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后勤军官学校的学生桌上模拟在印太地区的挑战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谈后勤对战争的重要性。
打仗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打后勤,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美国若要协防台湾,抗击中国入侵,最困难的也是后勤问题。
推土机支援跳岛战术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后勤的道理,汉高祖刘邦看得最清楚。《史记》纪载,项羽兵败自杀后,刘邦平定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群臣争功,吵了一年没有结果。刘邦认为丞相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他为侯并且名列第一。群臣都不服气,认为萧何没有上过一次战场,在后方只会舞文弄墨,功劳竟然在群臣之上。
这时有人说出刘邦心里的话。楚汉相争5年,刘邦每次损兵折将,都是萧何把新兵从后方送往前线;楚汉大军在荥阳对峙多年,汉军没有粮草,是萧何从后方通过水旱两路把粮草运到前方;刘邦在外作战多次丢失大片土地,也是萧何站稳后方关中之地,汉军无后顾之忧。这是万世之功,超过攻城略地。萧何功列第一,当之无愧。刘邦听完,大为赞赏。从此群臣不敢多言。
美国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二战后期,担任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的美国海军上将哈尔西(William Halsey)曾说:”每次经过推土机,我都想停下来亲吻它。”一位海军上将应该更关注航空母舰,怎么会说要亲吻推土机呢?
原来这句话有其战略背景。当时美军执行”跳岛战术”(Island-Hopping),在广阔的太平洋占领一些关键岛屿,使其成为军事基地,然后绕过一些防守较强的日军据点,快速推进到下一个岛屿目标,逐次逼近日本,而不是直接从数千公里之外直接进攻日本本土。
实施”跳岛战术”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迅速的后勤支持,尤其需要推土机在所占岛屿快速建立机场与港口等基础设施,支持空中和海上的攻击行动。有鉴于此,哈尔西表达他对推土机的重视。这也反映后勤在军事战略和战术中的重要性,其作用在执行”跳岛战术”期间尤显突出。
美国海军上将哈尔西奉行"后勤赢得战争"的格言(维基百科)
援台四大后勤难题
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特别项目部主任布雷默上校(Maximilian Bremer)12月5日在《美国国防新闻周刊》(Defense News)发表评论指出,哈尔西上将奉行”后勤赢得战争”的格言,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他克服了距离、海洋、时间和规模这四大难题(或严酷挑战)。
但是,这四大难题放在今日的印太地区,将会削弱美国对中国的威慑力,尤其是对美国空中力量在台海地区的威慑作用。布雷默指出,五角大楼的规划者需要了解这四大挑战的交互作用,并寻求对整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解决个别问题。换言之,美国国防部需要新的想法和思维,避开支援台湾而要面对严酷的后勤挑战。
第一项挑战是距离太远。布雷默说,美国大陆与印太地区基地的距离是与欧洲基地距离的两倍(也就是从5千多公里扩及1万多公里)。这一距离拉长美军的补给线,导致更大比例的美军被分配到”尾巴部位”(支援和维护的后勤单位),而非”牙齿部位”(直接参与战斗的作战部队)。与此相反,中国距离台海战区一水之隔,后勤简化,能迅速集中兵力。这种地缘上的不对称作战有利于北京,不利于美国的威慑。
第二项挑战是广袤的太平洋。它不仅增加美国军机和舰船攻击目标的距离,还限制美国对前沿基地的选择。美国军机需要空中加油才能抵近台海周边并返回附近的有限基地,解放军有可能通过击退美军加油机实现空中拒止,甚至可能取得空中优势。尤其在援助台湾问题上,海洋地理的限制,以及中国的导弹威胁大大削弱美国的威慑力。
第三项挑战是时间压力。美国的威慑之所以有效,取决于快速反应。若美军抵达冲突地点太晚,就失去作用。美国战机可以在几个小时内从西海岸飞越太平洋,但沿途需要加油机支援,从而增加24至48小时的准备时间。此外,以往把美国大量武器装备部署到战区需要数月时间,而且是在美军掌握主动权的情况下进行。在台海地区中国将掌握优势。
第四项挑战是用兵规模。一旦与中国发生冲突,美国后勤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将非常惊人。中国正规划使美国的后勤支援变得更糟。布雷默认为,真正的危险在于,中国领导人认为在美国集结足够兵力之前,就可以解决台湾问题成为既成事实。因此,快速动员和部署并维持美军的能力,是有效吓阻的关键。
重构第一岛链
为能解决距离和时间的限制,美国可以在前沿地区部署更多部队。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基地选择,美军最终将集中在大型基地,很容易遭到对手的率先打击。为了减轻这种威胁,美国可以尝试在第一岛链内更广泛地分布兵力,然而兵力分散会加剧在大片水域作战的难度,同时增加后勤和维持的规模与复杂性。对布雷默来说,目前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使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后勤和维持变得更容易、更快捷或更有效率和效力。
布雷默的分析说中了要害,但并非全对,未来的发展也不是那么悲观和无解。美国历来打的高科技战争,除了极少数兵力从本土长途奔袭,绝大部分都从战区周边基地出发。如19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13国参战,6国提供后勤支援,美国派出各型飞机304架,其中6架B-2隐身战略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其他全部从欧洲基地起飞。
在中东战场更是如此。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部署形成弧形“珍珠链”的态势,北线有科威特,中线有卡塔尔和巴林,南线是阿联酋和阿曼。其中,科威特是美国在海湾最重要的军火储存基地。
反观美国在印太地区确实没有像在欧洲和中东绵密的军事部署,都是双边而非多边联盟。近年美国正在补强,在北京眼中,以美国为主导的”亚洲小北约”逐渐成形。关岛基地正在扩建(包括在关岛附近的天宁岛扩建机场)、第一岛链重新建构、美日安保也在转型,特别是美国使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或据点从5处增为9处,其中3处选在吕宋岛北部,有明显针对性,发挥前沿威慑作用。
增建前沿岛屿据点
同时,美军正在亚太地区演练并测试分散式作战构想,也在积极推展“远征前进基地作战”(EABO)概念,探索北京眼中所谓新的”跳岛战术”(或称蛙跳战术,主要指美国海军陆战队F-35B垂直与短场起降型战斗机,能在更小、更简陋的岛屿上的直升机外围机场起降)。以上种种都在说明一件事,美国正在西太平洋地区筹建更多的军事基地、补给站和岛屿据点,以缩短后勤补给的距离。难度很高,但并非无解。
前面提到距离、海洋、时间和规模,是美国协防台湾,抗击中国入侵,面临的四大严酷挑战,聚焦在后勤的问题上。而更重要的挑战还有,中国的防区外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比美国历次的作战对手都要强大,使得美军的飞机和舰船很难靠近中国近海,保持在距中国沿海之外的1,000多公里处比较安全,而这个距离是美国战术飞机(包括航母舰载机)作战半径的极限,需要空中加油才能进入战区作战。
但是,解放军有可能通过击退美军加油机实现空中拒止,甚至可能取得空中优势,使得美军在台海地区作战陷入两难。为此,美国提出在亚太地区部署新型陆基中程导弹,从更远距离威慑并阻止中国入侵台湾,避免美国的飞机和舰船靠近台海,中程导弹也可以提前预置在亚太地区,省去战时的后勤问题,一举两得。
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佛林(Charles Flynn)11月表示,明年将在亚太地区部署新型中程陆基导弹,作为阻止中国侵犯台湾的手段之一。包括陆基战斧(Tomahawk)及标准六型(SM-6)导弹,前者射程2,500公里,后者超过1,000公里。这将对中国造成极大的威慑力,因为导弹的反应最快,突穿防线的效果最大,可以抵消中国的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而且一旦撕开中国主要防空与反舰防线,美国的军机和舰船就可以顺势进入台海周边作战。
源头打击壮大威慑力
不过,中国的中远程导弹有可能先发制人,打击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的中程导弹。美国又该如何应对呢?这里出现一个战略模糊地带,美国担心中国先发制人,可能基于敏感,美国从不明说可以在冲突发生前率先反制,对中国进行源头打击,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威慑。
去年底,日本政府通过修改后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安全保障文件,其中最重大的改变是,日本可以拥有以自卫为目的,摧毁他国疆域内导弹基地的反击能力(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打破长久以来日本坚持的“专守防卫”原则。日方认为,具备有效反击能力将对敌方产生威慑,也能阻止对方进一步的武装袭击。
日本做得到,美国就更有实力做得到。当前美国需要把源头打击明确化、公开化,并纳入政府层级的兵推之中,充实并壮大美国更加需要的威慑力,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