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国家,

澳洲有着非常强的包容性,

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

也有来自遭受战乱的难民。



但政府今年的一些举措,

给人一种:宁愿接纳难民,

也不要投资移民的感觉。

举措包括:

给难民新增了一份永久签证、

提高难民接纳配额,

与此同时,却在暗示:

可能废除投资移民签证。

暗示就算了,

对投资移民的审批,也很慢。



要知道,90%的投资移民

签证申请人都是华人,

政府对难民和投资签的两个态度,

难免会让人多想。

不少华人也因为投资签审批太慢,

最近前往国会大厦抗议,

怒斥不公平……

01

先是设立新永居签,惠及1.9万难民,然后提高了难民接纳配额

今年,对不少准备移民澳洲的人来说,简直像是在坐过山车——签证变化太快,根本不知道啥时候新增/取消某个要求。

原因呢,是工党在大选的时候就承诺,要对签证系统进行改革。



确实也宣布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废除职业清单、简化签证类别和规则、调整临时技术移民的收入门槛等。

针对难民,他们也有一系列的举措,从年初,也就是2月份,他们就对难民签证系统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2月份,针对难民设立了新的永久签证——身份解决(RoS)签证。



根据当时政府的宣布,在2月14日之前申请了3年临时保护签证(TPV)或5年安全港企业签证(SHEV),或在2013年主权边界行动(Operation Sovereign Borders)前抵达澳洲的寻求庇护者,可以通过身份解决(RoS)签证成为澳洲永久居民。

1.9万人将受益。政府对此表示,这将结束一些寻求庇护者长达10年的不确定性。



之后,是8月份,政府宣布,将把澳洲的人道主义接纳上限,也就是难民接收名额上限,从之前的17875人提高到20000人。

对难民来说,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消息。但另一个群体,一个在向澳洲投资的群体,却可能面临“悲惨命运”。



因为,澳洲内政部长 Clare O'Neil曾经强烈暗示,将取消重大移民投资签证,也就是Significant investor Visa,SIV。

02

另一边,却传出投资签证要被废除的消息

重大投资移民签证是一款投资型签证,也叫188C签证,在澳洲投资$500万以上就可以申请州担,4年后全家拿永久居留权。

这种签证没有年龄限制和语言要求,下签也很快,很受富豪的欢迎。



它是澳洲所有商业移民类别中申请条件最简单、居住要求最少、周期最快的移民项目。

移民局的数据显示,这个签证84.8%授予中国大陆申请人,5.1%为香港申请人。

截至2020年6月,澳洲政府通过了2349个SIV签证,带来的贡献,在$117亿左右。



政府为什么突然提到可能废除这个签证呢?

原来,是内政部长O'Neil认为,该类签证的申请者英语能力有限,是为了安定下来在澳洲享受退休生活。

换句话说,他们无法为社会作出持续贡献。

所以她认为这类签证会对联邦预算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联邦政府还担忧,这个签证因为资金庞大,可能“容易造成欺诈”问题。

到底废不废除,我们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对难民和对投资移民,完全是两个态度。

03

数百名华人抗议,怒批当局审签不公平

不仅188C备受争议,其他投资类别签证的审核,包括888签证,也变得异常缓慢,不少华人受到了影响。

其中有些人等了将近3年,都没有后续。



周一,来自悉尼、墨尔本、黄金海岸和阿德莱德等全澳各地的120多位华人前往国会大厦,进行抗议。

在墨尔本经营中餐厅的华人Amily参与了今次行动。她的餐馆每年营业额达$200多万,但商业移民签证却迟迟没能下签。

“我们已经等了26个月了,实在太久了。”她告诉记者,因为没有PR,生活中处处遇到困难,孩子找工作也始终处于劣势。



参与者准备活动(图片来源:供图)

她认为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解决签证审批迟缓的问题。

豁达先生在墨尔本从事跨境贸易,他的等待时常已达34个月,“家庭计划全被打乱了。”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供图)

他告诉记者,因为没有永居身份,孩子的教育面临阻碍,即将考大学但专业选择却被局限。

Vella等待888签证审批近3年。带着两个孩子来澳经商的她,已经为商业移民付出了近6年的时光。

“我们承受了很多不该我们承受的。疫情3年,最困难的时候都撑过来了,这期间,我们是和这个国家共进退的。”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供图)

如今,她坦言,“和当初刚来澳洲时的憧憬有很大落差,那种人的美好,环境的美好,在这几年的时间,渐渐消磨殆尽了。”

她希望政府能够从政策层面弥补漏洞,从根本上杜绝虚假申请,保障真实申请者的权益,确保如期下签。

今日结语

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难民,

和正在投资做生意的准移民,

都将或已经成为澳洲的一部分。

从政府层面上来说,

最起码,应该做到一碗水端平,

不管是签证类别还是数量,

但从今年的签证举措来看,

似乎并没有做到。

在这方面,是否需要反思?

是否会反思,我们无法确定。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