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编自:《如何找到想做的事》,作者:八木仁平,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题图来源:《我的事说来话长》
“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是什么,就只能试着先行动了”,这种想法中的陷阱
为什么必须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找到“想做的事”呢?
因为现在的世界变得太复杂了。
你知道什么是“VUCA”吗?VUCA是由“易变性(Volatility)” “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四个词对应英文的首字母组成的缩写。
VUCA是指所有事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意料之外的情况频频发生,所以难以预测未来的状态。
选项变多的话,选择想做的事的难度也增加了。
你知道哥伦比亚大学实验中得出的“果酱定律”吗?如果超市在试吃活动中准备 24 种果酱,试吃后购买的人只有 3% ;如果把果酱的种类减少到 6 种,试吃后购买的人竟然会增加 30% 。
人在选项多的时候往往会“不做选择”,所以摆 24 种果酱是卖不出去的(见图1)。
图1
无法决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也是一样。在众多选项前止步不前,选择了“不做选择”,拖着不去决定想做的事,浑浑噩噩地生活。
另外, 认为“不知道想做什么是因为行动力不够”,而盲目尝试各种感兴趣的事,也只会导致选项增加,最后越来越不知道该选择哪个。
Point:不知道想做什么是因为选项太多。
“一直迷茫的人”和“走自己道路的人”之间唯一的区别
那么,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我们该如何抉择自己的前进道路呢?
最危险的是基于“走哪条路最有利?”这种思维来做判断。
我们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现在能得到好处的选择很快就会变成得不到好处的选择,这种情况很常见。1989 年,全球市值前 50 名的企业里日本企业有 32 家,但是到了 2018 年,你知道前
50 名的企业中日本企业有几家吗(见表1)?
2018 年市值前 50 名的企业里竟然只剩丰田汽车一家日本企业了,只过了 30 年社会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现在你认为“走这条路有利”的选择,在 10 年、 20 年后, 很有可能就没有价值了。我周围的朋友中,认为“虚拟货币好像能赚钱”“做编程好像能赚钱”而随波逐流的人,一旦发现无利可图马上就不做了。这类朋友工作自然也不顺利,一直处于迷茫的状态,总是在思考“应该怎么做?到底哪一个更有利呢?”(见图2)。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比起用头脑判断“哪一个更有利”,我们更需要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判断标准。
那就是你内心认为“想怎么做”的判断标准。
图2
现在这个时代,当眼前有无数个选项的时候,用“应该怎么做?”这种偏向有利可图的标准去选择的话是选不出来的。但如果用“想怎么做? ”的内心标准去选择,就会变得很简单。
用自己感兴趣、不知不觉被吸引、价值观匹配的内心标准去选择吧(见图3)。
图3
只有通过自己的过滤器,才能将无数的选项缩减到几个。
和外部的 VUCA 世界不同,你的内心世界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一旦下了决心,你就不会迷茫,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都能毫不动摇地采取行动。
你现在犹豫的根本原因是用错了选择标准。
如果只在意“应该怎么做?”,以有利和无利为标准是找不到答案的。因为如果情况变了,答案就会改变,你就会一直迷茫。
如果是用错误的选择标准得出的答案,对你来说它也是没有意义的工作,你将丝毫燃不起热情。
我以是否有利可图为标准做选择的时候,也一直处在迷茫的状态。看 Twitter 时会被名人说的话打动。每次读成功学的书都会受到影响。因为总是被别人的想法动摇,所以常常觉得自己没有主心骨。因为总是在迷茫,所以工作也不顺利。在没有找到自我的那段日子,我因为看不到未来而感到非常不安。
处在这种状态的人,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想法。不要把自己的判断标准建立在外部的“以他人为中心的坐标轴上”,必须切换到自己内心的“自我中心坐标轴”上。
正因为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所以更要拥有自己心中坚定不移的坐标轴。
这样一来,即使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你也能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信念生活下去。
POINT:一直迷茫的人,其判断标准是“应该怎么做? ”走自己道路的人,其判断标准是“想怎么做? ”
本文摘编自:《如何找到想做的事》,作者:八木仁平,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