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亞州的援助资料分析中心AidData统计发现,2000年到2021年间,中国各金融机构总共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34万亿美元的援助款项。该智库还发现,近期中国的对外援助支出更多地用于紧急纾困而非为了投资大型基建项目。
AidData在11月6日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援外资金的最高峰出现于2016年,当年总共承诺了136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贷款。到了2021年,援外资金下降至800亿美元。AidData的资料涵盖了165个中低收入国家的近2.1万个相关项目。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援助成为了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诸多盟友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国家的警觉。围绕“债务陷阱”问题也屡屡产生争议。而正是这些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迫使中国援外贷款的资金来源以及用途在最近几年发生显著变化。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所谓“政策性银行”提供了愈半贷款。但是从2015年起,中国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比例就开始逐渐下降,到了2021年仅剩22%。与此同时,由中国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援外贷款比例不断上升,2020年后更突破50%,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纾困贷款。
被迫成为“全球最大讨债人”
该智库机构指出,这一趋势表明,中国政府正在扮演“陌生而不自在的角色——全球最大的官方讨债者”。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不断增长的纾困贷款往往以人民币计价,人民币贷款的金额已经在2020年超过了美元贷款。同时,对中国债权方的逾期支付额也在上升。
为了管控还款风险,中国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中国官方机构控制的外币现金托管帐户。AidData指出,这种做法颇具争议,因为中国被赋予了债务优先权。这意味著多边开发银行等其他债权方在债务减免时,会相对于中国债权方处于不利地位。
根据AidData对15个主要位于非洲的国家的统计,2023年6月这些国家的外币现金托管帐户金额达到了高峰,总额高达25亿美元。
报告第一作者帕克斯(Brad Parks)指出,由于此类托管帐户通常都是保密的,因此研究团队无法鉴别出所有的此类帐户。但是,他们依然发现了614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而现金则是中方债权人所要求的主要抵押品。这也意味著托管帐户的金额可能远远高于25亿美元。
谁来承担损失?
此外,中国也在加强与西方商业银行及多边贷款机构的合作。2021年,中国非紧急贷款的一半是银团贷款,其中80%是与西方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每年发放的纾困贷款金额依然超过中国金融机构,不过两者差距正在缩小。在试图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压力时,中国与其他债权方围绕“谁承担”损失这个问题,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不过,曾任巴基斯坦央行行长的IMF前官员巴希尔(Reza Baqir)在今年10月的广州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的纾困贷款不应被视为同IMF竞争,“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互补。”
发展中国家拖欠中国债务逾万亿美元,不少国家陷入债务陷阱
资料照:北京街头宣传一带一路论坛的路标。(2023年10月18日)
最新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从中国获得的贷款总金额不会低于1.1万亿美元。中国20多年来发放的数以万计的贷款中有一半以上已经到期,而许多借贷国此时却遭遇财务困难,面临巨大的还债压力。
发布这些数据的是美国维吉尼亚州著名的威廉&玛丽大学研究实验室AidData。该实验室收集了中国在二十多年中向165个国家的2.1万个项目提供的1.1万亿至1.5万亿美元之间的贷款。
路透社说,这可能是目前关于中国向国外发放贷款情况的最全面的一项研究。
报告说,中国放贷高峰发生在2016年,放贷总金额接近1500亿美元。新冠病毒大流疫爆发后有所回落,2020年跌破了1000亿美元。
威廉玛丽大学的报告指出,在接受中国贷款的发展中国家中,目前遭遇财政困难的国家占比高达近80%。
多年来,中国向许多贫穷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这种做法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任内被纳入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中国过剩产能的庞大项目已推行十年。
中国的贷款基本上都流向了修建道路、机场、铁路和电厂项目,覆盖了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等广大地区,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拉近了这些国家的政府与北京的关系,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但是,中国的做法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他们称北京这种不顾举债方还债能力的放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使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债务陷阱。
斯里兰卡是中国债务陷阱受害者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该国政府因无法偿还中国的巨额债务而破产,并将其港口出租给中国进行抵债。赞比亚、塞俄比亚、加纳等非洲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拖欠了大量中国债务而无力偿还,目前只能够等待中国对它们进行债务减免。
AidData的数据显示,目前有55%的国家正处于还债期。而就在这个时候,全球金融行业情况恶化,利率升高,很多国家的货币贬值,经济增长放缓,出现了许多新的困难。
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引用AidData实验室负责人、报告作者布拉德·帕克斯(Brad Parks)的话说,许多贷款是在2013年一带一路推出初期发放的,有五年至七年的宽限期,在新冠病毒大流疫期间又增加了两年的宽限期。
“现在,情况不同了…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债权人,而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点,中国实际上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官方收债人,”帕克斯说。
AidData的报告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21年发放的贷款中超过一半都是救助性贷款。
报告说,“北京正在扮演一个陌生且令人不安的角色—作为世界最大的官方收债人。”
AidData的数据库包括了中国政府和国有银行在2000年至2021年之间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公共和私营部门借款人提供的1.34万亿美元贷款和拨款承诺。截至到2021年,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借款人欠中国贷款发放机构的总金额在1.1万亿至1.5万亿美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