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老年劳动者的素颜


我住的地方是一个老破小3DK,房龄25年了,但是这个位置离车站非常近,不到两分钟就可以到车站,而且车站周围吃喝玩乐的场所非常集中,生活极其便利,学校和医院都很近。在这样的时代我觉得租房子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花个几千万日元,买个一户建,地方又远,生活不便,最重要的是一直要背着房贷,经济形势这么糟糕,万一有点什么事,还是很伤脑筋的。


但是老房子也有老房子的坏处,年久失修,经常闹意见。上周卫生间的下水道管道破损漏水,我只好打电话给房东,叫房东来维修。房东也有80多岁了,按道理他这么多房产,光收租就过得很好了,但是他还和老婆两个人在一楼开了一家叫不知火的日本料理店,他像个店小二,每天累得够呛,也不知道他图啥?房东收到电话之后立即安排加藤工务所的人来做维修。



作者供图


加藤工务所听起来像个大公司,实际上只有兄弟二人,一个叫加藤雄大,一个叫加藤将大。雄大是哥哥,是社长。加藤兄弟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了我家,鞠了一个躬,就进来了。虽然是个体户,看他们的制服倒像是来的正规部队。穿着加藤工务所的制服,工具提了两大箱,戴着头盔,包着毛巾,小工具就挂在腰上,显得很专业、训练有素,喝的水也是自己带的。来了也不多说,立即查看现场,兄弟二人分工默契,有条不紊,开始干活。


兄弟俩以前来过一次,哥哥七十六岁,弟弟七十四岁,两个人加起来一百五十岁。天气很热,很快衣服就湿透了。他们干完后,换了带的干衣服,显得安排合理、井井有条的样子。我在旁边看着,心想这么大年纪的人,还爬上爬下地干活,我心里真觉得过意不去。


干完了他们就带着我确认一下,给房东打个电话报告活干完了,然后兄弟二人深深地给我鞠了一躬,感谢我这个客人,给他活干,给了他饭吃。



作者供图


我给他们一人装了一支中华的烟,他们显得受宠若惊、感激涕零。日本人抽烟都抽自己的,从来没有装烟的习惯。抽烟的时候我就打量了一下他们,他们的脸上好多皱折,像千年的古树,但是比较红润比较健康,头发也花白,如同诉说岁月的沧桑。最糟糕的是他们的牙齿都稀稀落落的,参差不齐。农村里的牲口,牙一坏就没用了,其实人也是一样的,牙齿就代表着衰老。


但是他们精神很好,不觉得辛苦,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能够给他人带来价值。他们是昭和时代的人,有比较高的养老金,其实不需要出来工作,但是他们就是愿意做。雄大说有人打电话叫他,他就觉得很高兴,他觉得他还对其他人、对这个社会有价值。自己不干活就觉得身体散了,变腐朽了。


以中国人的眼光看来,他们简直是自虐。中国人50岁、55岁就退休了。中国老人和日本老人各有各的活法,国情不同,没有好坏之分,关键还是看个人的想法和感受。


二、日本老人的同工不同酬


日本完全是高龄化社会,三个人中有一个人60岁以上。日本把60岁称为定年,意思是天定的退休年龄,干了一辈子,该休息颐养天年了。然而,在日本,老年人,特别是男性,一般定年之后都要出外工作,到过日本的人都会感到吃惊,日本到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干活,超市、车站、便利店,挣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充实生活,不愿意闲在家里,听老婆唠唠叨叨,也没有带孙子的任务,更没有必要给成年子女帮忙,每天在外面劳作,晚上回家喝杯小酒,是大部分日本退休老人的生活写照。


有一个问题,这些退休老人,还有返聘的员工,干同样的工作,担同样的责任,他们的工资只有正式工的一半,而且没有福利,没有奖金。严重的不公平,严重的同工不同酬,一直是一个比较大的社会问题。


关于这个同工不同酬的问题的诉讼,最近最高法院将做出首次判决。该诉讼是由两名在名古屋驾驶学校工作的男子提起的。根据一审和二审的判决,两名员工在作为正式员工退休时的基本工资约为每月16万~18万日元,但在定年后被重新雇用为临时雇员后,月薪降至约7万~8万日元。


名古屋地方法院一审指出,职位没有变化,工作内容没有变化,比年轻全职员工更有经验,收入明显被压制,也低于生活保障基本水平。经判断,在退休年龄再就业后基本工资低于全职60%,与平成25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20条规定的“不合理待遇差距”相对应。责令学校赔偿差额,支付总计差额部分约625万日元。二审名古屋高等法院也维持了一审判决,驾校不服上诉,东京最高法院接受了上诉。随着社会老龄化,再聘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终审判决内容备受关注。


其实同工不同酬也好,老龄化也好,最根本的问题是日本经济结构出了问题。企业没有钱赚,没有利润。当然也没有办法给员工好的待遇,更不要说这些退休返聘的人了。日本国内微小企业要占到80%。而且也养活了80%以上的日本国民。这些微小企业生存力量很弱,必须依附那些大手企业。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名古屋地区依附在丰田汽车这个大树下的小微企业有几千家,丰田汽车像一棵大树,这些微小企业就像那些树枝和树叶。随着丰田汽车追求成本转向海外办工厂,有一部分微小企业跟随丰田汽车到了海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只能留在国内为生存而挣扎。在千叶,这里东京湾的工业团地曾经是日本经济繁荣的象征,现在大部分烟囱都不冒烟了,都停产转到海外去了。大片大片的住宅都荒废在了那里,有时候看着觉得非常惋惜。


解决日本经济问题的唯一途径,是让制造业回归日本,没有第二个办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日随笔(ID:gh_8c9f09023f24),作者:万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