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回暖,双方都展现了政治智慧、付出了巨大努力

中美关系崩坏是美国打压中国的结果,也是双方互动的结果。

同样,中美关系回暖是美国放低姿态与中国对话的结果,也是双方互释善意、良性互动的结果。

过去几个月内,中国之间虽仍不时爆发争吵,但整体而言,回暖的态势十分明显,变化之大令人鼓舞。

美国方面,为争取中国参加11月在旧金山召开的APEC峰会,过去半年主动放低姿态,释放善意,为中美关系走出低谷创造条件。从六月份布林肯访问中国开始,拜登已经先后安排了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总统气候代表克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以及加州州长纽森等六位要员访问中国。

特别是舒默与纽森访华,大家普遍认为是代表拜登来送邀请函的。舒默以多数党领袖和拜登密友的身份送,纽森以召开APEC会议所在州州长的身份送。不管拜登此举是为了APEC峰会的权宜之计,还是真的不想让中美关系继续走低直至崩溃,这个诚意还是很明显的,姿态也放得很低。

过去半年,尽管拜登政府也出台了一些针对高科技产业的封杀措施,推动国际产业链转移,在日本G7、印度G20上仍不断宣扬中国威胁,动员包括印度在内的国际盟友体系针对中国,但是对比之前美方对华政策的凌厉与绵密,打压力度明显减弱,开始有点“雷声大雨点稀”的感觉。

再就是在俄乌战争上,美方也不再炒作中国援助俄罗斯等话题,不再在这个问题上对中方施加压力。一个原因可能是美方经过一年多观察,确实没有发现中国“致命性援助”俄罗斯的证据,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美方也认识到,如果在俄乌问题上继续对中国施压,反而可能把这件事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期,进而加速中国向俄罗斯靠拢。

另外就是刚爆发的巴以冲突,中美虽然在支持以色列还是同情巴勒斯坦问题上有明显分歧,但在一些根本问题,比如反对任何针对平民的袭击、巴以应该努力返回“两国方案”等问题上,却有着难得的共识。

美国军方这几个月来也在持续努力,希望以有关人员变动为契机,恢复与中国军方的接触交流。

军事方面,中美还将进行核军控会谈。在此之前,核军控会谈一直美俄之间的专属军事议题,中美开始在核军控领域谈判,一方面折射出中国核武力量在近些年的巨大进步和双边关系正在积极改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美方评估中,俄罗斯因为军事实力下滑和俄乌战争等因素,必须至少暂时性被开除出国际核军控谈判体系。

作为对美方上述转变的回应,中方的变化也非常明显。

《人民日报》最近发表署名为“钟声”的评论文章,《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这是中美关系崩坏这几年内,《人民日报》署名“钟声”发表的基调最积极、最温暖的中美关系评论文章。

文章说,“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在重返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基础上,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文章还说,“中方始终认为两国应该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始终相信中美应该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始终期待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而不是滑向冲突对抗。中方始终认为,要跳出竞争对抗逻辑,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寻求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画出合作共赢的最大同心圆。”

在上述文章发布前后,中国外办主任兼外长王毅访问美国,和拜登、布林肯、沙利文及国会的政要都见了面,为中方参加旧金山APEC扫清障碍,提出了“重返巴厘岛 通往旧金山”等主张;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办公室主任、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也于11月8日至12日应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邀请访问美国。

另外,美国商务部10月6日将42家中国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42家中企被指控在2023年3月1日之后,向与俄罗斯军方有关的进口商供应原产美国的集成电路。和之前美国制裁时中方旋即对等制裁不同,针对此次美方制裁,中方虽有口头批评却没有发起对等反击。

再者,在香港特首参加APEC会议问题上,美方尽管没有解除对李家超的制裁。但为解决香港参会问题,美方还是发了邀请,处理办法是特首“由于日程事宜”,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代为出席。这背后的交涉虽然外界无从得知,但是业内都了解这个安排背后的外交弹性。

可以说,为“让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中方最近也一直在释放善意,外界也都看到了中国的努力。

其实若把视线拉长到去年还可以发现,双方试图改善双边关系的努力早已有端倪,巴厘岛峰会,一些重要外交人员的岗位调整等,都是隐约可见的伏笔。遗憾的是,这期间因为又连续发生了佩洛西访台事件与气球事件,如两股不期而至的寒流,打乱了双边关系变暖的节奏。

幸运的是,尽管这两股寒流严重恶化了两国民间对彼此的敌意,给双边关系造成了致命冲击,但是在最高层,在呼吁改善双边关系的知识界和两国领导人层面,仍然保持着难得的战略清醒,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

说双方都展现出了高超政治智慧,是因为双方民意都已经被空前调动起来,在敌对已经成为双方主流民意的情况下,为大众政治和执政形象考虑,领导人如何既顺应民意保持政治正确,又引导民意发生转变缓和双边关系,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尤其在政治言论可以随意表达同时又施行民选制和两党制的美国,从上到下都已经把中国视为比俄罗斯更危险的系统性挑战者,大众意见和政党政治竞争互相强化,给政治人物提供的腾挪空间非常有限,对拜登而言,如何引导这一变化确实是一大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民意反噬。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美领导层都牢牢掌握住了国内局势,一方面照顾到了国民普遍情绪,一方面又从双边大局和两国各自需要出发互释善意,扭转了之前中美关系一路下行的危险趋势。

说双方都保持难得的战略清醒,是因为双方在斗争的过程中都充分认识到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如一些极端民粹言论所主张的那样把中美关系推向无路可退的绝地。

过去几年,美国主张对华极端强硬的新保守主义势力一直在把中美往热战的方向力推,希望通过一战来遏制中国崛起进程,一劳永逸消除中国威胁,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中国的一些极端民粹声音也完全不顾经济民生和民族复兴大计,煽动要敢于与美国“贸易归零”,叫嚷要击落美国政要座机,甚至主张不惜牺牲整个中国东部也要与美国决一死战。

然而双方这几轮交手下来,国内民粹感受到了中美关系恶化给中国经济、就业、进出口、产业链与国家安全等带来的系统性影响,开始在心态上出现某些变化;美国政府和主张对华强硬的极端保守主义势力也在斗争中领教到了中国的硬气,认识到打压并不能使中国屈服,反而会更激起中国人的斗志。

双方领导层的战略清醒就在于没有被上述极端主张绑架,而是牢牢把握着斗争的边界与底线,既让彼此领教到了对方的实力与态度,又从各自需要和国家利益出发,为对方政策转圜留出了弹性空间,促成了中美关系的阶段性回暖。



中国已为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做好准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预计下周在旧金山举行会晤。《费加罗报》指出:美中两国紧张关系不断恶化,近年来,随着在出口方面实施的管制、以及在人权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问题上的分歧,双方关系陷入谷底。但是两国似乎渴望恢复对话,今年华盛顿派出多名高官前往北京。

11月8日星期三,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新加坡出席彭博新经济论坛时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已经为与美国展开“各个级别”的谈判做好了准备。中美官员最近举行的高层会晤发出了双边关系改善的“积极信号”。

另外,美国总统拜登表示:计划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会晤,希望展开“建设性对话”。

中国外交部也在周三披露:中美两国领导人已同意会晤,但是,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通往旧金山的道路并不平坦,不能靠自动驾驶”。

不过,报道注意到:北京尚未确认习近平与拜登的会晤。韩正周三重申:北京与华盛顿之间的关系对于“人类的未来”具有决定性作用。他说:“世界足够大,可以容纳中美两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美企业签署意向协议,拟采购数十亿美元美国农产品

近日,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表示,来自中国的大豆加工头部企业和美国大豆主要出口企业,在美国艾奥瓦州举行的中美可持续农产品贸易论坛上,签署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意向协议。

中美两国均是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农产品也是中美两国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之一。

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的参赞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金额达到创纪录的4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5%,中国再次成为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其中“大宗”类产品占据农产品出口的主要份额,2022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排名第一的产品是大豆,出口总额达到179亿美元。

在11月2日举行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上,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主席薄思禅(Stan Born)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也是美国大豆产业最大的贸易伙伴,其大豆进口量已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

他表示:“我们致力于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业界的联系,通过提供优质、可靠、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创新型美国大豆解决方案,来共同应对国际粮食安全的挑战,助力中国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从2001年加入WTO至今,农产品出口增加5.3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进口增加13.9倍,连续十二年成为全球第一进口国。

耶伦面告何立峰:美国无意与中国脱钩,但美国公司和工人需要公平公正地进行竞争



2023年11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旧金山举行双边会谈。(美国之音记者莉雅拍摄)



华盛顿 —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星期四(11月9日)在旧金山表示,美国无意与中国脱钩,但是当美国对中国某些阻止美国公司和工人进行公平公正竞争的作法有关切时,也会“直话直说”。

耶伦是在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举行的双边对话开场白中作上述表示的。

“我已经说过,美国无意与中国脱钩:我们两国经济的全面分道扬镳对我们两国以及对世界而言都是灾难性的,”耶伦对何立峰说。“我们与中国寻求长期对两国有利的健康经济关系。”



2023年11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旧金山举行双边会谈。(美国之音记者莉雅拍摄)

对话为拜习会奠定基础

这场为期两天(11月9-10日)的对话的目的是在美中关系紧张之际维持两国之间在从国家安全到气候变化等议题上沟通渠道畅通,并为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下周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年度领导人峰会期间会面奠定基础。

“当我们对具体的经济行为有关切时,例如那些阻止美国公司和工人进行公平公正竞争的行为时,我们将直话直说,”耶伦指出。

耶伦和何立峰的此次会谈是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年度领导人峰会下星期在旧金山开幕前举行的。由于美国是今年会议的东道主,乔·拜登(Joe Biden)总统将在旧金山欢迎来自亚太各地的领导人,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耶伦在开场白中还指出,除了双边经济关系外,她也希望与何立峰讨论包括从气候变化到低收入国家债务困难以及新型市场等问题在内的全球挑战。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我们有义务为了我们两国以及全世界的人民在这些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耶伦说。

美国官员刻意降低外界对对话的期待

虽然耶伦和何立峰的对话是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前举行,美国财政部的官员却一再降低外界对耶伦和何立峰对话取得任何突破的期待。

路透社报道说,由于拜登与习近平计划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间隙举行两人一年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谈,拜习会的风头被广泛视为可能超越亚太经合组织多边峰会的本身。

何立峰接替中国前副总理刘鹤,已经成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极为依赖的新的经济沙皇。耶伦今年七月访华时就已经与何立峰举行过会晤,当时在美国加强对中国的敏感技术出口限制之际,两人试图稳定处于恶化之中的美中关系。

除了耶伦与何立峰之间的会晤外,包括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兼外长王毅在内的美中多位部长级官员都在最近几个月内实现了互访和会晤。

美国财政部星期一表示,耶伦与何立峰举行的会谈将正式启动美国财政部与中国财政部及央行今年10月份刚刚推出的一个全新的经济与金融论坛。论坛的参与者都是双方的高级官员。

耶伦:对话聚焦最优先的经济议题

不过耶伦星期一在华盛顿邮报言论版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她与何立峰的对话并不意味着重返奥巴马总统时代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模式,因为那一对话模式因为效果不彰而广受批评。

耶伦表示,她与何立峰的对话将“聚焦于我们能够取得实际进展的具体而最优先的经济议题”。

耶伦认为,这些议题包括两国在全球挑战问题上的合作,例如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对穷国债务减负的步伐、降低支持恐怖主义非法金融流动以及打击非法的毒品交易。

“本周我将向我的对应官员表达我们对北京不公平经济行为的严重关切,包括他们大规模使用非市场工具、设置市场准入障碍、以及对在中国的美国公司采取胁迫性行动,”耶伦在华盛顿邮报言论版发表的文章中指出。

路透社引述美国财政部一位官员的话说,此次耶伦与何立峰会谈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与中国深入对话,增加对双边关系的了解,同时避免任何对美国政策决定的误解。

专家:双方试图找出可能的合作领域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哈夫鲍尔(Gary Hufbauer)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认为,耶伦与何立峰的会谈是试图找出可能的合作领域,比如对人工智能的监管、出口管制等。

“美国希望中国放松对石墨和一系列重要矿产出口管制。我不确定如果中国同意给这些出口管制措施设限,在一定程度上放宽这些出口管制,美国会反过来提供什么。美国有可能会同意对半导体的新出口限制措施只适用于先进半导体,而且他们可能会就半导体的类型达成一致,”他说。

担任过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贸易顾问的凯利·安·肖恩(Kelly Ann Shaw)向路透社表示,耶伦重新与中国对话是很重要,但是她与何立峰的会谈改变不了美中关系的总体走向。

“关系从根本上已经破碎不堪。我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状况将持续,”肖恩说。

“所以就要作揣测,即在知道这一点之后我们希望这一关系看起来像什么样?因为你们相互看不顺眼并不意味着你们在利益重叠之处不能进行合作,”肖恩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