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本溪市就传出了一则消息,原来本溪市的环卫工作竟然外包花费了28亿,而现在的情况就是,下了五天的雪,却依旧没有看到环卫工人的身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是全民自媒体时代,普通百姓身边有什么新鲜事,他们拿起手机就可以曝光出来。
自从下雪以后,很多人吐槽自己的城市除雪不力,导致路面结冰,直接变成滑冰道。
辽宁本溪下雪以后,因为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清理路面积雪,市民们开始有怨言。
本溪是山城,他们大部分的街道都有坡度,下雪如果不及时清理,道路会很难走。
因为网上关于除雪不利的声音太大,已经惊动了央广网。
12月26日,央广网发布了一条关于本溪的报道。
记者在央视记者来到本溪市,很多地面清理不及时,路面上被车轱辘压过,有达10厘米的车辙。
许多市民反映,路面结冰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他们担心老人和孩子在这样的路面上行走会摔倒。
居民们发现,除雪车辆和人员的实际投入与本溪市住建局公布的数据不符,清雪效果远远不及预期,积雪没有被彻底清除,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冰块,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环卫工人也表示:他们缺乏足够的除雪工具和物资,如盐、沙子等融雪剂,而且除雪机械经常出现故障,没有得到及时维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除雪工作的进展。
拖拉拉干了5天,直到21日仍有部分街道小巷的积雪未被清理,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一名快递员抱怨道:今年除雪确实不咋地,送货特别难,都摔了好几跤了!
按照道理来说,铲雪多年,虽然在进行改革,2023年属于改革第一年,艰难,但不至于区别这么大。
街道铲雪一般属于官方的招标项目,凭借实力获得。
延伸阅读:
洁白的雪花,只能暂时掩盖不堪的污泥,雪化之后皆是肮脏。
今年本溪下的雪并不比往年大多少,可是雪还没除净闹剧就不停上演。
市民发现,积雪清理工作特别缓慢,雪后数天道路积雪未能及时清理,特别是市区内陡坡道路变成滑梯,出行非常危险。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政府接着发通知,要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商户、物业小区”24小时内清除门前积雪,不按时完成任务的予以处罚。
这个蠢招彻底把老百姓惹恼了,倒逼着大家深挖除雪不力的真正原因在哪里。
不挖不知道,一挖真气人。原来本溪市主城区环卫作业外包给“供销环境科技(本溪)有限公司”,合同总金额28亿元,合同期限24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家公司竟刚刚于11月14日成立。
更有意思的事情在后面,当矛头对准环卫作业外包时,当地政府给出的解释是“公司机构化除雪设备尚未全部到位”“市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设备不到位你就把工程包给他们了,这到底是啥逻辑?
更更卑微的是,关于“下场雪怎么扫”,已约谈企业负责人,要求企业快速配足配齐机械设备,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及时完成每一场除运雪任务。
这样无能的企业还有约谈的必要吗,他们还有资格继续为本溪市民服务吗?难道别的企业就干不了扫雪的活吗?
写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无比好奇,连设备都没到位就可以中标,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如此厉害。
原来供销环境科技(本溪)有限公司是一家国企,总部位于北京,写到这里相信不用再多说什么具体的了吧。
有位经济学家说的非常好,国企的创造力和效率与他们所占有的资源难成正比,这应该没有冤枉他们中的大多数。
我们笃信,国企业必须做大做强做优,为国民经济发展、为全民利益提供坚强保证。
不能忽视的是,这种强与大并不是以赚钱多少、体量大小为唯一衡量标准,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引领科技创新的能力。
如果一家企业只是依靠自身的特殊地位赚钱,而在科技进步上的贡献率不高,那么这种钱赚得越多,对社会的伤害就越大。
试想,远在北京的大国企,连本溪小城市的环卫工程都不放过,更不堪的是竟然没有本事和实力把活干好,条件不具备就能中标,这样的市场公平度让人如何放心,民营企业如何存活?
我始终强调,无论哪个层面的国企,一定要划出界限,一定要注意吃相,不能什么好处都占,什么利益都吞。
增效益、增动力!国企不要躺在政府的怀抱里要饭吃,要找市场,不找市长。
最典型的还有安徽宿松县“云梦泽事件”,天然湖泊本来属于公共资源,老百姓来钓个鱼天经地义,一纸文件就划给县属国企,不许别人钓鱼,自己拉着绝户网抓干捞净,这样的企业究竟是在维护谁的利益?
写这个话题是有极大风险的,没必要再往深处探讨了,道理一点都不复杂,就是国企和民企需要有大致清晰的行车道,不能哪个车道都想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扫大街、运垃圾、除积雪这种事,能不掺合就别掺合了,尤其是总部设在帝都的大国企,搞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不香吗,何苦去抢别人手里的窝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