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YouTube
这是位于Daragaville西北的三个沙丘湖,统称为Kai Iwi湖泊保护区(Taharoa Domain),湖里能游泳,附近能露营,所以这里每到夏天都游人如织,十分热闹。


图:YouTube
因为湖水清澈,许多华人朋友都喜欢把这称之为新西兰“小马代”。

图:google reviews
然而,Northland地方议会NRC最近突然如临大敌,还发出警告,建议要在今年夏天直至明年10月份之前,对这个热门旅游地的游客进行限制。

图:RNZ
他们惧怕的,是一种名叫淡水金蛤(黄金蚬)的生物,也就是不少华人朋友都十分熟悉的黄沙蚬。
01
新西兰闻“蚬”色变
美味河鲜会造成严重破坏
黄金蚬,也就是亚洲蛤蜊,也就是华人在国内常吃的河蚬、黄沙蚬、蚬仔,原产于中国及东南亚一带,一般栖息在河川、湖泊或者水田等淡水环境里。
在广东江门,这种蚬更是有西江鲍鱼之称,多少爱吃之人经常不惜开几个小时车到当地吃蚬。

但在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目前已经将黄金蚬列为需要检测和管制的入侵物种,而且故意运输黄金蚬也是违法行为。

图:新西兰初级产业部
今年5月份,新西兰北岛的怀卡托河的45公里河段中,首次发现了黄金蚬,其中有已经死掉的,也有活着的个体,说明它们已经在当地开始繁衍生息。

图:新西兰初级产业部
可能有朋友觉得,这玩意清蒸好吃,炒着吃也好吃,它们在新西兰安家不就正好让大家多开一份新菜单嘛。

图:新西兰初级产业部
但事实上,作为入侵物种,如果黄金蚬的种群要是在新西兰继续壮大,怀卡托河、它的支流甚至陶波湖的基建设施和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首先,黄金蚬主要栖息在水底的泥沙里,数量一多就会堵塞发电厂、灌溉系统和水处理工厂等等和水有相关的设施。

其次它们吃的是浮游生物,要是繁殖量大了,很可能就会挤占新西兰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间。
而且黄金蚬繁殖能力超强,“每天能生产400个幼体,一年下来平均就有70,000个了。”
总的来说,亚洲蚬在新西兰就是一种全方位有害的入侵物种。
02
淡水湖与世隔绝
“人”是最大风险
黄金蚬怎么来的新西兰,现在还未有定论,但在已经被全面入侵的欧洲,黄金蚬很可能是“搭船”四处传播的。
这也是为什么Northland地方议会希望对Kai Iwi Lakes进行限制——目前这里暂时还未受到黄金蚬入侵,最大风险就是来自那些带船过来度假的游客。

图:Kai Iwi Lakes and Campground
Kai Iwi Lakes的Taharoa湖是全世界最大、最深的沙丘湖泊之一。
所谓沙丘湖,是一种依靠天然降水,在沙地上自然形成,放眼全球都十分罕有的地貌——例如中国敦煌的旅游胜地月牙泉就成为了驰名中外的热门旅游地。

图:维基百科
而新西兰得益于靠近海边的潮湿气候,沙丘湖反而十分常见,单在Northland有400多个。
沙丘湖的生态系统自成一派,水质和生物多样性都是世界一流,所以当地议会十分担心黄金蚬会对这里带来无法挽回的破坏。

图:tripsavvy
11月29日,Northland地方议会建议Kai Iwi Lakes所在的Kaipara区议会禁止游客带船进入湖区。
地方议会表示,许多人的船具和装备都在怀卡托有黄金蚬的地方使用过,要是有黄金蚬藏在压舱水里面(无水状态下也能存活10天),然后有人带着这些船具开四个小时车北上拿到Kai Iwi Lakes来使用,黄金蚬就有可能传到这里。

图:google reviews
但最终,区议会以5:4的投票否决了这建议,并计划将重点放在教育上。
区议会表示,如果要实施禁令,他们不仅要给露营者退还5.8万纽币,还得额外花10万的市政费用,用来监督和阻止船只下水。

图:stuff
区议会表示,会采用“教育”的方式来代替全面禁令。
03
命途多舛“小马代”
是天灾还是人祸?
Kai Iwi Lakes其实在距今180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就已经形成,千百万年间,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
然而它最近这几十年可谓是命途多舛,人们不断把新物种放进这与世隔绝的湖里。

首先是鳟鱼。
从1916年开始,一直都有机构将鳟鱼“放生”到这些湖里面,作为休闲钓鱼吸引游客过来。
2019年,Fish & Games Northland在Lake Taharoa和Lake Waikare分别放生了2,000条和350条鳟鱼。

图:Fish & Games Northland

图:NZHerald
虽然鳟鱼不能在湖里繁殖,但可能会对沙丘湖一种叫Dwarf Inanga的原生鱼产生威胁,于是Kaipara区议会在2019年叫停了鳟鱼放生。

Dwarf Inanga 图:新西兰环保部
然而鳟鱼走了,鲤鱼却来了。
在早期新西兰,“钓鳟鱼”这项活动和“精英阶层”被捆绑在一起,于是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因为人们痛恨阶级等级,所以大量放生“粗鱼”(如鲤鱼、河鲈等)的事件。

没想到,这段历史居然再次上演——2020年底,有不满钓鳟鱼活动的人向地方议会致信,威胁要往Kai Iwi Lakes放生锦鲤。
几个星期后,有人在湖里发现了鲤鱼的踪迹。

图:NZHerald
姑勿论鲤鱼和发出威胁的人有没有关联,但对于Kai Iwi Lakes本来的生态系统,以及依靠清澈湖水美丽景色吸引游客的当地议会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图:新西兰环保部
要知道这玩意在新西兰是彻头彻尾的有害入侵物种,能吃能生,在没有天敌的新西兰长成水中一霸。
当它们吃光水底植被后,本来清澈的水体通常都会变得浑浊,甚至变成黄色。

图:stuff
新西兰禁止任何人放生鲤鱼,抓到鲤鱼后也要格杀勿论,违反规定传播物种者,最高可判5年监禁,罚款10万纽币。

而且沙丘湖是雨水积聚而成,没有任何其他河流流入,所以这些鲤鱼能且只能是由人从其他地方带进来的。
04
治理需耗费巨资
回到黄金蚬入侵的话题上,现在Kai Iwi Lakes已经有鲤鱼了,要是再来一个黄金蚬,水质必然会变浑浊。
对旅游业来说,沙丘湖最大的卖点就是水清沙细,如果环境变差,那么以后可能也不会有人来旅游了。

Northland地方议会表示,Kai Iwi Lakes目前已经面临压力,湖中水底植被已经大幅减少,黄金蚬入侵将会造成“娱乐价值的重大损失”,以及对生态和经济产生严重打击。

而且,用一个字来形容入侵物种治理的话,就是“贵”。
2021年,美国蒙大拿州花了55万美元,将占地64亩Elmo湖排空了一整个冬天,才把入侵的黄金蚬暂时全部清除。

美国蒙大拿州 Elmo湖 图:维基百科
而欧洲例如瑞士等国家,虽然也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投了不少资金,但效果依然微乎其微,随手在瑞士首都伯尔尼附近的比尔湖中一抓,都能捞上来一把黄金蚬。

11月24日新西兰发布针对黄金蚬的防治政策,禁止在怀卡托河受影响地区使用过的,无法完全排空内部水箱的船只在其他水域使用。
Northland地方议会刚刚投入了30万纽币,用于针对黄金蚬的“检查(查看装备上是否有附着物)、清洁(用洗涤清洁用品清洁装备)、干燥(让装备从内到外完全干透)”程序进行教育。
如果不是人类“手贱”
其实很多生物都不会在短短数十年间
变成人人喊打的“入侵物种”
截至目前
只有黄金蚬彻底改变某个地区的水底
没有一个地方能彻底消灭他们
希望这个夏天
“新西兰小马代”能够逃过一劫
让人们能够多看这个美景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