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时提到了他在里德大学旁听美术字课程的经历。乔布斯因为学费太贵决定从里德大学退学,所以他不用去上那些必须选修的常规课程,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学习什么内容。由于对美术字体感兴趣,他决定去参加美术字课程,去学学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


当时看来,这些课程好像都没有什么应用价值,实际上他学习这门课程也仅仅是因为兴趣,并没有什么目标。但是十年之后设计第一台麦金塔(Macintosh)电脑的时候,美术字课程上所学到的内容派上了用场,乔布斯把当时学的内容全都设计进了麦金塔。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如果乔布斯在大学里没有学那门课程,麦金塔电脑就不会有多种字体或者适当分隔的字体。


乔布斯在演讲中说到:“当然在大学的时候,我还不可能把未来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但是当我十年后回顾这一切的时候,真的豁然开朗了。再次说明下,你不可能将未来的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以某种方式在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命运、生命、因缘,随便是什么。这种方法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


乔布斯的经历似乎是一个跟随兴趣、不以目标为导向却产生了非常出人意料结果的经典例子。当然,仔细想来,这种例子无论是在普通人还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名人身上都会屡见不鲜,只不过没有乔布斯这个经历广为人知罢了。兴之所至,保持思维开放,不被特定的目标所束缚,抓住前行过程中的一些闪光点,最终或许会取得不一样的结果。


最近,由中译出版社出版,OpenAI研究员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合著的《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对创意、创新和创造的自由探索》一书从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具体案例所产生的启发为缘起,探讨了在实现伟大创新和创意过程中,设定明确目标所产生的误导性和欺骗性,最终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很简单,即对于一些连实现路径都不清楚的目标,设定目标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其要传递的信息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这本书并不包含什么高深的知识,其本意也不是传授知识,只是向我们介绍一个思维和认知观点,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世界,或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目标的远与近


对于目标我们都习以为常,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设定很多目标,这些目标也引导我们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目标已经成为我们思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如果要完成什么事情和工作,我们首先会想到设定目标,然后制定规划,并按部就班地向目标靠近。实际来看,由于人都具有惰性,为了较好地完成某些工作和任务,设定目标并没有什么不妥,有目标之后反而可能会产生激励作用,加速任务的完成。但这里要仔细区分眼前的目标和远大的目标。


如果路线已经近在眼前,路径已经非常清晰,当然可以设定目标,并加大资源投入,从而确保目标尽快实现。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这里我们以身边的孩子教育问题为例进行简单探讨。如果孩子在国内参加高考,那么目标就很明确,就是在中考得到高分,上一个好高中,然后在高考中考出尽可能高的分数,并上一个尽可能好的大学。


目标很明确,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也很清晰,就是努力学习、不偏科,各门课程都要争取取得好成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目标是让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与引导、教育孩子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人才还有很大差别。


可以说,教育、引导孩子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人才就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国人对孩子最原始和最朴素的希望,但在这方面我们却很难预设目标,因为最困难的是我们很可能不知道孩子在哪方面具有天赋。即使我们以成为科学家、音乐家等来给孩子设定目标,也可能不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导致最终结果并不如意。


如果我们早早地为孩子设定一个高不可及或并不正确的目标,很可能会固化了孩子的成长道路,甚至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就如书中所说,没有设定目标的人,反而有可能嗅到路旁的玫瑰花香、广泛地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向着高分和特定目标前进的孩子,很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邂逅最美的意外”。


所以,谋定而后动是有前提条件的。适度的、有明确实现路径的、通过一定措施可实现的目标当然可以设定,设定这种目标没坏处反而有好处,有助于克服障碍尽快实现目标。但对于非常高远、伟大的目标反而却要谨慎,目标的合理性尚且不论,很可能如何实现目标都完全没有头绪,这样的目标可能会约束探索的脚步,或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并不正确的措施,最终导致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在实现眼前的目标过程中,心无旁骛是必要的,如果实现目标的路径已经清晰还要左顾右盼,只会拖延目标的实现。但对于非常远大的目标,心无旁骛则是要规避的,或许就在心有旁骛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踏脚石,从而加快了目标的实现。


二、由图片孵化网站和机器人走出迷宫得到的启发


两位作者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他们在书中介绍了计算机领域亲身经历的两个故事,对于作者在思维中颠覆关于目标的思考起到了非常大的启发意义。一个故事是早期开发的一个图片孵化器网站的经历。


所谓图片孵化器就是不同的浏览者可以对感兴趣的图片进行处理,之后的浏览者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处理,这种对图片的处理都是无目的、自由的,但图片经过多次“繁育”之后得到的结果却很可能出人意料。实际上,最终所得到的图片很可能与繁育过程中的不同代际图片没有一点相似之处。这也导致在图片繁育过程中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最开始就奔着繁育出某个目标图片而去,并选择与目标图片相似的图形进行不断繁育,那么最终很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另外一个故事是如何让机器人走出迷宫。如果将目标设定为让机器人走出迷宫到达特定的终点,那么最终结果并不乐观,在40次实验中只成功了3次。因为受最终目标趋势影响,机器人“好”的行为应该是越来越接近于终点;吊诡的是,在迷宫中,虽然机器人看似走向了终点,但很可能是走进了死胡同。


反之,如果只是让机器人探索新奇性行为,即走没有走过的路,反而可能会很快走出迷宫,到达终点。例如,机器人在撞墙之后就不会再试图去犯同样的错误,只会寻找新的路径。在40次实验中,采取这样的做法成功了39次。


三、伟大目标的误导性


伟大的目标看上去很吸引人,令人向往,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并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实现目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目标显得很高远、很伟大。用作者的话说,实现这类目标根本就是未知数,我们不知道从现在的状态到达最终目标的踏脚石究竟在哪里。如果这个时候选择了特定但是错误的路径,也就无法实现伟大的目标,目标的设定也就失去了意义。


设定伟大的目标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会经常检视自己有没有趋近于目标,为了尽快实现目标,我们有可能会采取看上去正确但实际错误的措施,最终导致离目标越来越远。


作者在书中指出:“成功的衡量标准——用于判断我们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往往具有欺骗性,因为它阻碍了发掘必不可少的真正的踏脚石。”与其被特定的目标所束缚,不如保持开放的心态,关注新奇事物,因为一个新奇事物会引发一连串的新奇事物,从而产生更多的踏脚石,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就能产生伟大的创新和发现。


以数学领域的发展为例,许多纯数学的研究人员从未想过要去影响现实世界,他们研究出来的最尖端的理论成果,往往仅仅是纯粹的智力兴趣所致;而且,一些研究成果很可能会被束之高阁很多年。著名数学家哈代曾将数学的实际应用称为数学领域“最枯燥和最初级的部分”,与纯数学的诗意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正是这些数学领域诗意的研究,成为了部分伟大创新的踏脚石,支撑了后来物理学、计算机等很多领域的发展。


实际上,很多学术研究领域都存在这种现象,即研究者仅仅是出于完成智力挑战和兴趣而做出了学术贡献,他们并没有立即改变世界这样远大的目标。但这些贡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或早或晚会成为某些创新和发展的踏脚石,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那么,我们为什么这么钟情于设定目标呢?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设定目标并抓着目标紧紧不放,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未知情况和风险的恐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型的,所以希望对很多事情要有很好的把控,但风险也是利润的来源。尽管承担一定风险是探索和进步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规划和特定的轨道前行,漫无目的、异想天开会让人觉得不靠谱、浪费时间和资源。但真正的矛盾之处也正在于此。


四、无心插柳或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数不胜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例子。以微波炉的发明为例,1945年,美国的雷达工程师珀西·斯宾塞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装在口袋里的巧克力熔化了,起初还以为是自己体温所致。后来经检查发现,巧克力的熔化是因为雷达装置上的磁控管在起作用。


受此启发,斯宾塞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简易的微波炉,微波炉由此诞生。有意思的是,由于微波炉诞生于雷达实验,最开始并不叫微波炉,而是被称为“雷达炉”。只不过经历了战争的民众对这个名字较为反感,为了摆脱与战争之间的联系,才改称为“微波炉”。


又如,在莱特兄弟发明飞行器之前,实现飞行是很多人的目标和梦想,也有很多人为此而努力。19世纪美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试图从鸟类飞行中获得启发来研制飞机,但经过多次试验并没有成功。反而是自行车制造商莱特兄弟,以自行车为踏脚石,制造出了最早的飞机。


再如,占用甚至浪费我们大量时间、同时也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较大作用的智能手机也是类似的例子,乔布斯并没有将发明智能手机作为其远大的目标。而且,从本质上来看,智能手机都不能算作苹果公司的原创性创新。因为在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之前,制造智能手机的显示屏等部件和技术都已经较为成熟,只不过是苹果抓住了机会,将成熟的部件组装在一起推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创造伟大发明的前提,是所有的先决条件都已经具备。一些伟大的前辈们将它们呈现到我们面前,只需组合和改进,就能形成划时代的发明创造。”而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传统手机厂商虽然对手机研发投入较多资源,甚至也设定了各种各样的目标,但由于没有把握住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最终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回顾我们现实世界中一些伟大发明,有很多是具有极大的偶然性的,即使是在实验成为创新和发明的主要途径之后,这一现象也屡见不鲜。之所以会出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是因为促成伟大发现的踏脚石已经具备,只差临门一脚,在研发人员和企业家对市场精准把握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做出了伟大的创新和发现。


而在踏脚石尚未具备的情况下,即使有心插柳,也可能会一无所获。就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改变世界的神奇公式并不存在,或者说伟大的成就并没有成功的脚本,它们往往没有经过周密的计划和明确的安排。


五、共识的正面与反面意义


与目标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共识。设定了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目标,也就意味着在方向和目的地上取得了共识。在社会治理和政治行为中,共识是非常重要的,共识是推动工作的前提。如果事事都达不成共识,可想我们这个世界会混乱到什么程度。例如,在外交关系中,目标和诉求有很大差别的双方通过互相妥协、寻求共识,逐渐向彼此能够接受的方案靠近,这样才能取得外交成果,解决一些重大问题。


但在科学研究和创新过程中,共识可能是一种障碍。共识就意味着不同的人对某一个观点和方案达成了一致意见,而创新却需要另辟蹊径。很多伟大的创新都是特立独行和标新立异的结果,所以创新和发明需要的是“不合群”。在创新过程中寻求共识将会限制人们沿着有趣的踏脚石前进,最终可能会阻碍创新成果的实现。若人们在探索和创新过程中努力寻求共识,最后结果极有可能是“清汤寡水,无甚滋味”。


六、对于目标的体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者所提出的观点我也是颇有共鸣,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关于有目标和无目标的体会。由于工作后在读书上没有特定的强制压力,所以我的阅读过程并没有非常强的目的性。由于对经济、金融和历史较为感兴趣,遇到这几方面有意向深入了解的书就会买来读,在浏览京东和当当的网页时,看见感兴趣的书就会下单,随意性很大。对于有目的和系统性的学习者来说,我的阅读显得碎片化,不成体系,似乎最终也会不得要领。


但也不尽然,经过多年的阅读积累,我会感觉到随着阅读的增多,纵然是无目的的阅读,头脑中的知识碎片也会慢慢地拼接起来,对某个问题逐渐形成一幅接近完整的图景。一些暂时用不到的阅读内容只是以碎片的形式安静地尘封在我们的头脑之中,当以后再阅读到相关的内容时,前期的阅读碎片就会重新映入脑海,并与新的内容相互对照、衔接,使相关知识延展开来。


例如,因为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较为感兴趣,我阅读了不少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但这些内容还是仅限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一个点,或者说布雷顿森林体系随着时间发展这一条线。


后来,在漫无目的地阅读一些关于二战、冷战、国际关系历史等相关书籍时,也会涉及国际货币体系和经济方面的内容,这样对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理解就会从一条线逐渐扩展成一个面,并且这个面逐渐扩大,从而更能看清楚各个历史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也逐渐从知其然慢慢地走向了知其所以然。


比如,最近阅读了《经济漩涡》一书,该书从经济视角研究了美国和苏联之间在二战期间和之后的关系走向,认为虽然意识形态因素在冷战的起源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两国之间在经济关系上的分崩离析也是冷战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书中特别探讨了美国和苏联在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前后围绕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问题上进行的讨价还价,丰富了我对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认识。可以说,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是一本能对我们思维产生冲击的书,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思维中的条条框框。作者对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设定目标思维提出了挑战,通过丰富的案例来阐释为什么保持开放思维和心态、不被特定目标所禁锢或许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也并不是反对所有设定目标的行为,只是对于非常远大的目标要保持警惕,不要被目标所欺骗和误导。


无论是在个人的经历中,还是在国家的发展中,目标和计划会发挥较大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另一方面,一些偶然性事件的影响甚至更大,甚至能够改变个人和国家的发展轨迹。有些时候,这些偶然性所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要保持开放心态,把握住这些积极的偶然性,从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孙树强