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在即。更准确地说,我们看到的是两场大战,一场是激烈的炮火枪战,另一场是白热化的舆论战。
巴以冲突第六天,最触目惊心的图片出现了。
请原谅,看了这些图片,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想了再三,还是别清晰贴出来了,都打了厚厚的马赛克,隐约可以看到一个模糊样子,我简单用文字描述一下吧。
以色列公布了三张图片。
都是与婴儿有关,一张是婴儿的尸体,可怜的孩子,还穿着纸尿裤,头部血迹斑斑;另两张,婴儿的尸体,被烧得面目全非,成了黑色炭团。
他们都还是孩子,而且是襁褓中的婴儿啊!
以色列的官方账号,说得非常感性:
这是我们贴过的最沉重的图片,我们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都在颤抖,我们犹豫要不要公布这些图片,最终,我们需要你们所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确实触目心惊,看了确实让人心情沉重。
所以,我们看到,我们外交部发言人也明确说了,我们对冲突造成平民伤亡感到非常痛心,也反对和谴责伤害平民的行为。
请注意:反对、谴责。
按照以色列的说法,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来访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对他展示了这些图片。
看完后的布林肯情绪激动,当即表态说,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几乎无法理解”,“这超出了任何人能够想象的,更不用说实际看到和体验了,上帝保佑。”
内塔尼亚胡的社交媒体,以及以色列驻华使馆,10月12日还贴了另一张图片,一张血迹斑斑的婴儿床。
以色列驻华使馆的贴文是:令人心痛的以色列现状,孩子的小床上满是血迹……
内塔尼亚胡的贴文,更是痛骂:哈马斯比“伊斯兰国”更凶残。
罪行让人发指,但这种披露,何尝不是舆论战的一部分呢?
因为此前以色列披露,在靠近加沙的一个基布兹,几十名婴儿都被哈马斯成员斩首,他们当着父母们的面,斩首孩子,然后,斩首孩子的父母……
全世界都很震惊,甚至拜登都信了,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感叹:“我从未真正想过,会看到并证实恐怖分子斩首儿童的照片,无论如何,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看到这些照片。”
但事后,白宫紧急澄清,拜登其实没有看到照片,指的是看到了相关报道,拜登这么说,只是“强调哈马斯的彻底堕落”。
照片在哪里呢?
反正,到目前为止,以色列都没有发表过斩首孩子的照片。
倒是哈马斯强烈驳斥,认为以色列方面的说法,完全是一派胡言;一些西方媒体未经核实就报道,这是媒体的堕落,不过是企图掩盖以色列“占领加沙犯下的罪行”。
有点被动的以色列,随后发布了这几张照片,也算是某种回应。布林肯很配合的感性表态,也算另一种支持。
斩首照片没有,但以色列婴儿被杀是真!
冤有头、债有主,孩子们是无辜的。
但触目惊心的,又仅仅在以色列一边吗?
也是在10月12日,美联社发了一张图,图说是:“周三(11日),一名在以色列袭击中受伤的巴勒斯坦儿童在加沙市希法医院接受治疗”。
一片血肉模糊的场景,可怜的一个穿着纸尿裤的小孩,也是鲜血淋漓,救护员正跪着抢救,在婴儿的旁边,还躺着几个伤员……
看完,心情难以平静。
其实,还有很多更有冲击力的照片,可怜的孩子,太过血腥,请原谅,我也没法贴出来。
按照巴勒斯坦的统计,以色列对加沙这几天的轰炸,已造成至少1537人死亡,其中大概500名孩子和267名妇女,还有6000多人受伤。
也就是说,在死者中,可怜的孩子占到了三分之一。
受伤的孩子要活下来,需要尽快手术,但加沙不是以色列,以色列还有国家救援,加沙的医疗资源已经崩溃,加沙的孩子,可能只能等死。
以至于我看到,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哈马斯都软下来,呼吁全世界向加沙伸出援手。
在一份声明中,哈马斯说:“我们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以及国际社会的所有救济,卫生和慈善机构紧急和迅速进行干预,带来所有必要的医疗和救济物资和燃料,以拯救200多万巴勒斯坦公民。”
唉,有些严重后果,其实是完全可以预想到的,但没有人会真正考虑后果。
最后,三点感慨吧。
第一,那些可怜的孩子。
真的,很可怜。有些惨状,可能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和平的中国人难以想象的。
你能想象,一场和平音乐会,前一分钟大家还在狂欢,后一分钟枪声大作,260人倒地死亡?
你能想象,对这些穿着纸尿裤的孩子,有些人都不管不顾,都狠心下得了手吗?
所以,普京也忍不住都公开呼吁,“如果男人决定互相战斗,就让他们战斗。不要将妇女和儿童卷入其中。双方都应该做到这一点”。
第二,有些人根本没有底线。
一旦杀红了眼,有底线吗?
根本就没有底线,哈马斯如此,以色列也这样。
当年在耶路撒冷工作的时候,双方就是这样,你杀我一人,我干掉你一打,什么平民,什么妇女,什么儿童,有的时候,统统不考虑。
至于集体惩罚,更是家常便饭。
我之前就说过,这种湮灭人性的行为,哪怕是多么正义的事业,都因此蒙上了厚厚的灰烬,让世界无法接受。
第三,更触目惊心的还在后面。
我们大家可能还是要有所心理准备,已经够触目惊心,但肯定地,更触目惊心的,还在后面。
魔鬼一旦被释放出来,那就是一场噩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共同的噩梦,在劫难逃。
他们告别家人,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也是希望努力打拼,给自己家人更美好的生活,却不想,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叹!叹!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