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 月 17 日消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在克隆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克隆的一只猕猴成功存活了超过两年,成为史上存活时间最长的从成年细胞 DNA 克隆出的灵长类动物,相关研究论文已于 1 月 16 日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





该研究的研究人员包括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孙强研究员、刘真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陆发隆研究员等,团队采用与 1996 年克隆羊“多莉”相同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这一技术将成年猴子的普通细胞(如皮肤细胞)的 DNA 注入去除原有 DNA 的胚胎中,然后由代孕猴产下。



克隆猴成功率极低,胚胎和新生动物死亡率很高。孙强博士团队此前在 2018 年首次成功克隆猴,此后 113 次尝试仅存活一只。然而,孙强博士及其团队通过改善胎盘发育技术,提高了克隆猴的存活率,使得这只长寿的克隆猴得以存活。

孙强博士表示,团队已经提高了克隆猴的效率,并希望将来将其应用于实验室研究。他将这一成果称为“非凡的进步”,并称之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一个充满前景的策略”。

IT之家注意到,其他科学家对这一成果持谨慎态度,西班牙国家生物技术中心的路易斯・蒙托柳博士指出,“这项克隆实验证明了两点,一是克隆灵长类动物是可能的,二是成功极其困难,如此低下的成功率再次证明了人类克隆是不可行的。”

动物克隆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在于其难度大且可能造成动物痛苦。

自六年前孙强、刘真等人克隆出第一只灵长类动物(食蟹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希望利用克隆猴来模拟抑郁症和焦虑症等人类精神疾病,并评估包括抗抑郁药在内的药物的功效和安全性。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表示,我们现在看到这些克隆猴的使用已经开始,我们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动物来展示药物功效,而不受遗传背景的干扰。以目前的技术,生产克隆猴的过程仍然需要太多的代孕猴,虽然我们最近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没有解决克隆猴的效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