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小某书上搜索“饮料”,最先出现的结果已不再是网红品牌,而是代购和一包包酸梅汤的合影。
昨日还在研究泡汤养生的北漂们,忽然就把自己直接泡进了汤里了。
酸梅汤只是中药房的一个常规单品,除此之外,年轻人还从中药房里买回甜品,打了奶茶,吃健康餐,甚至直接带着面膜来一场草药spa……
这一套套组合拳,把奶茶店看呆了,他们没想到,最终打败自己的竟然是中药房。
图源:@你美式吧
别的饮料店还在努力结亲攀附,吸引消费者,中药店则未发一言,就引来了各路网友争相测评,以至于中药店酸梅汤一度比酱香拿铁还要出圈,在一些晒出自己在中药房里大快朵颐药膳的帖子下面,通常还会附带几条追问养生小饭桌详细地址的评论。
图源@S书声食记S
“为什么中药房餐饮突然火了?!”成为最近在网上最无解的一道谜题,每个人都在去那见识过各种服务后,露出了欲望满足后的微笑,人们万万没想到,在克服互联网带来的焦虑上,这里居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也许你从前并不相信,但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懂,这绝对是一种能够让你舒展的享受。
一、中药房,为啥突然就火了
很多人来中药房,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抓药,仅仅是为了找个安心放松的地方而已。
平日中,你吃到的任何食物都免不了添加剂,即便是去吃刺身,酱油的配料表也会让你腹背受敌。但在中药房,你可以清楚看到原材料的加工过程,从称药到煎制,只有古法传承,绝无科技与狠活。
图源@小福福福福福
就以酸梅汤举例,别的饮料都在想方设法与你玩资本文字游戏,把没有蔗糖当作“无糖”来忽悠你,但中药房给你配置的原料,有一种天然的坦诚:这里不会用科技与狠活,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令人无比熟悉亲切的名词。
同样,你在吃到的龟苓膏或茯苓牛乳膏也是——无论价格和原料质感,都是一切本该有的模样。
图源:@冰激凌到处跑.
有人曾在网上吐槽过,中药房买来的酸梅汤不好喝,又涩又苦,被评论区里正儿八经拿它当药喝的人温柔提醒,“甘草就是这个味,你喝的是酸梅汤不是饮料,想喝纯正酸甜口的就去饭店点呗。”
头一回去中药房煎酸梅汤,嗜甜的小羽带了几块冰糖,询问药师是否能在加工时放入,结果意外地被拒绝,理由是“冰糖偏凉性,会改变酸梅汤配方的药性。”
尽管目的没达成,但小羽也赞成,“这正是中药房让人安心的原因,它追求极致,告诉你想要原汁原味,首先就要学会取舍。”
图源@小红薯650E2E98
去其他地方吃吃喝喝,你都得打开健康APP,小心计算这顿饭的热量是否超标,犹豫自己究竟这餐配吃清蒸还是红烧。
但是在中药房,你收到的不是外卖单,而是处方,网上流传最广的一种言论,是你可以安慰自己,“同样是一杯奶茶,你可以安慰自己这只是医生开给你的内服汤剂。”
图源@UITTI
在某大厂工作,每年都不敢看自己体检报告的毛毛总结,以前去看医生是一件需要遮掩的事,你需要处理的不仅是疾病,更是对生活过于仓促,以至于忽略健康的惭愧。
“但中药房则是平衡健康的一种出口,趁你还没有确诊之前,及时调养亚健康,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
你可以来中药房只是开副酸梅汤,也可以只是吃顿药膳的功夫,甚至是什么都不做,只是听几句建议即可,因为无论中药房对你有没有帮助,当你开始为健康迈出努力的第一步后,命运的齿轮便会悄悄转动。
很多人平日身体但凡不舒服,最先求助的总是搜索引擎,结果则是怀疑自己得了绝症,变得间歇性失魂落魄。
有事直接去中药房,则是一种对付焦虑速战速决的态度。
图源@我吃小朋友
中药房的真诚,也体现在它的价格和用料,往往对人毫无保留:酸梅汤一副只要四元,配料却是陈化至少三年的新会陈皮。
广东人可可第一次去开酸梅汤时,震惊于配方里陈皮的产地居然是新会,感慨“新会陈皮起码需要放置三年才能制成,在我老家它可以是嫁妆,但中药房居然将它大方派发给所有人。”
如果你对吃喝不感兴趣,中药房的按摩服务,则有着让你无法拒绝的优势。
常去中医馆按摩的小王说,自己以前去按摩店,总是疼得龇牙咧嘴,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经络不通的恶果。
结果去做了针灸,发现不仅症状明显缓解,痛感还不如蚊子叮后,才幡然醒悟:“无知的人才只能大力出奇迹,所谓专业是总能四两拨千斤”。
图源@小红薯651011A5
普通人在生活中的疲惫,无外乎是通过吃饭按摩KTV来抚平,某些中药房同样能提供这些服务,且是更健康、专业、一条龙的选择。
也许一个人长大的标志,是开始掌握娱乐的主动权,但一个人成熟的迹象,则是开始洞悉,哪里才能让他真正的放松。
二、中药房里,挤满了来猎奇的无聊都市人
大部分打工人,或许都幻想过自己进ICU时的模样,却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中药房的常客。
那些头一遭来中药房的人,脸上挂着的好奇与迷茫,往往会让药师一眼就看穿他们前来跟风的真实身份。
小茉说自己去中药房时,还没开口医生就问自己,是不是来开酸梅汤的?理由不是她穿的太花里胡哨,而是“一看就知道你脾胃虚寒,是酸梅汤的禁忌人群,除了你自己,没医生会建议你喝这个。”
有人来中药房寻求安心,也有人来这是为了刺激,仅仅是因为喝腻了各种果味糖浆勾兑出的饮品,想换个口味尝尝鲜。
以及他们去消费的目的,也是为了发条小某书或朋友圈,享受大家对此产生的好奇,以前吃药是一件藏着掖着的事情,但现在,调养生息也可以是一种放纵时的体面牌。
“毕竟体检报告属于隐私,不如发这个来得真实。”
图源:@MilkZi
曾有打着中药噱头的品牌发现了这波热度,趁机在社交平台的信息流投放广告,但积聚的评论,却是清一色的“不如去中药房”。
在大家心里,关于中药房的一切显然成为了潮流,任何时候去那喝一杯,都能随时为自己贴上特立独行的标签。
资深的朋友,早已在中药房捷足先登,只是不知最近来的人为啥变多了。
叮叮是中关村里的程序员,他说自己许多来不及吃饭的同时,都会去中药房开几份代餐粉,“标配方子中有鸡胗、黑芝麻、葛根粉等等,有蛋白质有碳水,不仅营养均衡,还能控制脱发。”
乃至在中药房火起来之前,很多年轻人就已经自觉找到了调理搭子:彼此关心对方的健康程度,监督对方好好调理身体,是一种比谈恋爱还要对彼此负责的关系。
从五年前就常去中药房的圆圆总结,是当你开始波澜不惊地刷医保去推拿,去抓卤肉料回家料理,则说明你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接近于返璞归真的状态。
“衡量一件商品价值的标准,都将变成它是否能为你带来源于传统智慧和自然的安全感,和真实的消费体验。”
三、中药房的尽头,是一种陪伴
短暂的猎奇过后,如今来过中药房的人,正在重新审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过去提到中药房,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本草纲目》,与中医最熟悉的链接,就是当它作为设计元素,出现在各种国潮产物包装上的时候。
但现在,当遍地都是国潮时它便成为了一种伪概念,人们猛然惊醒,原来中药房才是最纯正的国风,它一直都在街角默默守候,静待花开。
图源:@大剩老牛
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中药房已经成为了一个景点,因而有人质疑,这些流量是否正在破坏它的秩序——有一些药房,店内时刻做着24小时的直播,药师给大家讲解着自家中药奶茶,又出了哪几种让你忍不住暴风吸入的绝绝子口味。”
但中医本来就是为人服务的学科,看开这一点后,一种新的共识是疏不如堵,“与其一刀切拒绝盲目消费,不如开直播科普一下,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自己中医和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有人为了体验这种疗愈感,甚至开始询问如何能进入这种药房工作,虽然因为缺少行业资格而作罢,但能没事进去呼吸两口空气,谁都能得到内心的短暂平静。
写在最后
无论你是否相信中药房是否能带来功效,它都随时欢迎任何人光临——不管你是来猎奇,保养,还是仅仅是来满足一种情怀,它都不吝啬给予你想要的东西。
而中药房的成名,也并非是一种偶然,从前它一直都在为需要它的人提供帮助,现在只不过是一些年轻人,终于意识到自己也需要它而已。
内文图源:网友授权、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ID:LIFELAB2020),作者:碳酸狗,编辑:傻狍子、WEI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