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段伟文教授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个观点,很受启发。


根据媒体报道,段伟文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挤出知识的水分。生成式人工智能表明,人类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在模仿知识和意义。而生成式人工智能非常擅长模仿教育和商业语言,实际上是表明那些知识是模仿性的。透过生成式人工智能这面模仿性智能的镜子,可以逼迫人类不再假装知道不知道的事情,不再表达人类没有感觉到的东西。“我们要把大模型作为人的智能镜子,通过观察生成式人工智能重新思考自己。”


在GPT刚开始大火的时候,我也有类似的感受,但我说不了这么精确。当时许多人都说AI要把写作者取代了,也有写作者焦虑不已,但我看了GPT的各种小作文之后,反而松了一口气。这不就是整合式写作嘛。整合式写作就是把一堆现有的材料揉吧揉吧变成自己的东西。大学生写论文,秘书写材料,都是这么干的。


顺便说一句,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作文支配的恐惧,但学校里真正有效、对路的写作教育,几乎不存在。


从上大学读文科到后来毕业后做图书编辑、网站编辑、媒体评论员,我见多了整合家。甚至可以说,我见过的大多数以写作者自居的人,都是整合家。这么多年我最大的长进之一,也是可以迅速识别谁是整合家,谁是写作者。但大多数人是分辨不出来的。


移动互联网普及,自媒体大跃进之后,整合家获得了一个历史性的大放异彩的机会。有一段时间,“民间高人层出不穷,从微生物到银河系没他们不知道的,一天一篇“深度长文”不带大喘气的。乍一看好像又百家争鸣了,仔细一看是群魔乱舞。


但市面上都是这些玩意,你没办法说什么,说多了别人还以为你眼馋他们嘴里的死老鼠呢。所以GPT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了救星。机器入场了,那帮整合者还有什么能耐?


当然,傻子还是很充裕的,而那些风生水起的整合家的核心技能还有一项,就是煽动。所以整合家退出市场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想,清水和浊水会逐渐分开,体面的写作者只需要待在有辨识力的读者这边,也能活下去。当然,你要知足,不能又要体面的样子,又要投机的果实。


就像段伟文说的,把大模型当成一面镜子,重新思考属于人类的写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假如你是个初学者,你赶上了一个幸运的时间点,AI在前面替你趟路,如果你努力的方向机器可以干得更快更好,那么你可以趁早放弃了。


但真正的写作是不会被机器替代的。每一个明白阅读和写作是怎样一回事的人,都清楚这一点。在不远的将来,机器应该会成为每个写作者的助手,一个随叫随到的万能图书馆,但重要的事情一定是写作者自己干。道理很简单,图书管理员并不会自动成为伟大的作家。


那么写作者的出路在哪里?答案古老而新鲜——自己身上。


当一个写作者进入写作状态的时候,他的身体是有反应的。陶渊明的诗篇篇有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不仅是诗人的浪漫,主要因为酒可以帮他们快速进入状态,就像现代作家需要香烟和咖啡一样。我个人的经验是,太开心或者太伤心,太有精神或者太没精神,都不适合写作。


身体是写作无法摆脱的介质,这是人类写作者的局限,也是造物主给我们的祝福。在《奥德赛》的最后,奥德修斯隐姓埋名回到家准备复仇,老女仆从他脚上的伤疤认出了他,那是他年少时与野猪搏斗留下的光荣印记。机器人读到这里顶多会得出“伤疤是辨别人类个体的一种标记”这种冷冰冰的结论,而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却会产生丰富的感受。


我们仿佛自己与野猪搏斗了一番,然后自己的腿上鲜血淋漓,结痂成疤。仿佛被老女仆认出的也是我们,一边感到欣慰,一边又担心她也会出卖自己。我们还可能抚摸着自己头上的疤,回忆往事,并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起那个少年和现在的自己究竟有什么联系。


因为这脆弱的肉身,我们和古希腊的荷马是一体的,和未来火星上的荷马也是一体的。但火星上的荷马如果是硅基的,他就无法理解一个伤疤所具有的人文意义。


自我不只是肉身,还有故事。刷着短视频点外卖的现代人,已经逐渐变成没有故事的人。古人讲“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现在的问题不是谁注谁,而是一个人还有没有“我”。没有“我”或者“我”不够清晰的人,是无法成为写作者的,即便你写的是科学文章。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故事,但自我并不是自动分配给每个人的,你得自己去把它雕刻出来。段义孚先生在自传里说:


“没有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没有人的生命故事是微不足道、不值得讲述的。如果某个故事令人生厌,其错定然在于遣词造句上,而不在于生活本身。”


许多人到处旅游,到处寻访大师的遗迹,乞求高人的指点,但他们得到的只是别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思考与感受不足的时代。海量的信息只能满足我们的贪欲,外部世界只有经过思考与感受的转换,才能变成自我的一部分。


最有效的获得自我的途径,是叙述。你可以讲自己的事,也可以讲别人的事,讲你研究的东西。但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讲,不要声情并茂地朗诵,也不要复读机一样地喷专业词汇。其实叙述就是写作,只不过写作让人觉得高高在上,叙述比较近人。


我发现,在网络上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讲自己的事了。从前愿意分享自己的日常、思考、困惑的人很多,现在的朋友圈极度贫瘠。大家只是交流一些观点、梗,发一些适合朋友圈,适合自己人设的东西。朋友圈的灵魂含量,已经无限接近于零。


环境恶化是一部分原因,但这终究是各自的损失。我的策略是,硬着头皮讲,过一阵你就习惯了,别人也习惯了。表达自我比维持人设重要得多。


在AI时代,拼凑知识点已经毫无意义了。不光是写作者,每个脑力劳动者都必须找到“我”,用“找到”还不够确切,其实是种一个“我”出来。你需要付出时间、耐心和努力。


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阅读、思考,经历大量令自己羞愧、难堪的交流,暴露自己然后补足自己,才能建立一个可以阅察万事万物的“我”。让外部世界有控制地进入“我”,在“我”之内发生反应,并通过“我”放射出光彩,这便是我可以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价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坡原创(ID:xipo-history),作者: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