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影像对比加沙地带断电前后:灯火通明与陷入黑暗
自10月9日以色列军方宣布切断对加沙地带的供水、供电,实施全面封锁之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愈演愈烈。《环球时报》记者10月14日从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SDG中心)获取的最新卫星影像显示,由于以色列切断了电力供应,在全球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的加沙地带夜晚几乎完全陷入黑暗,这与该地区此前夜晚的灯火通明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凸显出加沙地带民众当下生存处境的艰难。
公开资料显示,加沙地带是一块长41公里,宽6到12公里的狭长地带,在总计约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00多万人口,绝大部分为巴勒斯坦人。这里是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密度和西班牙马德里和英国伦敦相当。利用SDG中心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的微光成像仪,在当地时间9月14日晚10时左右拍摄的加沙地带夜景图像显示,在此轮巴以冲突之前,整个加沙地带的夜晚灯火通明,这也直观反映了该地区的人口稠密程度。
当地时间9月14日晚10时左右,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拍摄的加沙地带夜景图像
加沙地带三分之二的供电来自以色列,在以色列宣布对加沙地带全面封锁之后,10月11日,加沙地带唯一发电厂因燃料短缺也不得不关停,该地区彻底停电,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道主义灾难开始显现,巴勒斯坦卫生部10月11日警告称,加沙地带的所有医院的发电用燃料即将耗尽,这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0月12日发出警告,由于缺乏电力供应,加沙的医院正在变成“墓地”。停电还影响了当地通信系统的运作和居民的日常食品保存,民众也无法从银行取出存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3日还指出,断电在加沙地带还引发了饮用水危机。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当地时间10月12日晚10时左右获取的的最新卫星影像也显示,在彻底断电之后,整个加沙地带的夜晚几乎完全陷入了黑暗,只有零星的灯火,这也意味着整个加沙地带陷入了瘫痪,当地民众的基本生活已无法得到保障。
当地时间10月12日晚10时左右,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拍摄的加沙地带夜景图像
带有微光成像载荷的卫星,通过探测夜间灯光的强度和分布,具有反映一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居水平的能力。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在轨运行具有微光成像能力的卫星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以色列三国。其中美、以的微光成像卫星主要用于军事、环境监测和测绘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该卫星由中科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研制,也是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国际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规划的首发星。该卫星自在轨运行后,其数据产品面向全球进行共享,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所需的数据支撑,为缩减全球可持续发展不平衡和区域间的数字鸿沟做出表率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