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并不是一个新奇的词,对于今天互联网用户的我们,超文本是一种直觉性的存在:点击朋友圈的链接理所应当就要跳转到另一页面,甚至作为典型超文本聚集地的门户网站早已过时被搜索引擎和 AI 取代,都快成为一种媒介考古的名词。


这篇文章的有趣之处是它来自一位剧作家的经历分享,我从戏剧导演孙晓星的一些实践中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位超文本戏剧(Hypertext Drama)概念的先行探索者——Charles Deemer,这确实是一件有趣的问题——沉浸式戏剧的剧本要如何写?我们是否需要一个不同于传统线性剧本的写作和编页方式?


超文本对于游戏研究也完全不是新鲜的词语,无论是游戏研究的开启者 Espen Aaserth 以其 1997 年的《Cybertext》接续了超文本至游戏研究的线索(具体可以参考 E32 赛博文本中的幽灵作者),还是当前在游戏中大量文字系统和文字游戏引擎的搭建,实际上这些实践的复杂度都远远超过这篇文章所说的方式,诸如 Twine 2,Ink 或者是 Yarn Spinner 这些以代码和流程图等多种方式编织超文本写作的软件。


就像这位剧作家在 1994 所写的“超文本是一种新视角下的文本,一种新的文本”,我想起我误打误撞在蛇口戏剧节新写作中让大家使用 Twine 或者 Bitsy 进行写作的尝试以及所遭遇的障碍,我们还需要时间去重新追溯这些新文本在物理空间和赛博世界的编排和展开的方式,这种“新世纪的语言”还有待学习和实验,无论它是真切存在的可能性,亦或者是 Chris Crawford 所追求的巨龙般的幻影。


查尔斯·迪默在弗吉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和南加州长大。他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开始本科学习,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完成学业,获得学士学位。他还获得了俄勒冈大学剧本创作硕士学位。迪默是“超戏剧”(hyperdrama)的先驱,“超戏剧”一词是他创造的。他的短篇回忆录《超戏剧:我对新戏剧形式的痴迷》一书分享了他对新戏剧的热情。他的独幕剧《维奥莱塔-帕拉的绝唱》[1]被认为是第一代超文本剧的代表作。


What is Hypertext?什么是超文本?


1985 年冬天的一天,我坐在我的 CPM Kaypro 2x 电脑前,盯着闪烁的绿色光标,无法开始写作。作为一个从未经历过写作障碍的作家,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尽管它不是真的“写作”障碍。纠缠着我的是一个普通到令人尴尬的问题,我怎么会在这么简单的问题上都“卡壳”了?



但在这个寒风凛冽的日子里,随着绿色光标不停地闪烁,这个普通的问题看起来如此深奥、费解、奇怪:我该如何为这部新剧本编页?


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写作,开场也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为这场戏写剧本是我接受过所有委托中最隆重的一次,它将于一年后在波特兰宏伟、历史悠久的皮托克宅邸(Pittock Mansion)进行公演——多么难以置信的演出空间、多么难得的一次机会。


只要我能想出如何编页……就好了。


我的困惑在于:这场戏的许多情节会同时在大宅内发生,而不是线性的一幕接一幕地上演。这也是这次委托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的形式是在模仿洛杉矶热卖的,一种新奇戏剧的形式,一场名为“塔玛拉”(Tamara)的戏。


(译者注:《塔玛拉》是约翰•克里赞克(John Krizanc)于 1981 年创作的一部关于画家塔玛拉·德·蓝碧嘉的戏剧,《塔玛拉》在一个大房子里演出,十个演员在几个不同的房间里同时表演,十一个房间里同时在上演。观众可以陪伴他们选择的角色,体验他们选择的故事。因此,观众成员做出一系列的选择,根据这些选择,每个观众创造和发展一个独立的视角,观众和演员之间的障碍被消除了; 空间交织在一起,观众在许多舞台上成为了演员。催生了沉浸式戏剧的萌芽。)


如果许多情节同时出现,我问自己,“页码”意味着什么?我的导演要怎么读剧本,我又要怎么读?——如果有两场、三场,或者,最多时数字变成了八场!——这么多场戏同时发生,如何在按数字顺序排列的格式限制内阅读一个非线性剧本?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我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词),我第一次体验了“超文本”(hypertext)


无奈之下,我最终确定了《死亡城堡》的编页方式。几年后,我才知道我的方法是多么的繁琐、笨拙和费力。我才知道,“超文本”是非线性写作的动态(dynamics)得以集中和控制的形式。


“超”文本,这个前缀的意思是 “超过”或“在……之上”,在本世纪初被用于物理学中,描述爱因斯坦相对论所定义的一种奇特的新“空间”(space):“超空间”(hyperspace)——一种新视角下的空间。


文本也是如此。超文本是一种新视角下的文本,一种新的文本。


超文本有着令人惊讶的悠久历史,直到最近才进入流行的计算机术语中。一位名叫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的早期计算机学者在报刊上对超文本进行了推想。尽管要到二十年后,才会有人使用“超文本”这个术语,但在 1945 年 7 月出版的《大西洋月刊》杂志上,布什在一篇名为《As We May Think[2]》的文章里提出了它的基本概念。


困扰布什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知识宝库与人类用来挖掘知识的工具不足。他写道:“我们穿越迷宫,寻得讯息的方式,就像我们在帆船时代所做的那样(低效)。”


布什首先研究了思维的运作方式,指出思维“是通过联想来运作的。当它抓住一个目标时,就会立即联想到下一个目标”。他推断说,信息检索系统也应该显示出类似的特征,能够自由地将相关主题联系起来。


布什的思考使他发明了一种“理念”(mind)(他所做的类似于爱因斯坦所说的‘思想实验’“a thought experiment”)


考虑一种未来的个人设备,它是一种机械化的私人文件夹或图书馆。它需要一个名字,随便起一个,“memex”就可以了。memex 是一种个人存储所有书籍、记录和通信的设备,它是机械化的,因此可以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和灵活性进行查阅。它是对个人记忆的扩大和贴心的补充。


布什在他的脑海中看到一台现代的个人电脑,其中一部分是复杂精巧的超文本程序。布什在描述他使用 memex 的方式时,完美地描述了当代读者使用超文本的方式: “……他在迷宫般的资料中建立起自己感兴趣的线索”。


我在前面说过,超文本是非线性的,但这可能会引起误解。当然,超文本中的任何单个路径都是线性的:读者仍在按顺序阅读或观看或聆听条目,也就是说,一个接一个,是线性的。超文本之所以是超文本,并不在于它的非线性(non-linearity),而在于选择(choice),在于读者通过互动来决定在某一特定时刻,通过现有信息的几条或多条路径中的哪一条。


因此,超文本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我的日常生活就是在一条由每时每刻的选择所构建的道路上进行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想象一下,你走在杂货店的过道上,寻找你最喜欢的一盒麦片。你找到了,而旁边另一个你喜欢的牌子正在打折。你必须决定买哪个,然后继续前进。


超文本的读者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在文本的某些地方,读者会有一些选择。例如,当我前面提到布什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文章《As We May Think》时,你们中的一些人好奇地记下了标题,以便以后查找。


如果我用超文本来写这一章,我可以把我提到的这篇文章直接链接到文章本身,这样就省去了很多麻烦(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如何做到这一点)。或者,我可以给你两种选择,链接到整篇文章,或者只链接到我上文引用了部分的与超文本概念直接相关的内容。


超文本就是给读者提供选择。“你接下来想读什么?”这是超文本反复提出的问题。


当然,不同的读者会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些重复的问题做出回应,每个人都在材料中确定了自己的路径。这就是超文本被称为“非线性”的原因,因为没有一种“线性”的阅读方式,比如从头读到尾。相反,根据每个读者在回答“下一步你想读什么?”这个问题时所做出的个人决定,可以有其他可选的“网”来编织阅读材料。或者,在多媒体中,声音、图形和视频可以成为信息序列的一部分,“接下来你想听什么或看什么?”


你是想读诗,还是想听诗,还是想看诗人读诗?市场上有一些诗歌“电子书”,给读者提供了这些选择。这就是超文本——一种读者可以主动选择材料顺序的特殊文本。


至少从概念上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范内瓦·布什就已经想到了这些应用。尽管布什的想法引起了其他计算机科学家的兴趣,但直到二十年后,一个名叫特德·尼尔森(Ted Nelson)的辍学生才创造出了这一术语。1965 年,超文本正式诞生。


这位超文本大师和之前的布什一样,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大量信息。在整个 20 世纪 60 年代,尼尔森一直在摸索不同的方法,以便在信息位之间建立与布什想象中的备忘录相同的联系。


就在尼尔森独自发展其超文本的想法时,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开始流行起来。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通过在选项网络中进行选择来学习。尽管 CAI 的规则和作者/教师控制比尼尔森希望的更为严格,但它提出了后来的读者在超文本中移动的方式。尼尔森开始熟悉这种方法,并从中学习。


最后,在本世纪末,尼尔森受邀参加布朗大学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将开发出一个初级超文本编辑系统。


如今,特德·尼尔森在互联网上有一个主页[3],上面列出了他早期在超文本方面的工作书目。其中有一些令人眼前一亮:


  • 1965:《超文本》,发表于世界文献联合会论文集;

  • 1966:《新媒体与创意系统》,一本图文并茂的小册子;《超文本笔记》,以手稿形式分发的 10 篇关于超文本形式的简短文章;

  • 1969:《360 的超文本编辑系统》,这篇文章发表在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的选集上;

  • 1972:《As We Will Think》,发表于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在线' 72 会议论文集、英国;

  • 1978:《电子出版与电子文学》,收录于 Plenum Press 论文集;

  • 1980:《取代印刷文字》,收录于世界计算机大会论文集;《交互式系统和虚拟性设计》,收录于《创意计算机》杂志 11-12 月刊。


诸如此类,而这位超文本大师仍在澳大利亚的上都计划(Xanadu project)下设计超文本。


因此,在超文本历史上,要给范内瓦·布什颁发“首印”奖,给特德·尼尔森颁发“术语创造和持久力”奖。


如今,超文本在互联网的万维网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互联网是用来描述根据标准协议组织起来的全球计算机网络的术语,它允许你从家里或办公室的电脑上访问全球各地图书馆和计算机工作站中的信息。(译注:熟知的网站前缀“http”全文即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互联网上的信息有多种组织方式。发展最快、最流行的形式被称为“万维网”,它是一个超文本网络,将许多遥远网站上的信息连接起来。单个网站的“主页”为该系统带来了组织性,它是互联网世界的一种目录。从电脑屏幕上的主页链接到不同网站的另一个屏幕后,又可以链接到其他地方,以此类推,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站链接网。


换句话说,以前你只能访问你所连接的特定网站上的信息,而现在网络提供了与其他网站的“横向链接”。例如,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站可以链接到巴黎获取信息,从巴黎链接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然后再迅速返回巴黎或麻省理工学院。


此外,在实践中,这些链接通常是在每个站点的文档之间建立的——你可以创建一条信息路径,例如,从麻省理工学院文档的内部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文档的一部分,再到巴黎大学文档的一部分。就信息检索而言,万维网简直就是全球信息的“指尖”。


创意写作者们——本书的主要读者——仍在发明使用超文本的新方法。


在我自己的剧作工作中,我写过一些超文本剧本,制作完成后,剧中的许多场景会同时出现。观众和超文本的读者一样,必须决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例如,下面这个剧本节选自《死亡城堡》,这是我受委托为皮托克大厦创作的剧本,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观众有两个“决定时刻”。换句话说,故事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分支”了两次:


(杰克、波罗、希瑟和曼德琳恩在楼上的卧室里)。


出现在任何文件或任何 “主页”(或目录)上的特定链接决定了提供给读者的选项。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决定都是由超文本的作者做出的。尽管读者在创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权力,但作者仍然以一种非常基础(essential)的方式控制着材料:他/她创造了语言的世界,一切都在其中发生。


超文本写作实际上是两种写作:一种是正常形式意义上的文本写作(但带有新涌现的叙事和戏剧逻辑),另一种是计算机代码写作(最基础的一种!)


例如,为互联网编写主页就是超文本写作,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编写语言来描述可用的内容和读者的选择,还要编写计算机代码来激活从一个文档到另一个文档(无论这些文档在哪里)的任何电子链接。超文本编码是超文本写作的一个非常必要的部分,但不应该把你吓跑。编码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你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了解到这一点。


因此,超文本的作者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作者”,尽管不同的读者会在材料的网络中创造自己的路径。超文本作者为读者创造了许多可能的宇宙——但不是每个宇宙。到底应该给读者提供多少种选择呢?每个超文本作者都必须做出决定。


超-文本:文本不仅仅是文本,不再是一个字接着一个字,不允许有任何变化。超文本就像国家高速公路和交通系统。从西海岸到东海岸有许多条路,这取决于我们是否赶时间,取决于我们想看什么样的风景,取决于我们每时每刻可能会对什么感兴趣。


超文本是一张充满可能性的网,一张充满阅读体验的网。超文本就像生活本身,充满了选择和结果,充满了岔路口。


超文本是探索和发现的语言,因此它是成为信息时代母语的最佳语言。


对于作家和读者来说,超文本很可能定义了 21 世纪的“读写能力”。


参考资料

[1]《维奥莱塔-帕拉的绝唱》: https://www.ibiblio.org/cdeemer/chile-m.html

[2]As We May Think: https://www.w3.org/History/1945/vbush/vbush.shtml

[3]主页: http://www.thetednelson.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biblio.org/cdeemer/hypertxt.ht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落日间(ID:ex_paideia),作者:Charles Deemer,文本整理:RMHO,校对:叶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