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旅游季来临,被网友调侃为今冬“第一座待爆城市”的哈尔滨,频频登上热搜:“哈尔滨早市被南方人包围了”“不是欧洲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零下二十度,我在哈尔滨当‘俄式公主’”……


12月18日,备受期待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门营业,4万游客蜂拥而至,等来的却是“好不容易预约上,却排了很长时间的队”“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一排就是几个小时”等一片质疑之声。


第二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致歉信,称会连夜整改。20日,游玩项目的“分时预约”制被取消,实行现场排队、先到先玩。



在此之前,疫情防控让“分时预约”这种智慧化的管理手段在景区大量铺开。2020年5月,一篇来自黑龙江省非遗中心的文章标题是《黑龙江:景区实名预约成标配》。按照“分时预约”的初衷,景区能以此引导游客错峰旅游、增加游客容纳量,也是近年来倡导景区进行智慧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2022年冬天,也就是上一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当地报道称,通过对景区内设施进行智慧改造,热门项目实行分时预约制,游客通过手机就能预约项目的游玩时间。如今,这个智慧化管理手段,怎么就“失灵”了呢?


4万人


今年冬天,东北的冰雪游尤其火热。


飞猪数据显示,和去年相比,此前预售的冰雪游相关旅游套餐预约率飞速增长,至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已完成核销。涵盖哈尔滨、长白山、漠河等多个目的地的“雪货”核销率最高超过90%。


马蜂窝数据亦表明,过去一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热度环比上涨200%,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以120%的热度涨幅位居全国热门滑雪场榜首,长白山近一个月的热度涨幅达到240%。


这些数据与“体感”相符。城叔身边就有两位南方城市的小伙伴最近先后前往黑龙江旅游,去冰天雪地里感受更纯粹的冬季。


在冰雪旅游线路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这个景点的上榜率很高。12月14日,冰雪大世界官宣开园日期。单这条信息就登上当日新媒体平台热搜榜第一,曝光量高达1.7亿次。


超高的热度,给后来的突发情况埋下伏笔。12月18日,第25届冰雪大世界如约而至,一些不能亲临现场的网友,跟着游客们上传的短视频“云游”。然而,开园后不久,一些游客在现场大喊“退票”的视频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引发关注。


有游客在视频中称,自己和家人去了冰雪大世界,5个游玩项目都需要预约,每半小时预约一次,他和家人两个小时内预约了四次都没预约上。


又有游客说,好不容易预约上了,但还是要排很长时间的队,“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一排就是几个小时”。


开园首日下午,冰雪大世界发布暂停售票公告。公告表示:当天预约游玩人数已达40000人,为保证游玩质量,现暂停销售12月18日门票。12月19日门票正常销售,请大家合理安排游玩时间,错峰出游。


这则公告让人不得不注意到一个信息:开园不到三小时便涌入了4万名游客。“4万人”,这是什么体量?城叔查了查其他景区:


2023年春节期间,牡丹江雪乡最高峰日接待游客1.4万人次;2023年1月22日,云南大理古城人流量达到12.84万;2023年春节7天假期,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累计接待游客30.94万人次,日均游客量约4.42万人。


当然,还有更大流量的景区。比如西安大唐不夜城,日接待游客达到过80万人;南京夫子庙单日峰值达到40万人;重庆洪崖洞一到节假日,也是常见12万人次/日的流量;成都宽窄巷子的日人流量也突破过10万人次;上海迪士尼,日客流量高峰时也在8万左右。


和上述景区相比,冰雪大世界有冰雪景区的特性,零下几十度的户外景区给景区的服务能力平添了挑战。


但这并不是冰雪大世界首次迎来“4万人”的峰值。城叔查到,2023年1月25日,冰雪大世界启动了各种应急保障机制,“保证了当晚4.4万游客安全游园”。


由此可见,“4万人”会造成人满为患的不好旅游体验,但并不是引发今年“退票事件”的唯一因素。


预约制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分析,冰雪大世界里的游客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大家肯定要去看看主塔“冰雪之冠”,还要玩一些项目,“但可玩儿的项目又不太多,主要就是超级冰滑梯、雪花摩天轮、滑雪体验区这几个。它不像迪士尼有十几个热门项目可以预约,能有效分散客流”。


开园当天,大量游客就在杨彦锋说的这些项目“堵”上了。


从官方此前的介绍来看,超级冰滑梯、哈冰秀、雪花摩天轮、滑雪体验区、冰雪汽车芭蕾秀这五个项目采取了预约制。从手机小程序端口进入,想在哪个时间段游玩,直接在相应时间段预约即可。


但有现场游客算了一下,“每半个小时摩天轮能预约210个名额,滑梯是400个名额”。冰雪大世界从上午11点开园,晚上9点闭园,10个小时的时间,5个需要预约的项目中每个项目可能只有几千人能预约上。“4万人”涌入,只有“几千人”能预约上,这就暴露了矛盾所在。


从过去的介绍和报道可以看到,作为冰雪大世界的经典热门项目,景区一直努力完善“超级冰滑梯”的游玩体验。


2019年那一届,前往大滑梯的沿途,设置了指示牌,显示排队需要等待的时间,让游客更合理安排游览时间;排队的区域则设立了防风棚。


中间有两届,滑道数量一直在增加,还设置了不同的高度、坡度、长度,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到今年,超级冰滑梯的滑道从8条增加到14条,长度也从500米提升至521米,本意是让能玩上冰滑梯的游客比往年增加近一倍。


与此同时,怕游客在寒风中等太久、太冷,2021年12月,当地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冰雪大世界时,曾提到要研究分时预约、分段排队等措施,避免游客在寒风中排队时间过长。同时要加大智慧景区建设,研究开发“云”上预约、“掌”中排队系统,打造顺畅景区。


上一届冰雪大世界对几个热门项目实行了分时预约制。景区提示,游客在手机上完成预约后,可以到园区内的商业服务空间取暖、休息。


按照杨彦锋的说法,国家一直在倡导智慧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分时预约这种手段,可以利用景区的线性资源增加游客容纳量。在不少景区,诸如分时预约、手环管理、流量预警等智慧旅游系统,已经有过比较成熟的投放。


“但分时预约这种智慧旅游系统,不是单设置一个小程序就可以了。”杨彦锋提到,智慧旅游系统要地面管理、分流调度各个环节的配合,才能完成有效的客流管理,实现行前预警、分流疏散、引导沟通等功能,“光有预约系统,但是没有相应的预案、措施,就会造成一些失误。目前来看,4万人的客流比较凶猛,又遇到开园首日,缺乏磨合,反映了当地景区管理和活动管理方面的不足。”


热经济


被喊“退票”事件发生次日,冰雪大世界发文致歉,第三日哈尔滨文旅局回应“已取消预约制”。北国风光万里冻,眼下正值冰雪经济的旺季,无论是冰雪大世界还是哈尔滨,都不希望因此与今年的冰雪经济失之交臂。


哈尔滨素有“冰城”之称,1953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和1963年第一届冰灯游园会,都在哈尔滨举行,今年还是哈尔滨冰雪文化华诞60周年。每年历时近五个月的冰雪季,铸就了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冰雪文化,打造中国“冰雪文化之都”品牌IP成为哈尔滨最鲜明的标志。


2023年1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提到:作为我国冰雪资源集聚程度高的代表性地区,哈尔滨已经走过以冰雪运动服务人类交通运输的初级阶段,进入了运用冰雪资源驱动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这是一段很高的评价,意味着冰雪旅游这种“小产业”在哈尔滨正在转变为冰雪经济的“大体系”,建筑、赛事、产业、活动、招商、城市名片、交通、生态、文化、人才……凡事皆会打上冰雪的印记,全方位地变“冷资源”为“热经济”。


2022年5月,哈尔滨专门出台《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规划到2025年,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到2030年,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对于黑龙江而言,哈尔滨的文旅资源也是“带头大哥”。


黑龙江规划了“三圈两带”旅游板块,“三圈”中都有哈尔滨。其中“冰雪旅游核心圈”,以哈尔滨为核心,联动黑龙江重点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制造等城市,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谱系冰雪旅游产品体系。


2022年3月,黑龙江还出台全国第一个冰雪经济规划——《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冰雪经济被定位为“黑龙江经济发展新标杆”,每年省级财政还会安排不少于2亿元的冰雪产业发展资金,助推冰雪经济发展。


今年入冬后,黑龙江、哈尔滨的“冰雪消费”急剧升温,“冰雪热”比往年来得更早,就连马迭尔冰棍的销量也比往年同比翻番。


化极寒为极美,变“冷资源”为“热经济”,冰雪经济是势必拿下的香饽饽。当然,如果把旅游业的发展比作大型考试,黑龙江和哈尔滨领到的大概是最难的试卷之一——极端温度带来了极致景色,但也同时降低了游客们的耐受度。


“从目的地营销和冰雪产品打造上来看,哈尔滨是独一份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算是上乘的。”杨彦锋提到,只不过,景区管理尤其是像冰雪大世界这种季节性的景区管理,需要赶紧跟上冰雪经济腾飞的步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吴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