科学领域的突破,比如青霉素的发现,几乎要归功于一场意外。但如果每个人都在争论那些浪费时间却没有实际价值的话题,经济发展就会受影响。

当高等教育机构确实产出了与现实世界更相关的研究成果时,其后果反而令人担忧。论文作者们发现,随着大学培养出更多新毕业的博士生,企业似乎认为发明新东西比过去更加容易。然而大学申请的专利却产生了抵消效应,导致企业减少自己的专利注册。这可能是由于已经入场的企业担心来自大学科研机构衍生品的竞争,所以减少对该领域的研发投入。虽然没有人了解这些相互对立的影响该如何平衡,但论文作者们指出,如今企业每年注册的专利数量净减少了1.5%。换句话说,投入到公共科研机构上的大量财政资源,有可能导致整个西方富裕世界的企业创新能力下降。

如果你这么聪明,为什么你没有赚大钱?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和企业界之间的合作会变得更加有利可图。更严格的限制竞争政策会强迫企业表现得更像二战结束后的时期,加强对内部的研发投入。如今是企业的研究人员,而不是大学,正在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创新:在一部分案例中,企业实验室已经从废墟中重新崛起。不过,到了某个时刻,政府必须要回答更棘手的问题。在一个经济增长乏力的世界里,为大学提供如此丰厚的公共资源似乎是一种缺乏正当性的奢侈。

(原文于2月5日发布在英国“经济学人”网站,原标题:“大学正越来越不擅长提高生产力。” Universities are failing to boost economic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