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内一家4人竟然

先后被查出同一种癌症

——甲状腺癌

医生介绍:

再次印证了甲状腺癌

有一定的家族集聚性的特点

6年内一家4人

先后被确诊甲状腺癌


据宁波晚报11月16日报道,几天前,年近40岁的张女士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了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令手术医生唐鸣副主任医师唏嘘的是,这已经是他们家族中第4位甲状腺癌患者。

据介绍,张女士是一名声乐老师,前段时间上课时感觉喉咙有点痛,声音也没以前响亮,还有点沙哑。

最近几年,她体检时都查出甲状腺结节,不过还比较小,如今出现症状,张女士心里顿时有种不好的预兆:在她之前,他们一家子先后已经有3个人确诊甲状腺癌。

6年前,张女士的二姐当时39岁,单位体检发现单侧甲状腺结节,B超提示恶性可疑。经穿刺等相关检查,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后接受了单侧甲状腺切除手术。术后这6年,她一直在唐鸣这里随访复查,病情稳定。

2022年6月,张女士大姐的儿子——16岁的小王,在学校例行体检时又查出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医生建议进一步复查。有了张女士之前的手术经历,家人带着小王找到医生,最终确诊甲状腺癌,更让人揪心的是,癌细胞已经转移。最后,小王不得不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加淋巴结清扫,这意味着他需要终生服药。



唐鸣解释,青少年甲状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颈部有肿块但并无不适,再加上孩子体检不像成人频繁,所以很容易被忽视,往往一查出就已经转移。

今年年初,小王的母亲,也就是张女士的大姐,发现自己的甲状腺结节摸上去比以前大了,想起医生的提醒,她忐忑不安地来到市妇儿医院检查,结果又证实了她的担心:甲状腺乳头状癌,随后做了切除手术。

这一次,张女士也不敢耽搁,在家人陪同下就医。不幸的是,又被确诊。考虑到张女士从事声乐工作,嗓音保护要求高,医生在放大镜下进行手术,切除甲状腺的同时,便于保留和保护喉返和喉上神经功能,大大降低了甲状腺癌切除手术后的并发症。

怎么判断甲状腺结节

会不会是癌?

甲状腺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通常是在体检的时候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小结节。

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结节不等同于甲状腺癌,临床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中有80%都是良性的病变,暂不需手术和药物干预,只需定期接受医学观察。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与彩超技术的普及有关。在我国,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出率高达70%左右,也就是说,10个人中将近7个人有或大或小的甲状腺结节,但其中只有5%的结节是恶性的。

确诊为良性结节也不代表高枕无忧,也要每隔半年到1年左右定期复查。如果发现短期内结节快速生长,持续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颈部淋巴结肿大时,要引起高度警惕,尽快就医。

另外,医生提醒,要关注甲状腺癌的家族史。目前已经确认,甲状腺癌家族史是一个危险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人患上甲状腺癌,其他家族成员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1.5~2倍。这种家族遗传现象可能由某些有关基因突变引起,可遗传给后代。



确诊了甲状腺癌,生存率有多高?

甲状腺癌几乎是所有癌中存活率和治愈率最高的,甲状腺癌的预后取决于癌类型,好在甲状腺癌90%以上都是比较温和的乳头状癌,目前国内的10年生存率超过90% ,如果是年轻人发病,且发现早,治愈率会更高。

日常生活中

怎样才能有效预防?

撇开遗传这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如何才能有效预防甲状腺癌呢?

据江苏疾控介绍,甲状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研究显示其发病与情绪、压力、生活环境和遗传等因素相关。预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职业防护措施,避免辐射因素过度暴露。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守则进行作业并对自身进行防护。普通人群尽量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辐射暴露。

2. 健康饮食,合理摄入碘。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戒烟限酒,注意饮食均衡,限制红肉的摄入,少吃加工肉制品,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

3. 增加运动,合理疏导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现代人群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容易使人出现烦躁和压抑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和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中应该扩大交友圈,或通过运动,缓解紧张情绪。

4. 高危个体定期筛查。甲状腺癌高危人群为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伴有淋巴结肿大人群和低碘或高碘饮食人群。上述人群应该定期进行甲状腺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