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汉口江滩的一座雕塑“奔小康”了。



原本的“一家三口”雕塑,现在变成了“一家五口”。这一变化不仅引起了很多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亲情和城市文化的新思考。



而我,更多的是引起了下面几个问题的深沉思考:“计划生育”、“培养多一个孩子需要准备多少钱”、“什么样的家庭才能抚养三孩”......



这座雕塑原本描绘的是一家三口在江边漫步的场景,父亲、母亲和孩子手牵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而,现在雕塑上多出了两个孩子,变成了一家五口。

这一变化让来的看似突然,其实又被铺垫了很久。为什么这么说呢,三口之家,在未提倡二胎、三胎之前,在计划生育政策叫停以来,有一段时间内是很多普通家庭的标配,在以前,单位上班的话多生一孩可是要丢乌沙的,而且,普通工薪阶层,尤其是作为父母的每个月依靠接近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薪资糊口,拿什么去抚养小孩?但是自从提倡了二胎,又在呼声中开放三胎,再到鼓励多生多育,极个别地区还发放一些补贴,某些“先富起来”的家庭就自然而然变成了五家之口甚至七八九十家之口了,这如果没有厚实的经济支撑,你试试看!



所以说,武汉的这个雕塑从三口之家变成五口之家,不是一夜之间奔了“小康”甚至“大很多的小康”了吗?



雕塑的变化,相信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些人认为这是城市文化的进步,体现了家庭观念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有的人认为,雕塑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家庭形式的多样性。同时,这也体现了城市对于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尊重。当然,某些特批的安插在国土某些特殊城市里的倭类诡异的雕塑就不讨论了,那些毕竟用心险恶审批奇特,小老百姓的我们就少讨论了。



回到这“奔了小康的一家五口”雕塑,应该也有人对这一变化表示担忧。不难想,估计会认为,雕塑的变化可能会对传统家庭观念造成冲击,担心这种变化会引导人们过分追求家庭规模,而忽略了家庭质量。说到底,其实贫富差异一种极具显性的大众化体现,居住资源被各种专家要求了规划了、教育资源被集中了,医疗资源被集中了,生活资源被集中了,工作机遇福利一系列被集中了,咱能咋办?凉拌?跟风呗,咱经济比不上那些“先富起来”的人家,那就拼了老命往集中点也就是城市里扎呗,好歹咱还有机会再下一辈人身上看到微弱的希望不是?!



如果没猜错,设计师应该会很得意地表示,这一变化也是为了传递正能量,鼓励人们珍惜家庭、关爱家人,还大说特说一番,说这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符合当代家庭的主题现状,希望大家通过雕塑的变化,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关注家人的需求和感受,五家之口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焕发出新的传承和活力。



不知道猜对了没有,咱呵呵就过了呗。

不过,您怎么看呢?李元芳?张元芳?邓元芳?肖元芳?...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