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每年年底看《南方周末》的献词已成了不变的习惯。

忙忙碌碌一年的我们总能在《南方周末》里找到共鸣点,继而泪流满面。

可最近几年,大家感觉《南方周末变了,变得哗众取宠,变得面目全非。

尤其是今年的新年献词一出,惹来很多人的非议。有人认为故弄玄虚,卖弄文采。

但我反复读了几遍后,感觉今年的献词仍然可圈可点,对于一直作为旗帜的报刊,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今年的献词题目是"守住不惑的底线,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

“守住底线,选择值得的自己”,千帆已过,我不再坚持做棱角分明的我,而是看是否值得。

不惑之年,夹缝中求活,无奈无力感让人心酸。

正如《南方周末》第五任主编游雁凌先生所说,《南方日报》始终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南方周末》始终是我心中一面骄傲的旗帜!

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它犹如茫茫海面上的灯塔,让我们透过迷雾,看到正义与力量。

去年的新年献词里尚有“相信并非虚妄,确信不可见的真理,才能守护历历在目的当下……”。"相信有笃定的指向,尊重法治……”

曾经的它仗义执言,声名显赫,无数篇记者采访实录,保障了人们的权利,推动了司法进步。

而多篇新年献词,精准总结了过去的一年,让我们泪流满面。

但今年的献词却给人更多不惑之年的沧桑与无力感。

不觉感叹,南方周末怎么了?病了?老了?

"这是变局中人的日常,毕竟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而在这其中,守住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生活,就是在守住不惑的底线,守护人生的大盘。"

今年的献词不再锋芒毕露,更多的是守。守住自己的内心与人生大盘,做好自己,如此而已,要不呢?又能如何。

面对轰动全民的朱令案,它们也只能用"谁忘得了朱令与琴相伴又与病魔抗争的故事?摘下口罩的那一刻,你是否感到寒气?"来抒情。

但看似堆砌辞藻后是无以言表的义愤填膺,你是否读懂。

“我们感受着你的困惑,更感佩于你的行动;我们知道你生于平凡,也明白你心有不甘;我们看到你徘徊踯躅,也欣赏你迈开脚步;我们明白你犹豫不决,也理解你做出抉择;我们目睹你只有单枪匹马,也见证你汇成千军万马。”

太多的矛盾,太多的抉择,太多的不甘与心酸。

“每一次踏实的求解,都源自一个不被遮蔽的问题,敲开真相上的坚壳,方能触摸答案。"

真相近在咫尺,却苦于壳太硬,有些答案可能永远无解,岂能寄希望一份报纸可以帮我们完成夙愿。

"亲爱的读者,在南方周末将满四十周岁之际,我们期待能与你共同做到不困、不惑、不忧、不惧。”

四十年,我们的人生也已不惑,一路泥泞,有不惑、不甘,也有不困与不惧。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迷失,也会有觉醒,请允许这样一份陪伴我们的《南方周末》有困惑、有瑕疵,有迷茫也有不惧。

个人需要理解,媒体也需要包容。

我们期待明年的《南方周末》能更加坚定地一往无前。

即便很难,相信它也会一路泥泞一路歌唱,无惧亦无畏!

相关报道:

从某个层面加以审视的话,你会发现,行将年届不惑的南周其实“病了”。诚然,这种“病”是受时代社会风气转变的影响所致,但也跟南方周末自身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无关系。

当理想主义、浪漫主义逐渐枯萎凋零殆尽,南方周末能做的只剩下卖弄文才、炫耀写技,进而贩卖不足道哉的廉价“情怀”——南方周末从一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时代旗手、思想吹号人,沦为纯粹的写手。

这是时代之不幸,

也是南周之悲哀。

国民报刊南方周末之新年献词的“病灶”主要有五:

一、用词极尽华美,文风浮夸造作南方周末一贯的风格就是满篇大量堆砌华丽的词藻、大量使用排比句和所谓的“金句”,甚至为了标新立异而故意“造”出新词语。这样的文章,类似于古代的“骈体文”,看似才情出众、风流倜傥、快意恩仇,实则不过是卖弄文采的工具,很浮夸很做作。

二、叙事过于宏大,很虚无的一批南方周末动不动就是心怀天下、放眼宇宙、情系苍生。如此处理,表面上给人感觉立意之深邃、胸襟之广博、发论之深刻,逼格高大上,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但是稍有不慎,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无法收住,从而夸夸其谈、云绕雾罩、空洞虚无。





三、穷于“炫技”、抖机灵、耍嘴皮南周的献词,给人的感觉就是全程在做文字游戏、耍小聪明。对于公众关心的一些事件或问题,无论是解析还是论述,要么东拉西扯、泛泛而谈,要么浅尝辄止、语焉不详。缺乏深度,蜻蜓点水一般,肤浅的很。因此只能唬那些社会阅历甚少、视野面狭窄、思想单纯的学生或初入江湖的菜鸟。真正有故事、有独立思辨能力的人,是不屑于读这样的文字的。

四、沉迷于向公众贩卖“情怀”无力自拔南方周末这些年执着(或者说是“沉迷”)于兜售廉价的“情怀”,却忘记了(也可能是无力)提出有价值的思路或解决方案。

文章千古事,做文章最重要的是给人以启发、指引人来路,而不是为了盲目追求“共情”而掉入“滥情”的坑里无力自拔,虚与委蛇、蛊惑人心、麻痹斗志、孤芳自赏,终究不免落得一个骂名。

五、风格一成不变、受众审美疲劳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但是其行文立意的风格一直延续不变,谋篇布局的手法、遣词措句的安排,甚至对主题的引申论述方式和套路,都一模一样。时间久了,怎么不会令广大读者审美疲劳?即使是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会叫人没有食欲的。

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已经严重格式化、模板化和套路化了,再不变革突围,摸索出一条新路子来,终将被读者和网友们抛弃。



回到今年的南周献词上来。

对照上文提及的“五大病灶”,你就会发现笔者绝非为图嘴快而信口开河——“五大病灶”全部可以在这篇“感动多数人”的献词里一一对应暴露出来。

南方周末,请不要被表面的掌声和谄媚所欺骗。你需要做出改变,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