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记者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获悉,近日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上海)专家组经充分研讨,拟定并发布《2023-2024年上海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
方案显示,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潜伏期一般为1~2天;发病时多见高热,最高体温可达39℃~40℃,伴有畏寒,一般持续2~3天;症状以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多见;初期呼吸道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少数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可发展为肺炎。
中医药认为流感属于时行感冒范畴,根据传统认识,诊治多采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和治法,注重扶正祛邪和分期、分阶段联合应用。近期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如支原体、新冠病毒感染等,如果出现相同证(症)候表现,也可以参照本方案开展治疗。
记者注意到,上述方案包括成人诊疗方案、儿童诊疗方案、预防方案、中医外治法治疗方案、调护方案等五部分,每种方案对遣方用药等事项作了详尽说明。
儿童诊疗方案细分为三类证候,采取不同的治则。一是“风热犯表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身疼痛不适,鼻塞清涕,咽痛或咽痒,咳嗽,舌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淡红。治则为疏风清热,辛凉解表。基础方为银翘散合小柴胡汤加减。
二是“热毒袭肺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治则为清热泻肺,宣肃肺气。基础方为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
三是“湿遏卫气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便溏不爽、纳呆、腹痛、舌红、苔厚腻、脉濡数。治则为芳香化湿,解表清热。基础方为藿朴夏苓汤加减。
成人诊疗方案则细分为风寒袭表证、风热犯表证、热毒袭肺证、表寒里热证、热毒壅肺证和气营两燔证六类。“风寒袭表证”临床表现:发病初期,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嗽,痰白,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治法:疏风散寒。基础方:荆芥9g、防风9g、羌活9g、独活9g、川芎9g、柴胡9g、前胡9g、枳壳9g、桔梗6g。
成人“热毒闭肺证”临床表现: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治则治法:清肺解毒。
成人预防方包括曙光防疫强身饮(人参3g、芦根9g、银花5g、苏叶3g、藿香3g),代茶饮用。气虚容易感冒者,则为玉屏风颗粒。儿童预防处方组成为金银花6g、连翘6g、大青叶6g、紫苏叶6g、炒山楂3g、陈皮6g、芦根10g。
上述方案还强调,流感首重预防,提前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流感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平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感染后建议多休息,多饮水,补充营养元素和维生素,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给予抗感染治疗。老人、孕妇、婴幼儿、肥胖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患流感后请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中医药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