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四川省绵阳市6岁男孩薛小军被拐至江苏,并改名陈顺。他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但还记得父母是养蜂人,也记得那一碗碗家乡的蜂蜜。凭借深藏的记忆,长大后他四处寻亲。

2023年,陈顺通过绵阳警方、寻亲志愿者等多方努力,成功找到了亲生父母。原来,多年以来,亲生父母靠养蜂挣钱,一直苦苦寻找他。

12月28日下午,一家人时隔35年终得团聚,一家人紧紧拥抱,喜极而泣。陈顺也再一次吃到了家乡的味道,依旧是母亲亲手喂到他嘴里。“还是儿时的味道,还是家的味道。”陈顺告诉极目新闻(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记者。

被拐的孩子记得父母是养蜂人


幼年时的陈顺与父母、妹妹生活在绵阳北川县的大山中,父母是养蜂人,家里养了五箱蜜蜂。靠着养蜂的收入,夫妻俩抚养着一双儿女,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在山里的生活平静幸福。

母亲对陈顺疼爱有加,有好吃的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只要他嘴馋了,母亲就会用碗装满香甜的蜂蜜,端到他面前让他喝掉,这也成为了陈顺一生难忘的味道。

变故发生在1988年5月,母亲带着6岁的陈顺去绵阳市安州区(原安县)的外婆家走亲戚,陈顺在外婆家门口玩耍时失踪。当时,家人发动了数十名亲友,跑遍了周边所有的村子,甚至前往附近城市的车站寻找,仍一无所获。



儿子的失踪成为了父母心中的一根刺,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多年来,父母把女儿寄养在亲戚家,天南海北地寻找陈顺,花光了路费,他们就回四川继续养蜂赚钱。但多年的奔波,却没有一丝音讯。

如今,陈顺的父亲已年过七旬,家里不再大量养蜜蜂了,但始终还会留着一箱。父亲总是对女儿说:“你哥哥应该记得家里的蜜蜂,他小时候喜欢吃蜂蜜,留下这一箱,也许来年春天他会跟着蜜蜂找到回家的路。”

在陈顺的记忆中,自己是被人拐走的,此后带到了江苏一户人家里,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还记得亲生母亲的名字和那一碗碗家乡的蜂蜜。陈顺与养父母生活期间,脑海中一直存有被拐前的部分记忆,母亲端着装满蜂蜜的碗走向他的场景,是他几十年来梦境里经常出现的画面。

苦寻多年终于找到亲生父母


陈顺18岁中专毕业后,到外地的一家工厂工作,并从邻居那里听说自己可能是四川人,便决定寻找亲生父母。但是因为工作忙,也没有足够的钱,茫茫人海,想要找到毫无线索的家谈何容易。

在外打拼几年后,陈顺回到了江苏,在一家工厂上班,认识妻子结婚后拥有了自己的小家,但他对亲生父母的思念越发强烈。

“我相信在世界的另一头,我的亲生父母在想着我,他们也会盼我回家。”陈顺说,他在网上看到一个个寻亲成功的案例,也想着通过网络寻找亲生父母,便找到了寻亲志愿者和绵阳市公安局胡祥雨警官。

接到求助后,胡祥雨工作室采集了陈顺的生物样本,入打拐库后运用公安新技术为其分析祖源。经绵阳市公安局刑科所DNA实验室及数据筛查比对,发现陈顺DNA数据与绵阳市安州区(原安县)多个家族吻合,疑似具有亲缘关系。之后,在绵阳警方、当地村社、寻亲志愿者多方努力下,事情有了眉目。11月下旬,经公安部打拐系统跨省警务协作,绵阳警方、江苏警方两地公安DNA实验室联合鉴定明确,绵阳北川薛明贵、周本英夫妇与陈顺符合三联体遗传规律,系父母子女关系。



离家35年,41岁的陈顺在得知找到亲生父母后,表示心情很激动,但又担心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这个家。

不过,母亲和妹妹用行动打消了他的顾虑。自从加上妹妹的微信后,陈顺和妹妹两个人无话不谈,但短短几天的相处下来,没有感到有隔阂,血缘拉近了他们的关系。

母亲用妹妹微信给陈顺发了一条语音,诉说思念时一度哽咽:“儿子,妈妈想你了,妈妈和爸爸真的想你,你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妈妈……妈妈在这。”

35年后再次吃到母亲喂的蜂蜜

这条语音中,母亲的声音原本十分平静,可三句话之后,她便已泣不成声。

12月28日下午,和父母失散35年的陈顺终于在成都和父母见面,当父母走近他身边的一刻,陈顺“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三人都是泪如雨下。陈顺的母亲对丈夫说,“来摸摸你的儿子”,父亲虽然如今眼睛无法看见,但自从团聚后,手就再没和儿子分开。

陈顺的妹妹也赶到了现场,她说一直想找到哥哥,但苦于不知道怎么寻找,多希望哥哥能早点回家。随后又拿出自己为哥哥准备的礼物——一条红色围巾,给哥哥戴上,两人紧紧相拥。

妹妹还专程为陈顺带来了家里的蜂蜜,35年后,陈顺终于再一次吃到了家乡的味道,依旧是母亲亲手喂到他嘴里。“还是儿时的味道,还是家的味道。这35年来,我再也没吃过任何的蜂蜜,害怕自己忘记家里蜂蜜的味道。”陈顺表示,这是属于他的独家记忆。

虽然和父母只有短暂的接触,但陈顺已经完全没有了分别35年的生分。让陈顺遗憾的是,再次吃到家里的蜂蜜已经间隔了35年,父母都已年老,自己也已是中年人,失去了和父母相伴的最美好时光,“人生能有几个35年啊,和父母团圆是幸运,也是悲剧,无法想象爸妈找我的苦和想我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