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住所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中国家庭观念里,安居方能乐业,落叶总要归根,房子,便是家的缩影。为了买房,有的人倾尽全部储蓄,还有夫妻为此假离婚...这样的例子,都能说明,房子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

最近,Reddit上一则美国男子抱怨自己中国老婆的帖子引发了诸多关注,恰巧与买房有关。

他不解地问网友,为啥中国女人如此痴迷于住房?

“我的中国妻子简直要把我逼疯了,直到我们在圣路易斯买了房子。我不明白为什么这对她如此重要。还得付房贷,对吧?我们并没有完全拥有它。”



楼主还补充说,妻子父母的观点也是其中很大一个因素:他们不同意女儿裸婚。

“她的父母不赞成我们裸婚,但我是在她读研究生的时候在美国认识她的。”



评论区里,许多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都在耐心地给这个男人解释。

“你从没去过中国吗?这是一种文化。在中国,自置居所比西方普遍得多。我在中国的岳父岳母租房住,他们对此感到非常羞愧。买买买很有意义,尤其是在过去30年的中国。”



“其实也不能说是文化。在90年代,80年代,70年代,没有人痴迷于买房...这只是中国过去30年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副作用。那些敢于负债买房的人会成为赢家,而没有的只能遗憾。”



“我的岳父会形容租房是无家可归。”



“主要是经济保障:如果你离婚了,你的物质状况不会变差,如果一切顺利,那么你就有了一笔增值的资产,或者你可以为自己的晚年保留这笔资产。”



“比金钱更深层次的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安全感。我岳母不会住在她的房子里,也不会把它租出去,但卖掉它对她来说就像无家可归一样。‘没有根’,她说。”



“因为她们只是想要一个空间能够组建家庭?”



“大多数亚洲华裔都想要一所房子作为安全保障,不仅仅是中国人。而我们认为付房租实际上是在赔钱,哈哈。”



并且,还是有人理解中国妻子的想法的。

他们耐心地给楼主解释,为什么要投资房产。

“它不是财富、稳定或灵活的象征,而是一种投资。

拥有抵押贷款意味着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你不再要为住的地方和对房产的实际所有权付钱。

比方说,如果你租一处房产20年,而不是20年的抵押贷款,虽然你可能要支付更多的抵押贷款利息,但你最终会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租房则意味着你的钱会白白浪费掉,或者被别人拿来抵押贷款。

更不用说你的房东可能会提高租金让你搬出去,买房子可以省去搬家的麻烦。

这有点像为什么买车而不是租车的问题。”



“它的概念是拥有一个叫做家的地方。美国人习惯于经常搬家。一成年就搬出去,或者至少有一份工作,去很远的地方上大学,自己付房租,等等。亚洲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喜欢呆在一起,直到不可避免地分开,比如在州外找到一份好工作,结婚等等。家和家庭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础。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地区严格要求新郎在娶新娘之前要有房有车。

不是中国女性,而是整个中国人都是这样,但女性似乎尤其如此,可能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买东西。”



其实,现在的新一代中国年轻人,也逐渐开始不被房子所捆绑了。

就在这条帖子的隔壁,有一个生活在新加坡的30岁中国小哥,就发帖吐槽了自己父母非要强加一套房子给自己的做法。



小哥说,自己的本意是拒绝接受任何贷款的,因为他原本想要在2020年去美国读硕士(后面因为疫情搁置),不确定自己能否在硕士毕业后马上找到工作,不想面临断贷的压力,也不想时刻找父母伸手。

为此,他和父母吵了好几次大架,中途父母还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他比。

别人家的孩子=小哥的一位前同事,他的父母也认识。

这位前同事不仅结婚了,还买了比小哥更好的房子,这让他的父母接受不了。



在帖子的末尾,他崩溃地表示,所有来自中国的亲友都表现得好像父母用他的名字买了房子是多么伟大,说他不成熟。

小哥说,自己不在乎房子,不是物质主义者,不打算要孩子,为什么需要房子?

“我的父母明明可以通过假离婚来避税,但他们选择不这样做,他们利用我的名义身份来避税,他们应该感谢我。”



听完他的描述,真的很理解他的崩溃。但是亚洲人对于房子的执念,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自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发生巨大的观念转变。

这些年来,有关于“为什么中国人执迷于买房”的讨论,在互联网上就没停过。



新一代的年轻人,比起桎梏更向往自由,或许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