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工业大城,其工业化产业集群可谓有目共睹。但鲜少有人知道,在它的边缘,一个仅0.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里,竟创下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的传奇,藏着世界著名的油画基地。


这里,就是享有“中国油画第一村”美誉的深圳大芬油画村。据了解,巅峰时期,大芬村曾占据了国际市场70%以上的油画。即使到现在,大芬油画村每年的产值也达到数十亿元。


区区弹丸之地,凭什么成为世界艺术品销售的主要市场?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大芬油画村的文化产业集聚之路,要比深圳工业化集群晚来许多。


1979年,深圳作为试点经济区率先得到发展。此时的大芬村因地属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受困于二线关之外,无缘进入到深圳特区的划分范围之内。遗憾错失红利,让大芬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改革开放前始终不足200元。


直到十年后,一位叫黄江的香港画商穿过热闹的布吉街,辗转来到大芬村,才给当地带来了艺术与经济并存的种子。


自八十年代以来,黄江一直从事着油画生意,其客户不乏沃尔玛这样的全球零售巨头,手里的订单更是应接不暇。于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黄江早早便进入到中国内地,招贤纳士,建立油画工厂。


起初,黄江选择的是深圳黄贝岭。这里与香港仅一河之隔,交通便利,且利于接收香港的市场信息。


然而仅三年时间,不少内地画家因二线海关阻隔难以进入市区,黄江的油画生意也由此遭到了打击,不得不搬迁厂房。


而此次搬迁的目的地,就在距离深圳特区不远处的大芬村。


由于毗邻深、港,加之房租价格比关内便宜,劳动力成本又低,大芬村可谓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1989年,黄江带着十几名画工,在大芬租用了一间民房,从此在当地扎根了下来。一同扎根崛起的,是大芬油画的文化产业集聚之路。


图源/Pixabay


在黄江的带领下,大芬油画迅速打出了知名度,并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绘画人员,其中不乏小有名气的画家。他们有的自主创业或供货加工,有的像黄江一样,聘请为其供货的画工,而自己则负责对接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在尚未形成规模的早期阶段,大芬油画的销售只能依赖画商来收购,然后经过香港去销售。直到1998年以后,大芬油画才得以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摆脱单一渠道,实现自产自销。


而在这批人的努力下,大芬油画也迅速在国际市场走俏。2003年大芬油画销售额为8000万元人民币,2004年达1.3亿元,2005年超过2亿元,其中90%销往欧美及中东。据世界行画批发商麦克维达的调查,美国市场上流行的油画行画70%来自中国,其中80%产自大芬。


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打开国际市场,自然和大芬村的地理位置离不开关系,而另一方面,也与装饰需求大幅增长有关。


九十年代经济发展,尤其是欧美国际市场的发展,导致人们对艺术复制品类的装饰产生了大量需求,以外销为主的大芬油画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了优势。


除此之外,进入国际市场后,大芬油画“物美价廉”的优势也在发挥作用。


油画作为手工艺术,画布、颜料等基本支出其实并不贵,反而是人工成本占据大头,通常要占到总成本的2/3。在大芬村兴起之前,全球的油画工艺品大多来自韩国。据媒体报道,当时韩国画师一个月的月薪为20000元,而同样的价格在大芬村可以支付20名中国画师。


如此一来,韩国行画在价格上自然也就高出大芬3倍不止,而大芬油画取代韩国也成了早晚的事。


二、大芬模式,将艺术规模化


但对一向高雅的艺术而言,想要做到“物美价廉”显然没有制造工业那么容易。而大芬村之所以能够让其“下嫁”民间,其根本在于创新了“大芬模式”。


首先,在大芬油画创作中,其主要定位的是行画。所谓“行画”,其实就是已经有了市场行情的商品,比如《蒙娜丽莎》《向日葵》等,画工只需要将其复制模仿过来即可。


图源/Pixabay


在这一定位下,大芬逐渐形成了“大芬模式”,搭建了产、供、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并在这一链条内通过分工协作来实现规模化生产。


比如在油画生产上,大芬村就采取了两种模式。一种是大规模油画经营商,他们往往将订单直接转包给小规模的油画经营商和油画生产作坊,让后者来完成;另一种则出现在中小规模经营商上,这些经营商在接到较大的订单之后,或者接到自己常规经营的油画主题之外的订单后,往往会寻找其它同等规模的经营商来共同完成。


但无论哪种,归根结底都是协作生产的方式。这就意味着,同一幅《蒙娜丽莎》的油画可能是由不同的画工来完成的。


而在配套生产上,大芬村也有独特的协作模式。比如以大规模画框厂为例,他们会在大芬开设店面来负责收集信息,并与一些油画经营商和作坊洽谈合作,待业务谈妥之后,这些画好的油画将直接由画框厂负责人运往工厂进行装配,之后再由画框制造商统一打包配送给对应的顾客。


这种生产方式大大节省了成本,且保证商品的质量更好,生产效率更高。


比如有媒体曾报道,在这样的协作生产下,一个18岁的女孩能用两个小时临摹出一幅梵高的《向日葵》,一年可画近千幅梵高作品;而一个没有基础的学徒,只需要半年就可画简单的风景行画,将《蒙娜丽莎》临摹得像模像样……也正因如此,有香港人曾一度被惊叹到用“颠覆画家们的神经”来形容大芬的创作。


不过,如前所说,由于价格低廉,大芬油画的溢价并不高。据说,在大芬有个人尽皆知的故事,有位深圳人在法国花了1万多美元买了8幅油画,拿到大芬村去作装饰时,却一眼被承接装饰的大芬厂家认出是自己厂的产品,而当时8幅油画的总卖价不过2000美元。可见中间溢价之高。


如果这是给大芬走向原创上的第一课,那么第二课就是经济危机。


三、一代文化产业传奇何去何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以外销出口的大芬油画产业备受打击。


据赖睿的 《大芬,油画第一村是怎样炼成的?》 一文统计,“国际市场大幅萎缩导致订单数量滑坡,2008 年秋季的广交会上,以往至少能签单两三千万元甚至四五千万元大单的大芬村几乎‘颗粒无收’,大部分公司当年订单减少幅度为25%至 80%,销量骤跌使部分油画企业濒临倒闭,资金链断裂的画商只好转让画铺,大批画师则背起画板,奔赴京沪等地谋生”。


次年,当地政府开始调整发展模式,重视培植原创。


其时,有大批画师自主创新,尝试将油画和国画或其它艺术相融合。然而,据当时的资料记载,虽然有像马英良这样的大芬画家以原创突出重围(2010 年,马英良作品《香巴拉春雪》拍出了105 万的天价),可多数画家徒劳无功,甚至很多人在转型原创无果后,又不得不重新回到了行画领域。


所以时至今日,大芬村原创油画的牌子,依旧没有打响。


与此同时,租金上涨等因素也在阻碍着大芬油画的发展,导致一批画工转投他处。比如在江西上饶油画产业园建成后,就有一批大芬画家搬迁了过去。天眼查显示,目前深圳与“油画”相关的企业有5900多家,大不如前。


如今,在大芬村的土地上,依旧聚集着8000多位文化产业从业者。但他们已经不再局限于油画创作上了,这里有油画,亦有插花、饮茶和咖啡等,可谓将多元性和包容性发挥到极致,但距离“中国油画第一村”的巅峰时刻也越来越远了。


但不可否认,大芬村靠低廉的行画崛起,堪称中国文化产业的奇迹,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稀缺性,让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上无处借鉴,因此走得也比工业化产业集群更为艰难。


正如前几年一个B站UP主去大芬村探访时当地村民所说,“以前是画画来养家,现在赚不到钱了,还要省钱来养画。”


这很难不让人唏嘘。


参考资料:

《城市文化产业集聚体:深圳大芬油画》

《这个深圳城中村,是全球最大的“赝品”油画工厂》

《艺术品的工业化复制——大芬油画村传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氪新消费(ID:xinshangye2016),作者:沐九九,编辑:黄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