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臭名昭著的“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下称“中国委员会”)成立将满一年。《南华早报》12月28日发文称,这个机构几乎是条件反射式的反华,尽管它迎合了部分对华鹰派人士的需要,但批评人士认为该机构不负责任地引发了对中美爆发战争的担忧,助长了反亚裔的仇恨情绪。还有曾在早期帮助建立中美关系的政界人士直言,其实美国有很多问题都与中国无关,该委员会只是把中国当成了一只“庞大的替罪羊”(great scapegoat)。



美“中国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左)和该机构民主党领袖克里希纳莫西/美联社

文章称,随着明年1月10日“中国委员会”成立将满一周年,各方对其褒贬不一。在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共和党对华鹰派人士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及来自伊利诺伊州的民主党领袖拉贾·克里希纳莫西(Raja Krishnamoorthi)领导下,该委员会在与其公开宣称的对手有关的问题上表现得咄咄逼人。在批评人士看来,“中国委员会”把问题简单化,秉持零和的观点,不负责任地引发了对中美爆发战争的担忧,助长了反亚裔仇恨情绪。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委员会”在招聘一名求职者时并不关心他对中国的了解或相关资质,只关心他是否对中国态度强硬。

“这充分暴露了委员会的情况。”消息人士说,“这是非常具有政治性的。虽然具有政治性是理所当然的,但它的政治性太明显了。”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邦妮·格拉泽(Bonnie Glaser)同样表示,“总的来说,委员会中的一切都是条件反射式地反华。”

那些早年间帮助中美建立关系的人给出了相似的观点,他们形容,“中国委员会”就像是华盛顿的缩影,在华盛顿,指责中国往往是条件反射性的。

曾在尼克松访华期间担任翻译的退休外交官查尔斯·弗里曼(Charles Freeman,中文名傅立民)形容,“加拉格尔是个煽动家,一心想借炒作中国问题出名”。

“我们有很多问题,但在国内,这些问题都没有真正涉及到中国,他们的关注点是把中国当替罪羊。”弗里曼说,“中国成了一只庞大的替罪羊,而且基本上很难为自己解释。”

文章称,虽说加拉格尔并不主张双边贸易全面“脱钩”,但他的许多想法如果付诸实施,将极大改变全球经济。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美国部分政客嚷着与中国“脱钩断链”,但中美经贸往来仍然密切。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2022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7584亿美元,创下新纪录。

“在我看来,该委员会实际上并没有推动这项政策。”布朗大学沃森研究所研究员、前美国驻香港总领事理查德·鲍彻(Richard Boucher)说,“它们只是反映了美国日益增长的共识,即中国的崛起对美国领导地位构成挑战。”

此外,“中国委员会”还曾鼓吹撤销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限制对华投资等,但在美国企业的强烈反对声中,这些想法最后只能作罢。

华盛顿的一位共和党说客透露,美国企业与中国的关系“是目前国会中除了加薪之外的另一个两党问题”,“但中国问题你可以公开谈论,加薪则不能”。

自成立以来,“中国委员会”就频繁在中美经贸关系、高新技术领域投资等诸多问题上制造事端,在“反华道路”上费尽心机。12月,该机构还发布一份报告,呼吁重塑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2月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个“委员会”以攻击抹黑中国为己任,充满偏见和敌意,毫无理性可言。他们的言论也充分暴露了美国国内一些人企图把中美经贸和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我们对此坚决反对。

毛宁强调,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人为设限或搞保护主义,只会干扰正常贸易往来和产供链稳定,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美方应当切实尊重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