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中社1月19日报道,日前,朝鲜对一款新型“水下核武器系统”进行了测试,并希望借这一举措向美国韩国等国发出警告信号。

据报道,这场测试在朝鲜东海岸附近水域进行,具体时间不详,但有较大可能在本周内进行,以便与美日韩举行的联合军演同步。而朝中社发布的视频和照片资料显示,这款“水下核武器系统”在水下进行了试爆,成功制造出了巨大的水柱与海浪,其威力可见一斑。



(朝鲜测试其水下核武器)


朝发言人对此明确表示,测试这一水下核武器,就是为了证明朝鲜的水下核反击能力正在进一步完善,朝鲜的水面与水下行动将继续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敌对军事演习发出威慑信号——这显然是指美日韩日前在济州岛南部水域举行的“史上规模最大的三边联合海上军演”,美国海军的卡尔·文森号航母等9艘军舰参加了本次演习。



(美日韩海军军演)

朝方将这款“水下核武器”命名为“海啸-5-23”(Haeil-5-23),其主要杀伤手段是通过水下核爆炸产生大型带有放射性的巨浪,对敌方目标所在水域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朝方还指出,这款武器主要的作战目标将是“敌方海军航母打击群”和“主要作战港口”。

而就朝中社发布的有限资料可以看出,这款“水下核武器”实际上实际上就是一款“核鱼雷”,与俄罗斯研发的“波塞冬”核鱼雷比较相似。当然,在技术水平和战斗目标上,它们可就不太一样了。



(朝鲜的“核鱼雷”)

目前来看,朝鲜的“海啸”体型较小,它并不是“波塞冬”那样的核动力鱼雷,而是一款打击距离有限的常规动力核鱼雷。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朝鲜本身工业实力有限,小型化核动力装置的技术要求太高,朝鲜目前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朝鲜目前并不需要这样一款“核动力鱼雷”。

朝方并未将其描述为一款“战略核武器”,并明确指出其打击目标是敌港口和航母打击群,这意味着它的打击目标实际上仅限于韩国港口及周边水域的美国航母打击群。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朝鲜当前并没有一款可用的潜艇平台能够搭载并发射一枚大型核动力鱼雷,因此自然也没有研发的必要。不过,“海啸”或许仅仅是朝鲜核鱼雷的最初始形态,随着朝鲜未来将推出更多的核潜艇,朝军未来装备与“波塞冬”类似的核动力战略打击鱼雷也并非没有可能。



(朝鲜推出其第一款核潜艇)

朝鲜推出“核鱼雷”,是为了增强朝鲜人民军的水下打击能力与威慑力,从而对美韩等国在周边水域的“不友好行动”产生遏制作用。但有人要问了,既然核鱼雷这么好用,为什么中国不搞?

一方面,中国需要守卫的海疆比起朝鲜要大得多,常规动力的战术核鱼雷的射程又相对有限,很难真正形成威慑力;另一方面,如果中国研发核鱼雷并将其加入战备巡航,反而可能引起中美之间的“核军备竞赛”。




(中国海军舰队)


最重要的是,中国根本没有必要去研发这么一款“核鱼雷”。

朝鲜研发这玩意儿,是因为朝鲜缺乏可靠且有效的、针对美国航母打击群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术反击手段。而中国能在几百甚至一千公里外干掉美国航母和敌对港口的常规打击手段那可太多了——东风-21D、东风-26、长剑-100、轰炸机和战斗机上挂载的鹰击-12……中国有丰富的、具有强打击效果且不具有核扩散风险的大量反航母手段,去折腾一个跑得又慢又危险的核鱼雷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