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克·鲍尔,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笔者全部的职业生涯都致力于具象化展示全球经济的“大趋势”。当然,正如堆积木一般,这意味着首先了解世界主要经济体各自的宏观经济状况。但这项工作并没有止步于此。

如同拼图游戏,接下来笔者试图将每个国家的走势拼接起来,创造出一幅全球性的“大势图”,当中对整体趋势的观察可能提供相对个别国家更有价值的收获。于是笔者成为本行业中的一个另类:某种程度上更关注宏观的宏观经济学家。

拼接这样的“大势”拼图并非易事:大多数统计数据仍是内向型的,通常会基于各国自身的情况定义每一块国家拼图的经济状况。笔者接触过的统计序列几乎从未尝试测量这些单个国家的拼图占整个全球经济的情况。

财政赤字较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或者经常项目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都有现成的数据:优秀且免费的在线数据网站Trading Economics以符合逻辑的方式收集了几乎所有国家的相关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各国财政部是该网站的主要数据来源。

但是,当试图研究,比方说,美国财政赤字占全球财政赤字之比或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全球总额之比时,就只能靠痛苦地检索IMF庞大的数据库才能找到答案。

今年年初,笔者有机会从事了这项研究,并尤其关注了美国的上述两个指标在全球经济中的表现(首先请允许笔者承认,研究发现令笔者感到震惊,这种情绪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冷静与充满书呆子气的经济学家身上!)。

2022年,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占全球总额的60%以上,财政赤字占全球的40%以上。对于一个人口仅占全世界4.2%的国家来说,这可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美国联邦债务占GDP比例历年走势图 来源: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

有了这些比率,笔者接下来通过添加其他的统计序列,开始构建这个全球拼图的剩余部分。例如,要了解经常账户赤字状态下贸易流通的广泛影响(注意,经常账户不仅仅反映了贸易流量,虽然后者通常在加总数据中占主导地位),就必须了解与之相抵消的资本流动,净流入通常会抵消经常账户的赤字(或者反之亦然:资本流入的赤字会抵消经常账户的盈余)。

接下来需要搜集其他的账面统计序列。关于美国的资本流动情况,美国财政部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系统(TICS)公布了非常详实准确的月度数据。它统计了资本流入和流出美国的数量、来源以及通过哪些金融工具。

在不涉及太多细枝末节的前提下,简单来说,笔者能够建立一个粗略但成型的“大势图”,了解货币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介绍完这些经济学的晦涩名词后,请允许笔者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故事。

消费的历史

这个故事始于当今全球经济的基础:美国消费者。为什么说这是基础?因为消费创造了美国74%的GDP,大致相当于整个中国经济的体量。很显然,美国消费者喜爱消费......爱不释手!

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美国消费基础的现代历史。也许有悖常理的是,首先要了解二战后美国生产力基础的演变。

过去50多年来,随着制造业转移到海外,主要是那些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方,美国的工业基础已经被掏空。早在20世纪50年代,各国开始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摧毁的工业基础时,就为美国工业的空心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这导致饱受战争摧残的欧洲(包括战后西德的“莱茵河奇迹”、法国的“辉煌三十年”以及意大利的“经济奇迹”)与日本(“日本经济奇迹”)出现了经济复苏的奇迹。

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以较低劳动力成本压低价格的经济发展模式传播到“亚洲四小龙”,庞大的中国在90年代接受这种规则,尤其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如今,这种发展模式甚至从中国开始转移到越来越长的国家名单中,绝大多数在亚洲(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以及最近的印度),有时甚至是亚洲以外的地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墨西哥。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美国蓝领工人就在打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美国参议员詹姆斯·大卫·万斯(J.D. Vance)的《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一书尖锐地描写了这段苦涩往事。这一进程迫使大量美国产业工人转向寻找其他工作,包括科技产业等新兴行业,但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向服务业领域发展,包括为美国州、市及联邦政府工作。

20世纪70年代初宏观经济的最主要趋势是,随着美国工业出口的下降与进口的提升,自二战结束后以来,美国的经常账户终于进入赤字状态。尼克松在1971年终结美元与黄金挂钩就反映了这种变化。此后,伴随着周期性波动(包括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曾有短暂反弹),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稳步增长:到2022年,赤字水平已接近一万亿美元。(一个技术性问题:经济学家也将经常账户赤字定义为一个国家净负储蓄的水平,而经常账户盈余则被视作净储蓄的盈余,因此,一个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却依然保持国外账户平衡的国家,一定是在消耗其他国家的储蓄。)



作者认为,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产业空心化进程造就了今天的消费基础

美国并没有外汇储备,只有存放在诺克斯堡的黄金。这意味着,随着经常账户赤字的持续增加,美国不得不完全依靠资本流入来抵消赤字,以避免美元持续贬值。当然,美元汇率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始终在波动,但总的来说,充足的资本流入保证了美元不会出现如阿根廷比索那样的暴跌,这是显而易见的。

一直以来,美国消费者——本文的英雄或是恶棍,取决于你的立场——都在不断消费。通过将收入、信贷以及从房产和股票投资组合中获得的资本利得,加上越来越多的政府补贴,美国的消费盛宴持续上演,一刻也不停歇。

基于常识,投资者永远不应该与欲望无止尽的美国消费者对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将这一原则作为他市场分析逻辑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前进一步,他说:“尽管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扰乱,但我国的经济进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得出一个毫不动摇的结论:永远不要赌美国会输。”

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当美国这只天鹅平静地在水面上滑行时,却在水线以下看不见的地方疯狂划水。尤其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其划水的速度和强度都在剧烈增加。

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美国政府支出的快速扩张,由于大部分支出都没有资金来源,这导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不断膨胀。这种错配的残渣可以从如下事实中体现:自2008年至今的15年间,美国国债总额从8万亿美元暴增至33万亿美元,翻了两番。

而在2023年,按照市场的普遍说法,当美国经济正“势如破竹”——“看看那些惊人的新增就业数字!”——之际,财政赤字将高达2万亿美元,将占美国GDP的8%,这还是在美国接近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提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将在他的坟墓里气到打滚!)。

这些支出到底有多严重?按照当前的数字,如果美国在1998年申请加入欧元区,它将不符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涉及债务的两项指标:美国目前8%的财政赤字将远远超过条约中3%的门槛限制;美国债务占GDP之比达到123%,是标准中60%上限的两倍。

简言之,美国政府的财政超支相当严重......正如,美国消费者的超前消费可以说也相当严重。这两者是有关联的。

世人所不太了解的是,尽管有时显得拐弯抹角,但美国政府的全部支出(2023年约5.8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5%)其实是一种补贴国内消费的手段。联邦与州政府的全部支出最终都会通过某种方式成为美国某个人的收入,而如果当他/她花掉这笔钱时(美国消费者通常很少存钱)就会变成消费。除中国以外,这5.8万亿美元高于其它任何国家的GDP: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GDP为4.9万亿美元。

这些支出的一部分——约3.8万亿美元,来自美国政府的收入和税收。但这仍然将为2023年的美国留下2万亿美元的赤字。

这就是美国1万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与2万亿美元预算赤字的交汇点。TICS的数据告诉我们,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提供资金的资本流入几乎全部来自美国财政部与其他政府机构发行的票据与债券,他们维持了目前美国大约一半的联邦赤字。总的来说,在目前已发行的2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中,外国投资者总共持有7.7万亿美元,约占31%。



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两党在“政府关门”前的最后时刻通过了为期45天的短期支出法案

也许TICS数据揭示的最令人惊讶之处在于,尽管存在波动,但自2008年以来,外国人一直是美国股票的卖家。这着实令笔者大吃一惊:笔者本来以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外国资金会始终以净流入的方式进入表现良好的美国股市。但事实完全不是如此!

这期间,外国储蓄者避免投资美国公司,而更倾向于借钱给美国政府。(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些储蓄者绝大多数来自外国私营部门,而不是主要由外国央行组成的公共部门;后者甚至是其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的净卖家!)。

事实上,德意志银行在2019年做了一项研究,详细阐述了美国股市自2009年以来表现超出预期的理由。不仅是外国人,就连美国的非金融企业与其他国内买家也都是股市的净卖家;美国股市的优异表现几乎完全是由美国公司回购股票一手导致的。

在继续讨论之前,请允许笔者简要地回顾与总结。从净值来看,如今美国以外的储蓄者将其全球流动储蓄的约60%用于填补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并通过这种方式填补了50%的美国预算赤字。

哇!静下心来想一想:占全球4.2%人口的消费金额与中国创造的GDP数额相当,而美国那流入全球金融市场的1万亿美元“超额”消费完全是由——套用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20世纪美国剧作家,观察者网译注)的话说——“外国陌生人的善意”所支付。

“外国善意”用于支付美国政府的超额支出,这些支出又被用来补贴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世界就是如此运转的,名为扬基的天鹅就是这样优雅地在水面上划水!

这个荒谬的故事如何成为现实?答案是美国通过利用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来实现的。吉斯卡尔·德斯坦(Giscard d'Estaing)在担任法国财政部长期间首次将美元形容为“过分的特权”,这种类似欧洲贵族“初夜权”般的特权使美国有权力印刷他永远不需要兑现的债券,只需要将其转化为更多借据即可。

最近的地缘经济评论反映了人们对全球经济秩序的日益不安:不管是2022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关于“通往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提议,还是2023年8月约翰内斯堡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的响亮宣言,人们对全球金融结构,尤其是美国在其中扮演的核心角色越来越不满。

迄今为止,笔者还没有看到以上述“宏观”方式开展的类似宏观分析。如果更多人能理解全球金融拼图的详细逻辑,笔者估计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反抗将远比现在的更加剧烈。

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曾说过一句名言:“赤字并不重要。”他是对的......前提是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不动摇,同时美联储花园中的神奇摇钱树能够开出永不停歇、越来越多的国债花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不会很快受到挑战。但是,不要抱有幻想,去美元化的进程已经启动。

这个过程是分阶段的,或者说,就像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货币不过是在国际间流通的金钱,在经济学中有四种功能(笔者称之为“层次”):作为交换手段、记账单位、价值存储以及作为延期付款的标准。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元在国际上主导了所有四种功能。现在,这种局面正在瓦解。第一层已经剥落:美元不再是国家间唯一的货币交换手段。

随着美国以外乃至西方以外地区的贸易迅速扩张,全球南方国家彼此交往时,正在直接贸易发票的过程中弃用美元。这一趋势在商品贸易中最为明显,尤其是石油交易。

即使是沙特阿拉伯——历史上第一个加入美元储备货币俱乐部的国家——也不总是使用美元开具石油交易的发票。在约翰内斯堡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召开后,作为石油出口国的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伊朗也获邀加入金砖国家俱乐部,预计这种做法将会进一步扩大。印度已经在使用阿联酋迪拉姆与人民币从海湾国家和俄罗斯进口石油(这表明,当美元的霸权地位滑落时,它将不会被一种货币取代,而会被多种货币取代)。

如果20世纪中叶英镑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的消亡故事可供参考,一旦各国习惯了使用美元以外的货币作为交换手段,它们就会扩大使用非美元活动的范围,包括纳入货币的其它三种功能。

因此,洋葱剩下的三层也将被逐渐剥开。

正如金砖银行正在开创的实践那样,已经有部分国家开始使用除美元外更广泛的货币组合作为延期付款的标准。货币的最后两个层次可能是那些仍然主导全球资本市场的功能:作为价值存储和记账单位的功能。

但不要指望这些层次会在一夜之间被剥离:去美元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事件。

在那之前,欢迎来到极乐世界

在南非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Neill Blomkamp)2013年的电影《极乐空间》(Elysium)中,一颗专为特权阶层打造的 卫星静静地悬在黑帮横行、反乌托邦式的地球上空。这颗名为“极乐空间”的卫星只会满足少数幸运儿的梦想。地球上的难民屡次试图搭乘破烂不堪的宇宙飞船,穿越巨大的鸿沟逃往极乐空间,但都遭到了卫星防卫部队的激烈抵抗。这支部队由冷酷无情却才华横溢的朱迪·福斯特(她饰演的角色让人联想到当今全球金融界的某位高官......)所指挥。



朱迪·福斯特在2013年电影《极乐空间》中饰演的角色


福斯特得到了一支地球特遣部队的协助与唆使,其领导者是一位粗暴强悍的非洲裔雇佣兵,克鲁格特工,由沙尔托·科普雷(Sharlto Copley)饰演。

可以说,从地球到极乐空间卫星之间的危险旅程,就像今天的难民试图穿过格兰德河进入美国或从地中海登陆欧洲一样。2023年8月,美国边境巡逻队逮捕了14万名试图从墨西哥入境美国的非法移民。9月初的某天,100多艘难民船载着7000名寻求庇护者抵达意大利的兰佩杜萨岛,甚至超过了该岛的6000人口。

可以看一看《极乐空间》:这是一部好电影。但本文不会剧透......也许只能告诉大家,像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一样,电影里的好人最终赢了。

今天,地球上也存在着某种版本的“极乐空间”——占全球4.2%的人口消耗了世界上60%的流动储蓄,除了一张纸片外,他们不会提供任何东西作为回报。纸片上面写着这样的话:“向美国财政部司库或任何联邦储备银行出示本债券,美利坚合众国将向持票人支付十万美元。”

某种意义上说,这会是个公平的交易:用一张纸片换另一张纸片。但美国的这种“贵族特权”还能持续多久呢?

美国经济史学家中货币研究的权威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这样说道:“美元能否保持其全球地位,不仅仅取决于美国同俄罗斯、中国或金砖国家的关系。相反,它将取决于美国是否能控制其飙升的债务,避免另一场徒劳无益的债务上限谈判僵局,并在更广泛层面重振其经济和政治活动的效率。”

美国国会的两党政客与拜登政府能明白这一点吗?在那些外国陌生人抛弃他们的仁慈之前,医生们,请先治好你们自己吧......

(原文于9月26日发布在南非《独行日报》网站评论版面,原标题为:欢迎来到“极乐空间”——一国以多国辛苦挣来的储蓄为生的世界。 Welcome to Elysium, a world where one nation lives off the hard-earned savings of many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