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时筠

01

在春秋时期,鲁国有条法律:在外看到自己的同胞沦为奴隶,只要出钱把他们赎回来,就能得到国家的补偿和奖金。

孔子的学生子贡很有钱,他赎回了很多人,而回国后,他又拒绝了国家的赏金。

因为他觉得这点钱对他来说不足挂齿,他愿意出钱去帮助同胞。

可就在世人都夸子贡高尚、伟大时,他却遭到了孔子的怒斥。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位徒弟子路。

有一天他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为表谢意,送了他一头牛。

子路并没有像子贡一样推脱,而是收下了。

有人觉得他不该收,收了善意就变味了,但孔子对他大为称赞。

一样的行善,不同的待遇,让人不解。

按常理来说,子贡比子路更加高尚、无私,更应该得到嘉奖。

可为什么孔子对二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后来才知道,孔子认为:虽然子贡没有错,但他的选择大大拉高了道德的标准。

本来赎人拿奖励,是一件成本很低但名利双收的事,所以很多人遇到受困的同胞都会施以援手,这会让更多的鲁国奴隶得到解救。

但如今,子贡拉高了标准:只有赎人而不要赏金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尚”。

可是,并不是人人都像子贡一样有钱的。

原本大多数人都能做的善事,现在被拔高到普通人难达的高度。

明明是救人,却不仅要花钱,还可能遭到质疑绑架,那大家何苦还要自讨苦吃?最终真正受伤害的是谁?只会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子路的选择不同,他让所有人都清楚看到:好人会得到好报。

哪怕是为了利益,也有更多的人,愿意行善、敢于行善。

幼时读到这两个故事,还不理解孔子的逻辑。

但长大后才明白,他才是真正的通晓人性。

不求回报的善意固然高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

当对一个好人的要求太过苛刻,只会让“当个好人”,成为世上最难的事。

最终,愿意做好人的人只会越来越少了。

02

为什么要说这两个故事?

最近湖北大雪和冻雨,很多人被堵在了高架上。



高速封路,不知道何时能通车,民众们又冷又饿。

于是居住在各条公路周边的村民,纷纷行动起来。

有人顶着刺骨的寒风,穿过难走的冰地,翻过高速公路的护栏,为那些被堵民众送来热水和方便面。

有的地方高速上不去,他们就把物资放到了篮子里,让被困人员拉上去。



许多人做这件事是自发的、免费的。

这样无私的善意让人感动,对于他们的善行,应该感恩。

但与此同时,另一批人正在遭受谩骂和羞辱。

因为有一些村民,他们无力免费发放,但是他们一样背着食物和热水来到了高速公路。

有的免费提供开水,但是泡面需要付钱。



有的一杯开水3块,一碗泡好的泡面卖10块。



这个价格,放在常规超市或许算贵。

但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高速上,他们需要顶着寒风,背着重重的物品长途跋涉,这个价格算贵吗?我觉得不贵。

况且是明码标价,也没有强买强卖,觉得贵不买就好。

可是呢?这些不免费的村民,却被一些人诟病。

有人说他们在“发国难财”。



有人说他们想挣钱想疯了,甚至还要举报他们。

他们振振有词,认为在天灾面前,就应该“无私奉献”。

只有免费的才是善良,但凡提钱,就是借机敛财。





这一幕真的让人唏嘘。

我突然理解了开头两个故事。

其实对于那些被困在高速上的人来说,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愿意花10块钱解决当下的困境。

而对于那些千里迢迢背来热水和泡面的村民来说,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就算只是为了赚钱,至少更多人行动起来,让更多的被堵民众不至于受冻挨饿。

本是一件双赢的好事,最后被一些圣母网友绑架。

他们在谩骂、质疑、人肉。

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什么?或许就是没人敢再去卖了。

那受苦的是谁?还不是那群被堵在高速上的归乡人吗?

世道变坏,就是对好人无限度的苛责开始。

如今的对好人的标准似乎就是:做好事,不求回报。舍己为人、完美无瑕,大公无私。

但好人也是凡人,我们不能用神的标准去苛责所有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善意应该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靠着道德绑架来强迫的。

你可以免费,也可以收费,但不能去强迫别人也和你一样免费。

让好人有好报,其实是在保护好人。

逼迫别人花钱来满足自己的善心,那不是行善,而是慷他人之慨。

03

其实类似的事件一直在发生。

去年淄博爆火时,当地贴心的服务和民众的善心就曾爆火出圈。

有人免费接送机、有人请客买单,还有人被追尾后也不追责,还拿出自家的房子供游客免费居住。



其实大家的本意都是维护好淄博的名声,让更多的人来到淄博旅游。

但是当个人的“善意”被放大成了大众的“道德标准”,一件好事就走入怪圈。

比如当地一位烧烤店老板,因为限号,被道德绑架。

一小伙为了能吃上烧烤,开始撒泼打滚,一边往自己脑袋上浇水,一边向老板行礼祈求。

老板因为害怕影响淄博的名声,只得下跪道歉。



还有一位游客,到了淄博就道德绑架出租车司机:你们不是好客山东吗?那就不能收费。

可是出租车司机也要养家啊,为什么不能收钱呢?



想要做一个好人太难,因为你要不断接受他人的审视和审判。

而世上有一类人,他们惯行双重标准。

他们把他人的慷慨当作理所当然,甚至以此为借口来索取更多。

面对他人的事,他们像圣母一样怀揣仁慈之心,无底线无原则的要求别人包容、原谅。

可一旦主角换成自己,那是宽容也没了、善良也消失了,比谁都冷酷、现实。

这样的人往往比坏人更可怕。

因为他们对好人凶狠的斥责,就是在消耗整个社会的善意。

当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害怕道德审判,而选择袖手旁观。

当人与人之间,互相揣测,越来越冷漠、那最终受害的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

真正的善良,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善意,而不是冷漠旁观时,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所谓的道德,更应该用来律己,而非律人。

04

人与人之间,做不到完全的感同身受。

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不同,就随意干涉别人的生活。

也不能因为别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期望,就对他人指手画脚、道德审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倘若受到恩惠,请学会感恩。

每一次他人的慷慨,都是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善意,感谢他们的付出。

只有当我们学会感恩,才是对善意最大的尊重。

而倘若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请学会闭嘴。

少劝别人大度,少审判别人的善良。

对错自有法律审判,千万不要去给好人套上道德枷锁。

善良是一种选择,不应该有门槛,更没有标准定义必须要怎么做。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一个善良的社会,不能让任何一个行善之人吃亏、受屈。

别让好人寒心,别让好人害怕,允许好人的“不完美”。

一个充满爱与善良的社会环境,从善待好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