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小小餐厅,开在河坊街中段,夹在各路餐馆中间,门面并不起眼。环境很静谧,一走进去,一股浓浓的异域风情,既神秘又瑰丽。
亚运期间,这间餐厅出乎意料地迎来了客流高潮。它接纳了一波波异国来客,也被热情和友善包围了。
卡塔尔和沙特都想来包场
餐厅老板左右为难
这是家中东菜的馆子,老板也是中东人。才开不到一年,很多老外慕名来吃,爱点鹰嘴豆泥、炖牛肉、炸羊肉饺,大盘大盘地吃肉。来的老外多了,餐厅还开起了英语角。
亚运之际,这完全成了老外聚集地。“这几天,卡塔尔来了,沙特来了,科威特来了,阿曼也来了。”员工小余笑着掰手指头,自己数不过来了。
小余说,这些天的奇遇,恐怕一辈子也少见。
最近,小余在社交平台晒照,是外国人围坐在木质餐桌边,相谈甚欢。她配了句话:杭州的朋友们,你们在亚运期间来,有可能没有位子了。
前几天,老板马吉接到一通电话,一位参加亚运会的中东国家工作人员找上门,商量运动员家属的安排,他们想在这里日常包餐。
这让马吉有点犯难了,一旦接手这个“大单”,杭州人很可能吃不到了,他不想关起大门,对杭州本地人说“不”,毕竟来者是客,手心手背都是肉。
没过多久,沙特队伍主动来联系,想要包场专门,请餐厅闭店,专为他们服务。就在此之前,卡塔尔队伍也来说想包场,真是闻所未闻的事!
那到底包给谁?小余开玩笑说,两边都是“土豪”,左右为难啊。马吉思来想去,三番五次沟通之后,他“狠心”拒绝了。
“开店的初衷是喜迎客人,任何国籍的人,我们老板都很尊敬、欢迎,干脆直接大门敞开,让大家错开时段来,开开心心。”小余说。
老板和员工被热情感动
这几天,餐厅从中午开业,一直到深夜场,来客不断。
果真,沙特和卡塔尔的人,都来光顾店里了,一堆人扎进餐厅,有的还穿着队服,长条桌都给他们包圆了。
“最近,来的大多是外国人,说阿拉伯语的最多,有亚运的工作人员和运动员家属。”马吉和记者说,自己看店太忙,偶尔和他们聊几句,对方很热情。
这些人也一样,喜欢打卡、拍照,小余还碰到过个子超高的卡塔尔排球手,抬起手就快碰上天花板,还有科威特的工作人员,对着餐厅布景四处拍。
当然,这也给后厨带来很大压力,集中火力地供应餐食。马吉一刻不停,接待客人,跑单送餐,收拾餐桌,什么都得亲自做。
凌晨两点,客人都走了,小余也收工,她给记者发来一串信息:太忙了,洗盘子、洗杯子都洗累了,刚洗好一水池又来了一池…
有的老外是深夜来喝几杯,也有冲着美食来的。科威特队的人,打电话来定了一只全羊;沙特人爱喝阿拉伯奶茶。马吉趁着亚运期间,还推出隐藏款,烤鸡肉配薯角,淋上白酱,味道绝了。
有几个客人还拿来电脑,讨论得很认真,好像在聊什么大事。小余耸耸肩,她也听不大懂,“也可能在说菜好不好吃,对不对家乡胃口。”
客人吃完离开后,在桌上留了一张百元美钞。
虽然很累,但也快乐着。前段时间,有几位中东客人,要坐飞机离开,但他们点的手撕鸡肉饭还没到,小余送餐路上很堵,客人焦急地等了好久。
匆匆赶到酒店,小余没来得及道歉,客人先安慰她,还伸手掏出钱包,认真点起钱,要给她小费。小余有点懵了,这钱,是收还是不收?
小余心头涌起感动。显然,客人对这顿饭菜很满意,竖起大拇指,和她并肩拍了合照,还要了名片说,下次一定再来店里转转。
“天天都在练听力,练口语!”小余笑着调侃,自己这点蹩脚英语,都快招架不住了。但看到杭州这么有国际范儿,打心底地觉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