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一批罚单,银行及理财子共吃至少20张罚单,包括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渤海银行、宁波银行、民生银行被罚,违规原因多聚焦在贷款相关业务、内部人员管理不力、房地产相关业务等方面。
同时,此次又有理财子公司被罚,违法违规事实分别涉及利益输送、高流动性资产不达标等行业通病,此外也有一些比较罕见的问题比如同业理财、产品嵌套、金交所投资等方面的问题。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建信理财、杭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邮理财等多家理财子收到罚单处罚, 从罚单的梳理来看,监管在今年的管理更加全面,今年还关注了理财产品底层资产、合作机构管理,人员异地办公也被多次提及。
专家认为,违规事项不仅仅是一家、两家理财公司的问题,是需要整个行业去思考关注的问题,接下来监管针对理财子公司开出的罚单还会继续增加。
一、多家金融机构被罚
中信银行收到大额罚单,因56项违法违规事实罚没2.2亿元,其中对中信银行总行罚款1.5亿元,没收违法所得462.59万元,对分支机构罚款6770万元,其中涉及贷款违规的部分就超10条,此外还有内部管理问题,比如违反高管准入管理相关规定。中信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也有疏漏,在理财产品方面,监管还指出存在承接违约资产、未开设独立托管账户等问题。共计4位工作人员受到处罚。
建设银行共涉及18项违法违规事实,主要涉及保险业务违规、代销机构违规、个人贵金属业务不符合要求和内部监督管控不力等事实,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3792万元。其中,总行2042万元,分支机构1750万元,同时3位工作人员被警告,一人被处以罚款。
农业银行共涉及13条违法违规事实,主要聚焦在贷款领域和内部人员管理不到位,总计被罚2711万元,其中,总行571万元,分支机构2140万元。在贷款方面,农业银行存在个别精准扶贫贷款被挪用,个人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等问题,此外农业银行还有多处整改不到位,包括审计人员配备不足问题未整改。
房地产相关业务成了银行踩雷的重灾区。因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不审慎,农业银行宁波江北分行和中国银行镇海分行也收到罚单,分别被罚40万元和30万元。广发银行宁波分行因房地产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25万元。
同时,宁波银行连吃多张罚单,总共被罚620万元,主要涉及监管标准化数据多项违规,消费者个人信息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等方面。招商银行宁波分行因房地产业务管理不审慎、贷款“三查”不到位等原因,合计罚款285万元。中小银行方面,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宁波分行流动资金贷款“三查”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娄烦县三禾村镇银行因非同业单一客户贷款余额超监管规定,罚款30万元。
二、年内理财监管事项范围扩大
时隔2个月,又有理财公司吃下罚单,此次兴银理财共有8项违法违规事实,分别涉及利益输送、高流动性资产不达标等行业通病,此外也有一些比较罕见的问题比如同业理财、产品嵌套、金交所投资等方面的问题,罚款合计1240万元。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此次罚单是2021年监管现场调查的内容结果,目前已经整改完毕。
自2022年6月2日,当时的银保监会开出第一波理财罚单后,已有8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受到罚款处罚,罚金合计超4000万元。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子公司受到重罚,此前,工银理财、中邮理财这两家国有大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因未按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对理财产品投资资产风险管理不到位等共15项违法违规行为,严重违反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同时遭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罚,合计被罚金额达1050万元,工银理财710万的罚单金额也刷新了此前理财子公司的最大罚单。
今年上半年, 建信理财业务因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比例不达标等6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540万元。杭银理财也因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及销售管理不规范、信息登记及数据报送不准确,被浙江银保监局罚款45万元。
梳理罚单的原因来看,监管在今年的管理更加全面,对比去年“信息披露不合规、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比例不达标、公募理财产品持有单只证券的市值超标”的处罚外,今年还关注了理财产品底层资产、合作机构管理,此外兴银理财和建信理财都因人员异地办公受罚,这也成为今年监管的新一方面。
比如,在底层资产相关问题方面,工银理财和中邮理财纷纷“踩雷”,其中中邮理财 “理财产品净值未及时反映底层资产风险、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的风险等级不匹配”,是目前为止比较罕见的处罚事由。不过专家表示,目前具体什么样的资产应该对应什么样的产品评级,并没有统一的模板和要求,具体什么资产对应什么评级,并没有实际规范,未来或许监管会继续加强管理。
在合作机构方面,监管也越发重视,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方面说明理财公司与合作机构在产品销售等业务方面的合作存在不规范之处,也说明当前对于理财业务是全方位的监管,而非仅仅针对理财公司。比如中邮理财首次与理财投资合作机构合作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与不具备条件的代理销售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工银理财存在合作机构管理缺陷;建信理财未严格执行合作机构管理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理财子公司的罚单多次提及异地办公的问题,业内对于异地办公是否合规发出讨论,认为2023年监管虽发文,对信托公司异地办公进行了规范。但是,理财领域明确的异地办公规范还未明晰,但未来不排除会就异地办公出台监管文件。
同时,信息披露不及时似乎已经成了理财子公司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平表示,这也是资管产品被罚较多的案由之一。披露不到位意味着不合规,披露到位意味着声誉风险及赎回挤兑风险。信息披露的完全合规化,或许还要与之匹配的投资者风险认知水平。
三、未来还将保持严监管风格
对于此次罚单,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有一些处罚点是行业通病,例如利益输送、高流动性资产不达标等,有一些处罚点已经被监管部门窗口指导过并进行整改,例如短期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投资资产违规使用摊余成本计量。
“还有一些处罚点确实是比较少见的,例如同业理财、产品嵌套、金交所投资等,这和母行机构同业业务较多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也提到了该机构的异地办公问题。”该人士表示。
“这不仅仅是一家、两家理财公司的问题,是需要整个行业去思考关注的问题。”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要让理财投资者更有安全感、获得感,既需要理财公司自身严格执行监管规定,做好信息披露,更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办法落到实处。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银行理财逐渐发展,少数理财子公司内部治理不完善问题加速暴露。理财子公司应增强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快违规问题整改,确保理财产品研发、销售等全流程符合制度规则的要求,推动银行理财健康可持续发展。
“金融领域信息不透明的特点更为明显,很多问题普通的理财投资者是没有办法判断出来的,加强监管非常有必要。”董希淼认为,接下来监管针对理财子公司开出的罚单还会继续增加。
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从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具的理财罚单可以看出,处罚处项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三定方案后”资管机构监管司主事,理财监管力度和穿透性将会进一步加强。
本文来自:财联社,作者:曹韵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