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最热门的话题,无疑就是生育率、房地产和债务。
关于债务,有个一直以来的问题困扰着大家:直觉上觉得债务太高对未来不好,可是又觉得国家控制着印钞机,直接印就得了,哪来的那么多事。
今天咱们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要说,借新还旧这个操作是非常正常也是非常普遍的。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政府完全可以说今后的债不还了,只还利息。这个不单是可以的,历史上也存在过。
比如荷兰,荷兰是现代金融的祖师爷。他们之前一直借新还旧,后来烦了,说是要发一种不还本金的债券,只付利息。啥意思呢,你借给政府一万块,政府给你张借条,今后每年凭这张借条给你500块,5%的收益率。相当于你买了个5%且无风险的理财产品,也凑合。
当时有很多老财,就把自己的钱借给荷兰,每年利息给孩子,自己安心去死,有效避免了孩子想证明自己不是个废物把钱给证明没了。
这时候就有个问题,如果你不是老财,你一开始准备今后慢慢吃利息,哪天后悔了,怎么办?
荷兰人早就想好了,他们有国债的二级市场,你要是不想要这张债券了,完全可以去二级市场里卖给有需要的人。
如果全社会的赚钱机会多,大家可能看不上这5%的收益,你这张债券想卖掉比较费劲,可能得降价才能卖掉。如果赚钱机会少,整个市场大家都想要你这个5%的理财产品,你还可以涨价卖出去。现在的美债也是这样的,债券的价格也是实时波动的。
当然了,后来发现这么干没必要,如果不想还钱只还利息,借新还旧一样能达到“永续债”的目的。但是永续债卖出去就不好回收了。
但是,这里有个最最关键的问题,如何让大家持续地把钱借给你呢?
答案呼之欲出,就是“信用”。
大家敢买你的债券,你得承诺大家不能偷摸“大规模印钱还债”,毕竟那样做一时痛快了,大家都不是傻子,将来再也不借给你了。比如你的债券承诺收益率是5%,你一年多印了100%的钱,这种情况下,脑子有问题才会买你的债券,甚至脑子有问题才持有你的货币。
注意,不是不能印,理论上没有一个政府能克制住印钱的冲动,但是负责任的政府会考虑长远一些,尽量少印,尽量克制。
政府足够克制,老百姓就会把闲钱拿出来借给政府,既可以解政府当下的燃眉之急,也可以稳定币值。
后来荷兰人跑去英国做首脑,成立了英格兰银行,英国人又跑去美洲大陆,搞出来了美国。
“政府借钱+债券市场”这个操作慢慢扩散到了全世界,咱们国家如今也在使用这套玩法。
不过在后来实际运行的时候,差别很大。
比如荷兰、英国、美国这三个国家,他们的货币在过去百年里也都贬值了90%以上,看着是很垃圾的。
不过关键是同行更垃圾,现在能挺上百年的货币并不多,百年贬值90%的货币就更少了。绝大部分国家在十几年内就贬值这么多,反倒衬托他们仨属于矬子里的大个儿。
我国其实也算相对克制的。这一点估计很多人不接受,不过确实是现实。
中国在这几十年里货币存量增幅很大,主要是外贸和外商投资中国的美元换成了人民币流通,一下子把人民币推高好多倍。
其次就是老百姓的房贷、政府的国债和地方政府的城投债,都从银行贷出来天量的钱。真印的钱并不多。
现在大部分国家也都是在借新还旧,包括日本和美国。
而且大家注意下,在乎政府债务、把债务当成个事的国家,一般都挺靠谱。那些不靠谱的国家,政府需要钱直接印钱就得了,还借啥债?
比如前段时间热议的阿根廷。阿根廷就是那种根本没有任何信誉的国家,政府需要钱就随便印,导致老百姓手里有了比索就要抛掉,抛晚了就会贬值,如果能换成美元就赶紧换。以至于阿根廷民间本币和美元并行使用,老百姓存美元、抛本币。
现在大家懂了为啥阿根廷新总统米莱要把自己的货币废掉换成美元了吧,因为没啥经济学知识的阿根廷老百姓也意识到那个比索是纯垃圾,就是不断印钱洗劫老百姓的,不如赶紧废掉。这种对自己国家货币深深的失望,咱们体会不到的,也就理解不了他们的魔幻行为。
还有土耳其,也是个奇葩,他们的年利率比俄罗斯都高,45%,可是货币依旧在疯狂贬值。去年五月的时候,100美元能换1800里拉,现在能换3000了,大家想想贬值了多少?他们的老百姓对本国货币失去了信任,疯狂存美元、欧元,甚至存人民币,拿到自己的货币就赶紧抛掉,抛晚了又贬值了。
大家看出来了吧,国债是个稳定器,是一种承诺,政府通过“借钱”这个行为向老百姓保证将来会通过财政收入还钱,而不是印钱,保持大家对货币的信仰。
这时候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国家是一个个人,它欠了一大笔钱,还不上,想借新还旧,什么条件下才是安全的。
首先这个人是向前发展的,将来的收入得比现在高,这样借了更多的钱,将来也是能还得上的。
其次他得还得上越来越高的利息。
那我们国家的债务怎样了呢?
一般来讲,衡量债务规模的大小,要比较债务和GDP的比值,就好像普通人欠三百万崩溃了,亿万富翁欠这么多钱却不是个事。
日本是260%,美国是126%,中国比较复杂,因为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债到底欠了多少债可能谁都说不清。不过按照Wind的统计,中国大概是117%,有些数据说是中国77%,这就是没算城投债。
由此可见我国的债务不算离谱,不过之前那种“借债发展”的模式肯定是玩不下去了,而且债务这东西跟“雪球”似的,滚起来非常可怕,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快就翻倍了,经常撸贷的小伙伴都懂。
前几天国家也暂停了几个省的基建项目,这几个就是还不上利息的,接下来中央大概率要替它们还,但是不让它们自己折腾了。
说到现在,再看我们国家的债务就很清楚了。
债务可以不断借新还旧吗?
当然可以。
前提是欠的债要认,最起码的,要把利息还上,本金将来慢慢还。
这也是为啥很多人一看日本那个巨大无比的债务,就下意识觉得日本要完,其实日本的利息非常低,还利息压力非常小,也就苟住了。
现在大家懂了为啥咱们国家也要降息了吧,咱们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债欠了大量的钱,每年的利息支出就非常非常大,地方政府没钱,很多公共服务也就跟不上,甚至要打破一部分铁饭碗。如果降点息,压力也就不那么大了。今年大概率会连续降息。
政府和个人最大的差别是,咱们老百姓欠再多钱也不可能印钱,政府是可以的。如果政府最终走了印钱的路线,不是说不可以,那必将破坏整个环境,因为代价总得有人承担的,你用通胀来还债,其实就是那些努力存钱的人承担了代价。
如果政府印钱还债,到时候的结果就是“阿根廷化”和“土耳其化”,大家坚决不存款,因为谁存款谁就是代价。钱到手就花,通胀会进一步被推高,整个经济环境也会一天天烂下去,需要很多很多年才能恢复正常,得不偿失。信用这东西一旦丢了,重建非常非常难。
所以说,只要经济发展,将来的收入能够覆盖债务的利息,政府是可以一直借的。咱们国家债务规模,不至于大得离谱,只要将来克制点,少借点,先把利息还上,慢慢还本金,也没啥问题。
比较麻烦的是居民部门。
那些前几年顺风顺水时期借了大量房贷的人,这两年碰上职业和大环境的瓶颈,他们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只好节衣缩食还贷款。
最惨的是,可能当初买房贷款一百万,如今房价下跌后,房子都不值这个数了。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咬牙还下去,不然做了老赖这辈子就毁了,不仅自己毁了,孩子大概率也毁了,以中国人的脾性,肯定不会随便断供。
我见过的断供人,几乎都是穷途末路真还不上的,确实没见过单纯因为房价跌了就不还钱的。
按理说他们也可以借新还旧,这时候他们也会碰上利息越来越高的问题,最后收入可能连利息都还不上,更别说本金了。
所以他们如果是守法的老百姓,那肯定会节衣缩食攒钱还贷,这种节衣缩食会对整个社会的消费产生巨大的冲击。
现在咱们社会非常大的一个不确定性,就是这种“节衣缩食还贷款”规模到底有多大、到底会持续多久。
悲观的人说可能跟日本似的,持续还债二十年。乐观的人说没啥事,毕竟这两年汽车销量说明老百姓还有钱。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就不瞎猜了。
那如果“不是很规矩的老百姓”欠钱呢?
这两年很多跑到国外的那群人,有不少就是欠的钱还不上了,干脆远走他乡。那些跑非洲的,去拉美的,不少就是这种。他们离婚自己背了房子和债务,有人临走的时候干脆撸一堆小贷。
这也是为啥政府要降息,给大家降一降压力,也给政府自己降一降压力,毕竟政府自己也没少借钱,日本当初干脆降成了零利率。
最近日本不是说成功走出了通缩了嘛,咱们国家很可能要学习日本的策略,其实已经有了征兆了,比如低息,扩大政府开支,在海外大规律建厂等等。日本一开始政府开支主要是基建,后来基建项目赔钱太厉害,转向民生领域。
那降息的代价谁承担了呢?当然是往银行存款的那些人。大家也注意到了吧,每次贷款利息下降前,肯定存款利息要先降。前几年存银行利率能到4%,前年降成了3%,现在只剩下2%多点了,目测还得降。
说到这里,结论已经很清楚了。
面对巨大的债务,借新还旧也是个办法。
不过前提是利息得还得上。如果利息都还不上了,偷摸印钱还利息,这时候货币存量增长会非常非常快。
一开始有钱人会发现,选择抛掉本币换别的货币。然后中产也会发现,最后普通人也会发现,到时候就会发生阿根廷那种恶性通胀。我国在民国时发生过这种事,所以政府一直以来非常警惕。
但是不管怎么还债,这总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借钱的时候有多爽,还钱的时候就有多苦,而且这些苦一点都少不了,只是可能承担的不是同一批人。
所以保持健康,保持心态稳定,心理上乐观,行为上保守,度过这段时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ID:ertoumu893),作者:九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