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 9:39,一夜接诊 67 个患儿,内蒙古某医院儿科医生李诚(化名)终于下班了。这是他每年秋冬季的加班常态。

今年 10 月以来,多地疾控发布提醒,让大家重点防控肺炎支原体(MP)。随着秋冬季来临,时见儿童医院日门诊量破万的报道,各地医院的儿科医生们梯队补齐门诊、延时门诊。

图源:天津市儿童医院公众号

在广州某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王锦(化名)和科室其他 15 人每周都要增加 1~2 个班次,在每套班 24+8 小时的基础上,再增加 4~8 小时。「我们已经停止一切休假、一切进修、一切外出活动。主任基本上每天都在加班。」

门诊单日破万,医护支援儿科

儿科候诊时间长,在全国各地均有讨论。

为缓解儿科门诊爆满的接诊压力,多地卫健委、医院纷纷出台具体应对措施。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公布 150 家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名单, 超 80 家医院提供儿科晚间门急诊,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供输液服务。[1]

昆明市卫健委表示,由于支原体肺炎和流感高发,各大医院儿科门诊都属于超负荷运载状态。为了保证所有病患都能得到救治,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医院必须接诊,不能拒诊,所以可能会出现输液杆不足、病患较多等情况。[2]

「门诊病人非常多,每天门诊量在 1 万以上。今年支原体感染的情况相对突出,目前流感相对偏少。」西南某市儿童医院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方逸(化名)说,「科室人员比较紧张,大家的劳动强度都很大。」

为应对季节性的就诊高峰,科室往往会通过动态调整排班来应对。近日,华西二院启动「儿童就医高峰应急预案」,每诊次增加号源,门诊周末、节假日全开诊,并实施「全院一张床」,对所有病房可安置床位进行统一动态调配。[3]

在西安某三甲医院儿科,每个班次比之前增加 1 名医生,24 小时门急诊分三班倒:白班 8:00~16:00、小夜班 16:00~22:00、大夜班 22:00~8:00,白班和小夜班两个医生,大夜班 1 个医生,周内还增加两个专家坐诊。尽管如此,也难以做到完全接诊。「一直叫号,一直看不完,医务人员都非常累。」该院医生孙宁(化名)说。

医护之间也相互支援。检验科加班、医学生上岗导诊志愿者。北京儿童医院医生杜月(化名)表示,医院内科各科室轮流派医生支援发热门诊白班班次,近期往往要加班到小夜班结束。

北京儿童医院微博截图、北京安贞医院志愿服务岗报名截图

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护理部组织多学科护理骨干,持续增援儿科门急诊,小儿内科则组织全体医生开展专项培训,以便能规范快速开具输液医嘱,尽可能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4]

广州某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王锦(化名)每天看诊量在 140~160 个左右,患儿主要因为反复高热不退,咳嗽加重、咳嗽频繁影响睡觉前来就诊。「重症患儿会收治住院,但其实大部分孩子的病情严重程度都是轻到中度,可因为门诊输液治疗只能开 1 天,他们需要每天挂号然后等待 3~4 小时候诊,容易在恢复期交叉感染。」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并非新鲜事

专家提醒: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北京某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周湘(化名)表示:「冬天就是看不完的门诊,没完没了的发烧。其实每到流行季都是这样,只是公众之前可能没有这么关注。」

秋冬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也是流感等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0 月以来,我国北方个别省份开始出现流感活动升高,以甲型 H3N2 亚型为主,目前我国整体流感活动处于中低水平,但是呈上升趋势。」

图源:央视新闻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流感周报监测数据显示,2023 年第 42 周(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2 日),南方省份、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高于 2020~2022 年同期水平。[5]

2020~2024 年度国家级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 % 图源:参考资料 5

国家疾控局专家表示,预计南方省份、北方省份会逐渐进入流感高发季节,并出现秋冬季的流感流行高峰,与既往类似,将呈季节性流行。[6]

据广东某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门诊就诊量变化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2021 年,第四季度呼吸道感染就诊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7]

图源:参考资料 7

广东某三甲医院医生黄芸(化名)表示,秋冬季呼吸科患儿明显增多,有时还需到其他病区借床。

在北京市某综合医院,2018~2020 年,流感占儿科门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就诊量的 85.1%,连续三年在第一季度出现高峰。[8]

图源:参考资料 8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孩子在一个冬天可能会经历 2、3 次发热,家长要做好准备。」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建议,「平时需要做好防范,支原体没有疫苗、但流感是有疫苗的,建议注射疫苗。」

支原体肺炎来袭,日常该如何应对?

支原体肺炎多发于秋冬季,其他季节也有散发病例。初期感染时,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需根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综合判定。

近期,支原体肺炎引发关注,全国多地医院出现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北京、上海、江苏、陕西等地疾控部门均发布提醒,儿科门诊出现就诊高峰。

记者采访发现,北京多家医院门急诊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患者中儿童居多,但也有不少成年人“中招”。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介绍,自9月以来,北京儿童医院发热咳嗽门诊的日门诊量增加,其中约有20%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呈阳性。进入秋季,其他病原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感染也有所增加。

肺炎支原体可反复感染

记者从北京朝阳医院获悉,支原体性肺炎(MPP)指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多发于秋冬季,其他季节也有散发病例。有人认为5岁以下儿童患病率低,其实低龄儿童感染并不少见。

肺炎支原体分很多类别,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

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可反复感染,并非得一次就能终身免疫。专家提醒,家里有两个及以上宝宝的,需要做好隔离。

由于肺炎支原体对上、下呼吸道都会有影响,初期感染上呼吸道时,存在和普通感冒相似的症状,例如鼻塞、咽痛、发热等。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否进展为肺炎,需要根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综合判定。

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董晓艳表示,如果在肺炎支原体流行季,学龄期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热持续不退,咳嗽加重等情况时,家长要特别警惕,可能有肺炎支原体感染。若幼儿明确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又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咳嗽伴有呕吐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比往年多

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内科主任曹玲回答媒体时说,北京地区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达到高峰。但就今年的情况来说,未来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峰会出现在哪个月还不好说,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确实比往年多,主要集中在学龄儿童。

随着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高发,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也多了起来。据报道,近日,宁波市中医院感染肺病科收治了一位32岁的支原体肺炎患者。他住院的同时,家里的孩子也在住院,一家3人相继中招。

该院感染肺病科主治中医师孙鸣欢提醒,肺炎支原体具有一定传染性,当家里有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尽早就诊,并且家人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

长时间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待一起的成年人,被传染的几率还是不容小觑。孙鸣欢医生介绍说,支原体肺炎的易感人群是儿童和青少年,但最近这段时间,他们收治的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较以往也有明显增加。与儿童支原体肺炎一样,成人支原体肺炎也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症状。咳嗽较为剧烈,阵发性干咳较为常见。

支原体肺炎来袭,家长如何应对

肺炎支原体阳性就意味着患上了支原体肺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宇撰文表示,事实上,肺炎支原体阳性和支原体肺炎是两码事。

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阳性,提示可能感染该病原体,但不能百分百确定感染。支原体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核酸和ELISA法检测抗体。肺炎支原体阳性一般是指抗体阳性。支原体抗体有IgM抗体和IgG抗体两种。若IgM抗体阳性,提示急性感染;若仅IgG抗体阳性,提示曾经感染过肺炎支原体。此外,任何临床检测方法都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抗体检测阳性,并不能代表感染肺炎支原体。

关于支原体肺炎是否会引发“白肺”,专业人士表示,支原体肺炎可能会带来黏液栓堵住支气管,进而引发“肺不张”,即肺的含气量减少,造成影像学上的“白肺”。但这跟双肺弥漫性病变的“白肺”是两个概念。

通过拍背排痰、药物祛痰、支气管镜治疗等手段,患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治愈,基本不会引发生命危险。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良好,重症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能遗留肺结构或功能损害,需进行长期随访。

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多通风,少聚集,平时在家每日最好开窗通风2到3次,每次15分钟到20分钟。近期避免带孩子到人员比较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其次,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漱口。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注意体格锻炼,同时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此外,穿衣要适宜,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以手足温暖、无汗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