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褚君浩院士的“隐身术”借助了一种让光线有规律折射的神奇材料“柱镜光栅”。该材料很特殊,由一排排微小圆柱状凸透镜排列组成柱镜光栅,每一根柱状凸透镜都会把背后的物体压缩成一个细条,透镜数量足够多时,就会把物体分解成无数个相同的细条,让人仿佛看不见了,从而在视觉上达到“隐身”效果。
此外,褚君浩院士还展示了其他的隐身方式,包括利用折射率相似的两种物质、平面镜反射成像等。

褚君浩院士称,“还可以利用折射率‘隐身’,例如,高硼硅玻璃和甘油的折射率相近,当使用高硼硅玻璃材质的物体在甘油里运动时也可以‘隐身’。这其实就是实现‘隐身衣’的原理之一,当你穿上一件衣服,它的面料和空气折射率一致时,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自如‘隐身’了。”“未来,随着‘隐身’技术和‘超材料’的逐渐成熟,科幻作品里的‘隐身’畅想将逐渐走向现实。”
褚君浩院士补充道,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隐身’装备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私密性更好的隐形房间,隐形助听器等。

而对于褚君浩院士展示的“隐身术”,网友们看法不一。有网友称:“看完真的很感慨,科技永远在更新,未来说不定真能穿上一件隐身衣呢”“天马行空的想象在未来都能实现,好期待”“看来隐身衣已经不再是科幻作品中的梦想了”“社恐人士出门必备”。
但也有网友担心:“我的衣柜里不需要这件单品,但是害怕犯罪分子的衣柜里有”、“就怕有人别有用心”。
资料显示,褚君浩,男,1945年3月20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红外物理学家、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褚君浩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