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袭击出乎意料,而且还发生在另一个犹太节日。

距离由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突袭开始的“赎罪日战争”已经过去五十年。星期六(10月7日),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又再次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击。

这次袭击出乎意料,而且还发生在另一个犹太节日。

加沙(Gaza,加萨)地带的紧张局势最近有所升温,但一般而言,主要的观点都认为无论是在那里掌权的伊斯兰组织哈马斯,或是以色列都不希望事态升级。

但结果却是相反。

这次冲突揭露哈马斯一直在计划一个复杂而协调一致的攻击。星期六当地时间清晨开始,由大规模的火箭弹攻击启动了突袭,其中一些火箭甚至达到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等远处,之后是巴勒斯坦枪手通过海陆空进入了以色列南部。

他们对以色列城镇和军事据点进行了多个小时的围攻,造成许多人死亡,并掳走了数十名以色列平民和士兵,把他们作为人质拘留在加沙。



吉利·约斯科维奇(Gili Yoskovich)告诉BBC她是如何在树丛中躲避全副武装的枪手的搜捕。

这个可怕的剧码在主流和社交媒体上现场直播。

数千名在靠近加沙的田地里参加过夜狂欢的以色列人,迅速发现自己遭到了攻击。画面显示参与音乐节的民众拼命狂奔求生。

在她的伴侣开车找到她后,吉利·约斯科维奇(Gili Yoskovich)告诉BBC她是如何在树丛中躲避全副武装的枪手的搜捕。“他们一棵树一棵树地搜寻,到处都在开枪。我看到人们在我周围死去。”

我告诉自己说,“好吧,我快死了,没关系......只要呼吸,闭上眼睛,因为到处都是子弹在我周围发射。它们非常非常接近我。”

《今日以色列报》引述了基布茨贝埃里(Kibbutz Be'eri)另一位居民艾拉(Ella)的话,她对父亲感到担忧,在火箭弹袭击的警报响起后,她的父亲已经进入了安全室。

艾拉说:“他写信给我说恐怖分子在避难所里,我在加沙内部的Telegram上看到了他的照片。我仍然听到枪声。”



许多以色列人对以色列安全部队没有更快地帮助他们表示震惊。

许多以色列人对以色列安全部队没有更快地帮助他们表示震惊。与此同时,在哈马斯频道分享的视频显示,有以色列军事哨所和坦克里的士兵被俘虏或杀害。

加沙也传来了庆祝的画面,被抢走的以色列军车在街上行驶。

“我对哈马斯迄今为止所做的感到高兴,为了以色列在阿克萨清真寺(al-Aqsa)的行为复仇”,加沙的一名年轻人告诉BBC。他指的是近来犹太人在以色列吞并的东耶路撒冷的圣地旅游参观,当时正值犹太“赎罪日”。

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也是犹太人的最神圣之地,被称为圣殿山。

然而,这名男子在接到附近将遭到以色列军事攻击的警告后离开他的公寓,他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表示担忧。

“我们很担心,我家在2021年的战争中,当沙鲁克大厦被以色列击中时,我们的商店就关闭了,这次哈马斯采取的行动更大,所以以色列的反应会更大。”

以色列的空袭已经导致加沙的医院不堪重负,当地受到严重破坏。



一名以色列妇女正在查看地面上的加沙火箭残骸。

加沙地带是一个小小的沿海飞地,大约有230万巴勒斯坦人居住在那里,它在2007年被哈马斯接管,也就是在它赢得议会选举一年后。当时,以色列和埃及收紧了对该地区的封锁。

该地区依然贫穷,失业率约为50%。

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爆发严重冲突之后,由埃及、卡塔尔(卡达)和联合国斡旋的间接谈判帮助获得了成千上万的许可证,让加沙人在以色列工作,并放宽其他限制,以换取相对的安宁。

上个月,当数百名巴勒斯坦人开始加入加沙地带安全围栏旁的抗议活动,以提醒人们五年前开始的大规模示威活动时,人们认为这是哈马斯放行的活动,旨在迫使以色列做出更多让步,并获得来自卡塔尔的金援。

现在看来,这些小规模的集会似乎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一些人猜测他们实际上是否是在渗透之前,对安全围栏进行了解。

透过这次最新的突击,哈马斯似乎热衷于再次提升其作为激进组织的名声——其纲领仍然致力于要摧毁以色列。

在这次进攻开始时,神秘的哈马斯武装指挥官穆罕默德·戴夫(Mohammed Deif)呼吁巴勒斯坦人和其他阿拉伯人加入行动,以“扫除(以色列的)占领”。

就目前来说,一大问题是,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或该地区其他地方的巴勒斯坦人是否会听从他的呼吁。

毫无疑问,以色列认为这场战争可能会在多个前线上爆发。最糟糕的情况是,它可能会吸引强大的黎巴嫩激进组织真主党(Hezbollah)的参与。

与此同时,以色列军方已经下令大规模增派部队。除了对加沙进行猛烈空袭外,它还表示计划在那里进行地面行动。

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希望将捉拿的以色列士兵和平民,作人肉盾牌或交换筹码,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麻烦。



以色列军方已经下令大规模增援部队。除了对加沙强烈空袭外,它还表示计划在那里进行地面行动。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将军(Daniel Hagari)称:“我们目前正忙重新控制该地区,进行广泛打击,特别是关注加沙地带周围地区”,他说,“我们将对该地区进行非常严格和彻底的检视。”

尽管对该地带的全面检视可能还有一段时间,但毫无疑问,以色列的情报和安全机构将审视自己,为什么他们没有预见到这一行动的到来,以及为什么没有设法阻止其巨大后果。

新华社:巴以大规模冲突前发生了什么?

胡若愚

以色列军队8日继续同渗透自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交火,空袭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目标。前一天,哈马斯发起规模空前的偷袭,以色列猝不及防,损失惨重,继而猛烈报复,誓言让哈马斯付出沉重代价。

截至8日晨,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造成双方共计近500人死亡、超过3000人受伤。这次偷袭让以色列引以为傲的情报系统颜面扫地,却并非无迹可寻。

【冲突频发】

以色列一向把哈马斯视为宿敌。不过,2021年5月在加沙地带一场持续10天的冲突中重创哈马斯后,以色列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以期维持加沙地带稳定——适度放宽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到以境内或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打工的限制,同时维持对加沙地带高压封锁,不时发起空袭。

哈马斯2007年6月通过武力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手中夺取加沙地带控制权后,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把那里变成“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

过去18个月,加沙地带局势相对平静。今年5月,以军空袭加沙地带,炸死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3名高级别成员,以报复杰哈德火箭弹袭击。按照路透社的说法,杰哈德近期同以色列冲突时,哈马斯大多作壁上观。

约旦河西岸则频频发生暴力冲突。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去年12月再度出任总理后,以色列政府在巴以问题上更趋强硬,在约旦河西岸强化突袭搜捕甚至发起军事行动,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尤其是,今年7月,以色列国防军对杰宁地区发起大规模空中和地面打击。这是近20年来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发动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导致巴方10余人死亡、约140人受伤。

据法新社援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官员说法报道,从今年年初到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前,巴以冲突已经导致大约250名巴勒斯坦人、3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

【情报失败】

哈马斯偷袭以色列前一天,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50周年。这场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正值犹太节日赎罪日,以色列被叙利亚和埃及联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现在的情况与那时非常相似,”原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吉奥拉·埃兰德告诉路透社记者,“正如我们所见,这是一次协调非常良好的进攻,完全出乎以色列意料。”

估计有数百名哈马斯武装人员7日炸破以色列修筑的隔离墙,乘坐摩托车、皮卡车、快艇、动力滑翔伞,从陆海空潜入以色列南部多达22个城镇或集体农庄发动袭击。以色列国防军人员和装备损失甚多。主力部队纳哈尔步兵旅旅长乔纳森·斯坦伯格在交火中阵亡。巴方声称俘获数十名以军士兵。

以军发言人说,以军8日早上夺回斯代罗特镇遭巴方武装人员占据的一座警察局,在另外两个镇“解决”巴方枪手挟持人质事件。

以色列驻法国大使拉斐尔·莫拉夫7日接受法国欧洲第一电台采访时承认,面对哈马斯这次偷袭,“我们没有充分准备好,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防备”。他认为这是以色列情报机构的失败,“因为通常我们本该有所防备”。

“这是一次情报失败,不可能不是这样。”现供职于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原美国政府高级情报官员乔纳森·帕尼科夫认为,以色列原以为对付加沙地带的多重手段奏效,但事与愿违。

【内忧外患】

路透社报道,对以色列人而言,同胞横尸街头,军民遭哈马斯武装人员擒获并押回加沙甚至游街示众,这些场景会带来深深震撼。一天之内,超过250名以色列人丧生、1500多人受伤,这种单日损失对以色列而言前所未有。

按照美联社的说法,哈马斯这次偷袭对内塔尼亚胡政府构成重大挑战。1973年“十月战争”初期,以色列遭受巨大损失,尽管后来扭转战局,但时任总理果尔达·梅厄承受巨大压力和责难,次年黯然辞职。这场战争也促成内塔尼亚胡所属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诞生。

本轮巴以冲突正值以色列内部混乱之时。内塔尼亚胡寻求司法改革削弱最高法院权力,而自身因牵涉腐败而吃官司,在国内引发以色列历史上最大规模反政府示威。

美联社报道,示威者指认内塔尼亚胡试图攫取权力,令以色列社会发生分裂,并且在以色列军队内部引发骚动。为抗议政府强推司法改革,数以百计预备役人员威胁拒绝征召,一些中下层军官也参与抗议。这让人怀疑面对多条战线的以军能否保持凝聚力、战备状态和威慑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以色列应对哈马斯自南面制造的威胁之际,在北面,黎巴嫩真主党武装8日宣布对以色列占领的萨巴阿农场三处以军阵地实施了火箭弹和迫击炮打击,以展现对“巴勒斯坦抵抗事业”的支持。

美联社说,内塔尼亚胡政府支持者原本期待内塔尼亚胡及其强硬派阁僚能对巴勒斯坦立场更强硬、回击更严厉。然而,随着舆论抨击内塔尼亚胡应为这次情报失败负责,再加上以方死伤人数增加,内塔尼亚胡面临对政府和国家失去控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