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Marty Martinez踏上一趟从纽约飞往达拉斯的航班,起飞20分钟后,不料引擎突然爆炸。爆炸产生的碎片刺穿窗户,重伤了一位恰好坐在窗边的女乘客。
见状,Martinez “十分镇定”地充了8美元,开通了机上Wi-Fi服务,直播起了这次空难。同时,他联系上了家人朋友,与他们告别,“飞机要坠落了。我爱你们!”
今年9月,从北京到广州的航线上,我才第一次坐了趟真正有网络服务的航班。“免费体验十分钟”,一连上,十几个工作群里的消息瞬间接连弹出。时间一到,得买套餐。
随着“飞机上网”逐步覆盖,越来越多人能体验上空中“上网自由”——只不过,这自由,可不便宜。
一、今天这个班你是非加不可了
自从飞机上允许手机一类电子设备使用之后,一些航司就在飞机上布置了Wi-Fi。但这个Wi-Fi没法连外网,相当于是将家里路由器外网的网线拔了。乘客能进入局域网播放服务器看电影,在局域网“聊天室”里聊天——不过你大概率不会用(这个无聊的功能)。
后来为了让飞机连接外网,有两类技术方案。
第一种叫“ATG”方案,和地面通讯方式类似,让地面的基站直接与飞机通信(Air to Ground)。
ATG基站也经历从支持3G、4G到5G网络。比如中国移动正在测试的5G-ATG方案,理论上可以为每架飞机提供高达420Mbps的峰值下载速率(电信甚至到了1Gbps的下行)和66Mbps峰值上行速率。
一个5G-ATG基站最大覆盖半径达到了300千米,只要不到1000个基站就能覆盖国内航线。
但此方案的不足是,容易受到对流层的天气影响,且遇到大面积山脉和海洋这种无法建造基站的区域就会立刻“歇菜”。
卫星通信方案可以弥补。卫星通信使用到的频段,分为Ku波段和Ka波段,Ka波段是目前民航领域实际商用的最快网络技术,能提供100Mbps左右的带宽,流畅观看视频是妥妥够用了。
很多航司两种方案混用,根据飞机的位置,切换Wi-Fi服务提供方式。
不过,国内航班要解锁“通用Wi-Fi”(也就是无限制特定App和流量)的价格,可能抵得上你一个月的话费。以南航为例,国内航班是50元(全程),国际航班则高达180元。
目前有航司“解禁”了3000米以下的限制,让乘客飞行全航程都能上网。
贵,情有可原。给飞机装Wi-Fi,可不像买路由器,有人上门安装那么简单。
据报道,2017年左右,改装一架飞机光是硬件本身成本需要约40万美元;国内航司也曾透露,在不包括后期运维的情况下,改装一架飞机上网功能的整体花销在300~500万人民币之间。
卫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低轨卫星轨道和频段资源稀缺,具备排他性。卫星互联网的中低轨道资源“先登先占、先占永得”。
相比之下,对空中互联网的建设,欧美发达国家起步更早,目前已经相对普及。例如有网友分享过亲身体验,美国廉价航空JetBlue就提供了全程的免费Wi-Fi,速度能支持流畅看B站。
“哎?你这儿网怎么连不上?”
一位美国程序员Robert Graham在X上发了个吐槽,说他在飞机上连Wi-Fi时,发现怎么都连不上去。一通技术分析后他发现,原来是飞机上连接Wi-Fi的人过多,IP地址被用完了。
IP地址里前面类似“192.168.XXX”的东西像是身份证上的姓。如果都是相同的数值,说明设备在同一网段,相当于都是一个姓,是一家人,可以随意进一个家门(局域网内互相访问)。
而最后面的三位数则相当于是名,每个设备唯一。例如 192.168.1.233 是你的手机,192.168.1.234 是你的电脑。
要命的是,IPv4的最后三位数字最高只能到255。而且一般情况下,192.168.X.0和192.168.X.255是不能使用的,而且还得给路由器自己留一个(一般是 192.168.X.1),所以可用地址其实只有253个。
253个设备总量,就算是你七大姑八大姨带着十几个熊孩子来你家蹭Wi-Fi都绰绰有余。但飞机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首先,IP地址分配的机制是“先到先得”。人满了,后面得排队。
工程师们于是想了“租约”机制。工程师们规定,一个 IP地址的“租约”最短是1分钟,最长是两天。在租约期内,即便设备与Wi-Fi已经断开连接,这个IP地址也会继续被占用,无法分配给新设备。
一般普通客机的载客量,就已经达到了200人左右。而Graham发现,机上Wi-Fi的IP地址租约被设定在了8个小时。也就是说,即便是上一个航班的人都下飞机了,他们用掉的IP地址很可能还没被释放出来。对于短途航班来说,这并不合理。
于是他和空姐反映了这个问题,建议把IP地址的租约时间缩短到2~3个小时。令他没想到的是,飞机上居然有一个物理的“互联网重置”按钮(其实就是万能的重启大法)。只要有乘客抱怨连不上Wi-Fi,空姐就熟练地按一下,让所有租约和IP地址资源重置。
二、怎么挑提供Wi-Fi服务的航班?
截至2021年底,国内有842架客机具备客舱无线网络服务能力,但其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局域网。
根据《IT时报》报道,目前,国内有200多架飞机真正实现空中高速上网,主要覆盖的是宽体机,窄体机只有十几架,接下来会推进窄体机的覆盖。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国航宽体机占比为16.8%,东航为14.7%,南航为14.2%,吉祥航空为6.1%。
如果你想乘坐“互联网航班”,有以下参考指南:
目前国内头部的几家航司基本都提供了机上Wi-Fi 服务,例如东航、南航、海航(限 B787-9 机型)、国航等。南航更是直接发布了“机上上网适用航线”网页,可以直接查询提供机上 Wi-Fi 服务的航班和航线;
第三方购票平台和航司官方App会提示航班提供Wi-Fi与否,可在购票时留意类似图标;
飞机上也有标识丨图片来自UP主“托勒密”
提供Wi-Fi的航班都会在飞机上安装有天线,包括顶部靠后的卫星接收天线或底部的ATG天线。其次,有些航司也会给自己有Wi-Fi服务的飞机“打广告”,在舱门或座椅上贴上各种Wi-Fi相关的标识,生怕你不知道。
参考文献:
[1]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2CQz
[2] https://simpleflying.com/inflight-wifi-guide/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72027
[4] https://www.standard.co.uk/news/world/southwest-airlines-passenger-paid-8-to-facebook-live-goodbye-message-during-flight-horror-while-thinking-these-were-my-final-moments-a381673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宛潼,编辑:沈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