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气,真是冷得有点不讲道理了。
上周这时候,杭州还是 20 来度凉爽宜人。这才几天,脖子哥今天就得顶着满天的冰碴子上班了。
气温一低,北方特别是东北的新能源车主们一年一度的坐牢体验也是正式开始了。充电嘎嘎慢,续航嘎嘎掉就算了,一下雪,门把手还会冻得邦邦硬。
是的,邦邦硬,就像这样:
特斯拉在几天前也是很贴心地发了一个视频,教车主们在门把手冻住的情况下,可以试着用手机钥匙直接开门。
如果还是打不开,那大概就只能上(扳)手了。
不过也不用担心会把车子或者门把手砸坏,特斯拉甚至连怎么砸、从哪砸都帮车主们想好了。
图/特斯拉
当然不只是特斯拉,只要车上用的是隐藏式门把手,到了下雪天基本都会遇到类似的窘境。
社交平台上,车主们的吐槽视频也是一搜一把。
图/抖音
也或许是因为这个 “ 见冰死 ” 的特性,隐藏式门把手现在的口碑可以说是极其严重的一边倒。
像前几天脖子哥在微博上刷到的这个投票,就是让人们在机械式和隐藏式门把手之间选一个更喜欢的。
图/新浪微博@数字尾巴
原本以为票数是对半开,毕竟隐藏式门把手确实更好看也更有科技感。
但结果却是这样的:
图/新浪微博@数字尾巴
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个非常大的疑问。
根据脖子哥对车企们的了解,特别是老厂商,只要是新功能,都必定会先验证上几个月。
发现技术够成熟,人们能接受以后才肯弄上车。
隐藏式门把手,几年前还是个稀罕货,这两年突然就跟井喷了似的,新车用,老车改款也用,恨不得老头乐都用上。
怎么看都应该是个供应商技术成熟、市场满意度拉满的好配置吧。
然而不仅是网上的口碑一边倒的差,脖子哥问了身边的一圈车主和朋友,基本一提到隐藏式门把手嘴里就开始发电报,高频词汇包括“隐藏杀手”“反人类”等等等等。
图/知乎
感觉就像车企们就算顶着骂名,也非得把这配置弄上车一样。
他们,难道有啥难言之隐不成?
想知道大伙为啥抢着用,咱就得先知道隐藏式门把手这玩意是怎么个来头。
虽然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配置,但隐藏式门把手其实早在快 100 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在上世纪 30-40 年代,就有许多小的改装作坊会帮人们把门把手改成隐藏的款式。
这样做一是能让车门看着更有宇宙飞船的流线 feel ,二是能把车钥匙孔藏起来也能让偷车贼无处下手,主打一个主动安全。
而让隐藏式门把手走上高端台面的,是那些追求极速的超级跑车。
根据公式,风阻大小和撞风面积、风阻系数以及车速的平方成正比。车速一快,风阻就蹭蹭往上涨,提速就会变难。
想让极速变高,要么是把风阻系数做低,要么是把撞风面积做小,比如把车身做薄做小,减少车身向外突出的结构之类。
总之就是这里抠一点,那里抠一点,才能把速度往上提那么一丢丢。
隐藏式门把手就是这么被抠出来的。
1954 年纽约车展上亮相的奔驰 300SL ,第一次用上了隐藏式的门把手来减小风阻。
配合上低矮的车身和流线型的设计,它的最高时速来到了 263km/h ,直接成了当时极速最高的量产车型。
图/视觉中国
而在它之后几乎所有创下最高车速纪录的超级跑车们,包括兰博基尼 Countach 、迈凯伦 F1 以及柯尼塞格 Agera RS 等,也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
而我们现在最常见的这种,会自动弹出的隐藏式门把手,最早其实是特斯拉 2012 年在自家的初代 Model S 上搞出来的。
只要车主拿着钥匙接近,它就会从隐藏的状态自动弹开,并在锁车后自动收回,放在十多年前多少也是有些科幻。
而当特斯拉在全球卖爆以后,隐藏式门把手顺道也就火了,也出现了许多不一样的设计。
有用不同的方式弹出来的:
也有不会自己弹,需要在开门的时候按一下的:
还有这种第一次用绝对不知道咋开的,主打一个百花齐放,还放得千奇百怪:
除了好看,车企们在技术层面,对新能源车为啥需要隐藏式门把手的理由其实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减小风阻。
这理由乍一看,还挺合理。
毕竟超跑都能减,电车肯定也能减对吧。
但大伙可能不知道的是,减确实是能减,但减的程度,实在是太小了。
早在 2014 年,当时的应用空气动力学会议上就发了篇名为 Re-designing door handles to reduce aerodynamic drag in road vehicles 的论文,研究的就是不同门把手造型对风阻系数的影响。
作者先是找了当时市面上几种常见的门把手形式,里头第二个就是和车身门板齐平的隐藏式设计。
图/论文Re-designing door handles to reduce aerodynamic drag in road vehicles
然后按每个把手的特性把它们在模拟软件 ANSYS 里头建好数字模型。
图/论文Re-designing door handles to reduce aerodynamic drag in road vehicles
再把它们安到一个风阻 0.2442 的车身上,挨个进行拟真环境的风阻测算。
图/论文Re-designing door handles to reduce aerodynamic drag in road vehicles
算出来的结果,是隐藏式的设计能比最常见的外拉式设计,会降低 0.0001 的风阻系数。也就是减少 0.12% 的空气阻力。
图/论文Re-designing door handles to reduce aerodynamic drag in road vehicles
0.12%!(怒吼,阴暗地爬行 )
这个降幅是怎么个概念呢,我们再来看看别的论文。
Investigation of aerodynamic resistance of rotating wheels on passenger cars.Chalmers Tekniska Hogskola(Sweden)这篇论文,里头研究的是轮毂造型对风阻的影响。
作者也是做了 N 多种的轮毂造型,然后给它们做了滚阻和流体力学的分析。
图/论文Investigation of aerodynamic resistance of rotating wheels on passenger cars.Chalmers Tekniska Hogskola(Sweden)
而从右边这张图表里就能看得出来,使用更大面积的轮毂盖最多能够降低一台车 6% 的空气阻力。
另一篇论文 Aeroynamic Analysis Of PersonalVehicle Side Mirror 写的是后视镜的造型风阻的影响,作者发现如果将传统造型的后视镜去掉,或是换成电子后视镜那种没啥体积的设计,风阻能减小大约 5%。
图/论文Aeroynamic Analysis Of PersonalVehicle Side Mirror
也就是说,给车轮随便整个整流罩盖上,或是改改后视镜的设计,降低风阻的效果都能是隐藏式门把手的几十倍。
相比之下,隐藏式门把手压根就和没用没啥区别啊。
然而就算作用再小,要是没啥缺点的话,有也总比没有强是吧。
但问题就在于,隐藏式门把手这玩意,压根它就不好用。
开头说的冬天结冰就不提了,毕竟硬要说的话,克服克服也不是不能用。但更要命的是,隐藏式门把手这玩意还非常容易坏。
工程设计上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做: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意思就是从可靠性的角度出发,结构肯定是越简单越好。
越复杂的东西,一定越容易坏。
脖子哥先给大家看看传统机械把手的结构:
图/USPTO
是不是非常的朴实无华?
然后这是自动弹出式门把手的:
图/USPTO
真有种在看诺基亚和 iPhone 对比的感觉吧。
而更复杂的结构则会带来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容易坏,二是不安全。
就拿最早用上弹出式门把手的初代特斯拉 Model S 来说,去年年底的时候,美国一个名叫 John L.Urban 的 2015 款 Model S 车主就向特斯拉提起了诉讼。
说自己其中一个门把手因为电机坏了所以弹不出来,修好花了 300 刀。结果刚修好没多久,另一个又坏了,又花了 300 刀。
他觉得这个设计肯定有缺陷,但特斯拉没有提前告知自己,得赔!
而只要去翻一翻海外的 Model S 车主论坛,就能发现门把手不好使的情况其实相当常见。
图/reddit
甚至还有车主想出了临时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事先粘上一圈透明胶,等把手啥时候坏了就能把它硬拽出来。
图/reddit
当然,日常坏克服克服还是小事,要是在遇上事故的时候,因为打不开车门而耽误救援那就是大事了。
而用种种不便、隐患去换隐藏式门把手的颜值和那 0.12% 风阻优化,不知道大伙是啥感觉,我反正是觉得亏麻了。
写到这,脖子哥就更觉得好奇了。
既然能看见的缺点都有这么多,大家都还不喜欢,厂家们为啥还是要硬着头皮在新车上用隐藏式门把手呢?
于是乎,我拿着这个问题去问了几个大厂的外饰设计师,期待他们能够给我带来一些醍醐灌顶的结论,指出我没有考虑到的魔鬼细节。
结果他们给我的答案,就三个字:随大流。
因为别人都有,用上的车看着就是科技感足,没有就是老土,所以自己不能没有。
我问没有别的原因了吗,他们说没了。
我是真的想顺着网线过去给他们一个“大比兜”。
所以最后的最后,脖子哥想说的是,车企们想要在造型和功能上做出创新,我们是理解的。大部分人应该也和我一样,并不反感把这些配置当成产品的卖点之一。
但这些配置,绝对不能以牺牲用户的便利性甚至是安全性作为代价。
希望今后车企们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能够更加仔细地验证新配置、新技术的可靠性,尽可能地考虑到所有潜在的隐患和危险,把它们扼杀在摇篮里。
就比如说隐藏式门把手这玩意,要么干脆就做成选配,让消费者们自己决定要不要用。
实在一定要用的话,不妨参考参考前人的智慧呢?
图/视觉中国
既有隐藏式的颜值,又有机械式的可靠、完美、完美。
图片资料来源:
汽车隐藏式门把手能省油吗?- 苍原雪的文章
Re-designing door handles to reduce aerodynamic drag in road vehicles.
Investigation of aerodynamic resistance of rotating wheels on passenger cars.
AERODYNAMIC ANALYSIS OF PERSONAL VEHICLE SIDE MIRROR
Mechanized Tesla Model S Door Handles Are Defective, Class Action Alleges
Tesla Files To Dismiss Model S Defective Door Handle Lawsuit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差评 (ID:chaping321),作者:致命空枪 编辑:脖子右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