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传一位客户10万元存款被转走购买理财产品一事,工行周口项城支行14日夜间发布澄清说明称,网传信息不实。

工行表示,经核查,该客户是通过自助渠道转账10万元至某公司账户,涉及“协助人员”黄某杰不是工行员工。

针对客户反映情况,工行称,工行周口项城支行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将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工作,依法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据大象新闻早前报道,河南省周口项城市居民胡现红反映,丈夫去世后留给她的十万元存款被工作人员(事后得知名叫黄某杰)转走买成了理财产品,至今无法追回。

据其亲属提供的贫困证明信,胡女士长年患病,在家务农,无其他经济来源,生活非常困难。



贫困证明信。图/受访者提供

家属:转理财系工作人员“帮助”完成的操作

15日,胡女士的表哥向九派新闻介绍,胡女士学历不高,只读了小学二年级,智力有障碍,家中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初中,一个在读中专。

在2020年12月份,胡女士的丈夫出车祸去世,胡女士得到10万元的赔偿。2022年5月25日,考虑到两个孩子上学开销较大,胡女士想提高利息,便前往银行,准备将10万元的活期转为定期。

“去了银行后,一个姓黄的工作人员主动询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表哥说,胡女士便向该工作人员表示想要将卡上10万元的活期转为定期,在该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完成了一系列操作。但今年5月份,她去提钱时却发现卡里的10万元“不翼而飞”。



转账汇款。图/采访者提供


随即,表哥向九派新闻出具了一份《特定资产合同权益转让与回购合同》,合同显示甲方为深圳某公司,并有该公司的盖章,乙方一栏写有胡女士姓名和一枚指印,下方有其银行卡号等信息。

在该合同的“溢价率”一条中,写有受让金额10万元,受让期限12个月,预期受让溢价率为10%。

合同条款。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发现,该合同后附有《风险确认书》,内容为“本人已详阅并充分理解本协议的所有条款,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风险揭示及相关文件所提示的风险及相应权利义务,并自愿承担相关风险。”下方写有胡女士的名字和一枚指印。



《风险确认书》。图/受访者提供


事情发生后,他们起诉了银行。据他提供的材料显示,当地法院认为本案为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但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足以证明与被告存在储蓄存款合同关系,原、被告之间构不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原告起诉应予驳回。

驳回起诉裁定书。图/受访者提供

表哥称,卡上10万元不见后,黄姓工作人员又提供了一个方案,让胡女士签订一个新的合同,每月将会转1000元给她,之前的合同一律作废。由于对该工作人员的不信任,胡女士并没有签署。

“帮帮我妹妹吧,没有这个钱简直是要她的命。”他说。

涉事业务员:我自己也投了很多钱

据表哥提供的一段视频,胡女士正与工商银行项城支行某工作人员讨论此事。其间,对方承认黄姓工作人员曾在银行上班,转购一事属于个人行为。

九派新闻联系上工商银行项城支行,工作人员称黄姓工作人员已离职,“她(胡女士)为了追求高收益,跟黄某杰签的。法院都已经说了,这属于借贷,要是觉得有问题可以去走法律途径。”

九派新闻联系黄姓工作人员,她称合同上的甲方(指理财公司)仍在正常经营,“存的时候是她自愿的,到期了(钱)没有打过来,确实是公司的问题。”

她表示,公司资金遇到了问题,但并非不给钱,“现在出的新方案,每个月都会打钱给其他客户,但她(胡女士)就是不同意。”

“其实我也是一名受害者,”她说,自己同胡女士一样,也跟甲方公司签了合同,往里投了约100万元。另外,她称自己的亲戚也投了约95万元。

“所以公司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跟领导协商也没用。”她说,当初和公司签订合同时,对方承诺一年利息为10%,还能收回本金。但对于合同中的细节,黄女士称自己并未细看。

被问及为何从项城支行离职,她说“离职是因为我家庭的关系,跟此事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